小孩子吃大人的中成藥會不會有影響?如何正確使用?

2020-01-10   羊爸爸育兒

問:小朋友吃大人的中成藥會不會有影響?
答:這裡涉及到了兩個方面,一個關於劑量,一個是關於辨證。

我們平常所見到的很多西藥,有分為兒童型的也有不分成人和兒童的,兒童型的藥品在藥品組成方面考慮到更多的是兒童對於藥物的代謝能力,還有兒童對於藥物口味的要求。

有部分中成藥是有兒童劑型的,比如小兒柴桂退熱顆粒,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四磨湯,小兒化痰止咳顆粒,小兒化食丸等等等等。但是更多中成藥沒有明顯的大人和小兒的區分,關鍵點還是在於辨證的使用。

對於中成藥的使用,吃藥的關注點永遠要先放在:「這個藥是不是對證?是不是適合我小孩現在的症狀?這個藥是寒的還是熱的?是處理虛證的還是實證的?孩子目前的情況是寒還是熱,是虛還是實?儘管是兒童劑型的藥物,但如果吃錯,也會幫倒忙。

比如很多小朋友咳嗽會買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這是一個主要處理針熱證咳嗽的藥。如果孩子是寒咳,用它就是用錯了,吃這個藥就可能使得寒邪會被推到裡面去。很多小朋友咳嗽的時候因為吃藥的方向不對,痰一直積累下來,在身體里,時間長了以後,就變成過敏性咳嗽,或者咳喘,鼻炎,這類慢性的體質問題。

所以辨證的不對,吃兒童劑型藥物也會吃壞。這個藥不管是大人的還是小孩的藥,它只要是不適合當下情況的,都不能吃。現在藥店賣的OTC藥品,是屬於非處方藥,不需要醫生開處方自己就可以買,更多的情況下我們買藥也都只是瞎矇,或者聽說了什麼什麼藥效好就去買,其實是不合適的。所以一定要知道孩子當下的情況,如果不知道,就要問醫生。

劑量上來說:小兒的藥品按照說明書服用或者遵醫囑就可以。如果是不區分大人小孩的藥,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根據年齡和病情來減少服用量。

以下標準供參考:

一歲以下的小朋友服用量可以是四分之一成人量。

一~兩歲以上小朋友服用三分之一成人量。

兩歲~六歲小朋友服用二分之一成人量。

六歲~十二歲小朋友服用三分之二成人量。

十二歲以上基本可以服用成人量。

這個標準不是固定的,是可以根據病情加減的。相對發病急的,或者說症狀嚴重的,可以適當的在發病初期增加用量,之後再減少。OTC的中成藥在生產的時候,比湯藥的劑量要小很多,一包顆粒裡面,有很多都是糊精和糖,所以也算是相對安全的用藥。

此外,需要注意某些含有乙醇(也就是酒精)的藥物,像是藿香正氣水,如果沒有特別的情況,孩子在使用的時候要選擇沒有酒精的劑型,如藿香正氣液,藿香正氣顆粒(口感較好),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膠囊等。或者是含有特殊藥物(比如細辛、附子)之類的中成藥,需要注意看說明書的使用宜、忌。有的說明書明確寫有小孩子不用用的,就不要擅自給孩子使用了。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轉發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哦!關注羊爸爸,教你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你健康養娃,用中醫的方式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