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書推薦 | 有這36本書陪伴的夏天,真爽

2019-07-25   中信出版集團


7月份的尾巴,全國都開啟了高溫模式

北京也不例外

這幾天熱的阿信都無心工作了(並不)

日常靠空調和冰飲料續命

當然,最爽的還是躲在空調房裡

一邊吃冰西瓜一邊看看書

在這個熱到爆炸的季節

我們為大家準備了一系列新鮮出爐的好書

陪你度過這個夏天

快來看看有哪些是你喜歡的吧~


政經管理

《繁榮與衰退》

[美] 艾倫·格林斯潘 阿德里安·伍爾德里奇 著

格林斯潘,鼎鼎大名的美聯儲前主席。他是史上任期最長的美聯儲主席,任期跨過了6屆美國總統。在他人生的巔峰時刻,Title膩害的不得了:「經濟沙皇」、「美元總統」,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在紅地毯上受到國家元首一般的接待。

這本書是他對於經濟史的梳理,只為告訴我們一個真相——在世界經濟史上,從來不存在一個能持續增長的經濟體。美國也不例外。



《貿易的衝突》

[美]道格拉斯·歐文 著

一個相當宏大的議題,從人類誕生起就有了貿易,有貿易就會有衝突。這本書從美國獨立戰爭開始說起,一直講到今天的美國貿易政策。

所謂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今天我們所面臨的貿易衝突問題,或許可以從歷史中找到答案。



《回歸商業常識》

[美]麥克·霍夫林格 著

這本書的作者,在矽谷摸爬滾打了25年,曾任Facebook的全球營銷總裁,幫助Facebook大賺特賺,要知道FB的大部分營收都是靠著營銷和廣告打下的江山。

這本書最有意思的部分在於闡述FB如何押注未來的,不知道發Libra幣算不算FB的未來策略之一?



《買房這些事兒》

馮侖 著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攢夠了首付的錢,卻不知道從哪裡買起。

如果想買一套房,你需要考慮:房價漲跌有沒有規律?「房住不炒」是什麼新風向?新房、二手房、商住房哪個更划算?這麼多貸款方式到底選哪個?……琢磨完這些,恭喜你,好房子已經被別人買走了。

想買房,先看書。如果現在首付款還沒攢夠,也可以看嘛,畢竟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新城市危機》

[美] 理察·佛羅里達

這些年的城市政策常常令人一臉懵,一會兒要人進來,一會兒趕人出去。這種現象近年來在美國表現的是中產階級從城郊回流進城市中心。

但是,住在城裡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生活成本、種族隔離、不平等正在加劇。只能說,全世界的中產生活的都不容易啊。



《管理大師經典》

哈佛商業評論 著

彼得·德魯克、克萊頓·克里斯坦森、丹尼爾·戈爾曼、吉姆·柯林斯......每一位人物都是管理界大名鼎鼎的宗師級人物,這套書是這些大師經典的集結,每1本都直擊管理痛點並提供革命性解決方案。就四個字——全是乾貨!



《智能機器如何思考》

[美] 肖恩·格里什 著

智能機器到底能不能實現有自我意識的思考一直爭論不下,就連業內,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於是,這本書科普了人工智慧領域的各種前言科技成果,甚至已經在暢想用人工智慧打DOTA了,聽上去竟然有點期待是怎麼回事?



