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馬伊琍正式宣布離婚:人生從來不止一種「活法」

2019-07-29     小果育兒管家

7月28日,也就是昨天,文章、馬伊琍通過微博宣布離婚,結束了二人十一年的婚姻。

馬伊琍發文「你我深愛過,努力過,彼此成就過。此情有憾,然無對錯。往後,各生歡喜 」。

文章發文「吾愛伊琍,同行半路,一別兩寬,餘生漫漫,依然親情守候」。

上一周,馬伊琍剛過了自己的43歲生日,從她自己曬出的素顏照看的出,她有皺紋、有斑,稱得上是一位中年婦女,她並不完美。

但馬伊琍傳遞出來的,卻是非常好的狀態。寫在43歲生日的微博,說道:

「 二十多歲,對手裡擁有的一切,只想控制以求永恆,因而為未來的諸多不確定而莫名煩惱,錯過些美好。

四十多歲,知道凡人和事,沒有永恆不變,一念