《解謎蔦屋》

[日] 川島蓉子 著

現在的年輕人去書店,除了買書,什麼都干。實體書店不賺錢是個不爭的事實,而蔦屋書店,是如何在這種大環境下逆市開了一間又一間店面的?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蔦屋構建的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現象空間。




《科特系列》(套裝4冊)

[美] 約翰·P.科特 著

「領導變革之父」的哈佛商學院終身教授約翰·P.科特,在近20年的時間裡,觀察了115名哈佛商學院MBA畢業生的商業發展路徑,總結出在全球化競爭市場中應對複雜商業環境的核心變量及規律。


人文社科

《理察·費曼傳》

[美]勞倫斯·M.克勞斯

美國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理察·費曼——一個天生腦迴路巨大的高富帥,爆改美國教科書的優秀人民教師,他靠純理論拿回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愛惡搞,卻嚴謹深刻,他玩世不恭,卻從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說是史上最「逗逼」的物理學家了。

這本書介紹了這個聰明絕頂的科學家不為人知的一面,真正詮釋了什麼是「有趣的靈魂」。



《權力的教訓》

[法] 弗朗索瓦·奧朗德 著

2012—2017年的五年任期中,奧朗德引領著法蘭西的命運。此間,法國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國際事件,而在這些事件中,對於奧朗德的評價也褒貶不一。

卸下總統重擔3年後,奧朗德寫了一本自傳,帶著他的法式幽默,反思了自己的總統之路還有對未來的展望。玩政治,真的是一件技術活。



《我們為什麼會說髒話》

[美] 埃瑪·伯恩 著

書名這問題真的問到我了,我們為什麼說髒話?就沒有為什麼啊,想說就說了啊!但作者對於這個司空見慣的行為居然寫了一本書來進行「非正式」研究。

讀完後,Shit,太精彩了,立馬對髒話刮目相看,簡直是有毒的全面審視。歡迎進入髒話的神奇科學世界!



《中國精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中國女排》

劉亞茹 著

這是一個記者跟隨採訪20年的視角,重現了中國女排的光榮和夢想、心酸和不易。都說中國女排的靈魂,就是女排精神。精神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日復一日的訓練和殘酷激烈的比賽中奮鬥、歷練、凝聚出來的。

高尚出於平凡。幾代女排人用自己的拼搏,創造了輝煌的戰績,也完美地詮釋了什麼是女排精神,什麼是中國競技精神。



《未來戰爭》

[美] 羅伯特·H. 拉蒂夫 著

21世紀是全球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化不僅應用在科技界,也體現在戰場上。過去那種兩軍對壘的白刃戰已經成為歷史,現代戰爭拼的是速度,是技術,是決勝千里之外的決策能力。

這是一本美國版「局座」、美軍技術情報部門一線負責人對於明日之戰的思考之書。當然,如果世界和平沒有戰爭,是最皆大歡喜的事情。(但你我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世界史的故事·從文明誕生到羅馬帝國崛起》

蘇珊·懷斯·鮑爾 著

從人類文明的開端到到公元前1世紀。這幾百年間發生了什麼呢?蘇美爾、古埃及、中國、古希臘、印度、瑪雅……一個個文明是如何興起與傳播?亞歷山大、羅馬、波斯、唐朝、阿拉伯、帖木兒……一個個帝國是如何崛起和崩潰?

從希羅多德到司馬遷,這本書其實都是在講人的故事,說到底,歷史敘述的最初形式,就是講故事啊。讓歷史回到故事,回到人物,娓娓道來。



《迷宮之謎》

[英] 亨利·艾略特 著

人類有多古老,迷宮就有多悠久。迷宮,從人類誕生之初就有了,甚至人類誕生本身就是個迷。而我們區別於其他動物最本質的區別之一,就是我們會解謎。

當然,這本書最好玩的地方不僅僅在於它談論了歷史上眾多著名的迷宮,更在於這本書的結構就是一座迷宮,閱讀是逐漸解開謎底的過程。



《千年帝國史》

[美] 克里尚·庫馬爾 著

世界史就是一部帝國史。王朝交替,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而那些已經消失或存續至今的諸多帝國深刻影響了人類歷史的大走向

這本書是一幅跨越千年的帝國全景圖,從羅馬帝國切入,剖析了鄂圖曼帝國、哈布斯堡王朝、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五大帝國的前世與今生。


心理勵志


《清醒思考的策略》

[德] 羅爾夫·多貝里 著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話題叫「有哪些思維方式是你刻意訓練過的?」有超過1300萬人瀏覽,23萬人關注。

是啊,出身不能改變,智商沒法鍛鍊,我們唯一可以逆風翻盤的機會,可能就是靠訓練高效的思維方式,在人生每一次或大或小的拐點上,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思維的囚徒》

[美] 亞歷克斯·佩塔克斯 [美] 伊萊恩·丹頓 著

這一屆的年輕人動不動就大呼空虛、焦慮和抑鬱,有這些症狀,是因為缺乏「意義驅動」,簡單點說,就是找不到明確的人生意義。

怎麼找到人生的意義,並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是每個現代人的必修課,畢竟,我們都只能活一次。



《做你喜歡的自己》

[日] 岸見一郎 著

什麼是幸福?幸福其實是精神上的平衡和安寧,接受自己、信賴他人,並且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認識到自己有瑕疵,承認自己的不,然後努力改變能夠改變的,放下不能改變的,活出自己的特色,做自己喜歡的人,這才是幸福的亞子嘛。



《看完就用的思維導圖》

劉艷 著

思維導圖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了,它已經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這本書不講無聊理論,只告訴一件事:你怎麼用,用在什麼場景。從學習、生活和工作三個維度,幫你用思維導圖整的明明白白。


文學生活

《欲戴王冠》

周宏翔 著

這是一本職場「痛快主義」小說:我們在摸索嚮往的生活:痛快地選擇,痛快地承擔,痛快地試探,痛快地失望,痛快地努力。

小說里的主人公「王燁」就是我們每個初入社會的職場人,她用職場經歷印證一個道理:「拎得清,知道自己最想要什麼」比什麼都重要。



《女兒的選擇》

叢蟲 著

母女關係大概是天底下最微妙最複雜的關係,「我和我媽,相愛相殺」,女兒與母親之間,或隱忍,或爆發,母女的衝突與和解,貫穿著兩代女人。

這本書是一部探討中國式親情和原生家庭代際關係的長篇家庭倫理小說。三個從外省來北京的女兒,各自奮鬥打拚,結婚生子,於是引出三個從外省來北京幫女兒帶孩子的媽媽的故事。



《歲月慈悲》《生命大美》《人生從容》

白先勇、席慕蓉、齊邦媛等 著

如果你是熱愛文學的讀者,那麼一定不要錯過這套華語文學60年美文精選,三本書按照作家身處的不同年代劃分,收錄了蔣勛、林清玄、席慕蓉、齊邦媛、白先勇、簡媜、余光中、琦君、張曼娟、林海音、鍾文音、平路等台灣文壇名宿的經典美文。

這些經過時光沉澱下來的飽含真情的散文,曾滋養了整整三代人的心靈。



《東京藝術之旅》

日本美術出版社 著

20位文化學者從文化與藝術的視角重新解讀日本,從建築、日本古董、和果子、日本茶、日本酒五個不同維度展開。

解讀50位建築大師的代表作品,逛遍30個古董集市,了解和果子與日本茶背後的日式美學,解密日本酒背後的門道。更有近400家店鋪與景點推薦,地道東京漫遊指南就在這裡!



《「飲食生活新提案」系列》

[法]吉雷克·奧貝爾 米凱勒·吉多 著

一本超精美手繪的啤酒完全手冊,徹底了解關於啤酒的一切,秒變啤酒達人。

一本雞尾酒生活新提案,解讀一杯好喝雞尾酒的所有秘密,從此酒吧點酒不蒙圈。

一本威士忌,六堂知識進階課,學習品飲之道,體會成熟洗鍊的靈魂滋味。

準備好了嘛?Let's drink~



《守護者》

[美] 麗薩·溫蓋特 著

這是一個真實而揪心的故事,揭秘美國歷史上長達30年的販童醜聞:美國「田納西兒童之家」的負責人喬治婭·坦恩打著做慈善的幌子,專門擄走貧窮家庭的孩子賣給富人家庭,30年間,竟販賣了近5000個孩子!

知曉一個社會的靈魂,就看這個社會對待孩子的方式,即使這個世界陷入瘋狂,仍有我們必須守護的東西。



《年方六千》

鄭 岩 鄭琹語 著

這本書是鄭岩父女合作而成的文物繪本。書里的文物不是冷冰冰的照片,而是親切的手繪,一頁圖畫、一頁美文,描繪近150件具有代表性的國寶級文物,勾勒出六千年來中國文明發展的迷人圖景。

歷史是一出大戲,一件小小的道具背後的故事也令人盪氣迴腸。



《行走在書中的貓》

[法]米歇爾 · 薩凱 著

從埃及4000年的養貓歷史,到古代廟宇中發現的貓聖像符號;從13世紀伊索寓言和童話故事中的貓,到當今風靡全球的音樂劇《貓》,貓從歷史中走過,獲得了令其他動物嚮往的地位。

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國家圖書館手稿部的負責人,所以書里配有近200張關於貓的絕版手稿或圖片。總之,這是一本解讀喵星人的百科全書,我不信有鏟屎官能忍得住。



《狄德羅論繪畫:最高尚的思考到最粗魯的描述》

[法] 德尼·狄德羅 著

來自巴黎藝術圈的一線報道,法國啟蒙思想家德尼·狄德羅對18世紀巴黎藝術沙龍上的繪畫、雕塑和版畫作了詳盡、精細的解讀,匯聚世界各大美術館128幅珍藏,重現羅浮宮藝術沙龍巔峰時刻!


少兒讀物

《故宮裡的博物學》

小海 夏雪 編著

一套連乾隆都愛不釋手的枕邊書。清代乾隆時期,由皇家收藏的動物圖鑑《獸譜》、《鳥譜》、《海錯圖》,是中國古代動物物種的一套傳世巨著,在中國古代文化史和科技史上,實為罕見。

《故宮裡的博物學》以這套清宮典藏為藍本,精選其中120種神奇動物,用大幅故宮藏畫,講述讓人大開眼界的動物傳奇。



《紙上景觀少兒系列》(套裝4冊)

[英] 梅拉妮·希伯特 著

一套互動科普圖書,分為《奇異蟲子》《神奇動物》《恐龍帝國》《太空漫遊》4冊,由自然博物領域內的專家撰寫並繪圖,介紹了具有當今世界最具前沿性和稀缺性的主題和物種。

同時,小讀者們可以親自動手將書中的每一頁變身為一件立體美觀的藝術品,各種令人驚嘆的生物將會躍然紙上,非常好玩。



《好多的不可思議》

[日] 山極壽一 著

一套角度新穎的故事科普書,內容有趣、曲折,全部來自科學家科研中的真實經歷,培養孩子的研究思維和邏輯思考能力。



《凱叔講歷史》第二輯

凱叔 著

大名鼎鼎的故事王凱叔專為孩子打造的中國歷史故事。《凱叔講歷史》第二輯,包含了從南北朝到晚清時期等7個朝代138篇歷史故事,通過歷史故事表達中國傳統治國安邦、為人處事的智慧,「讀歷史的味兒,攢人生的勁兒」。



《小個子澤克》

[法] 納塔莉·迪耶泰勒 著繪

這套書中,來自於原始叢林的鱷魚、獅子、猩猩、等動物和麵包樹、椰子樹、棕櫚樹、瀑布等自然景觀都成了鮮活的角色,讓孩子一翻開書就有進入大森林的神秘感,在發現大自然的同時與小主人公一起開啟奇妙的探險之旅。



《小青春成長不煩惱系列》

謝倩霓 著

貼近「小青春期」孩子的關注點和家長的痛點。如親子關係、同學關係、早戀、成長與夢想等,是真正貼近8-14歲孩子的真實生活和思想的作品。幫助家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孩子親密互動、有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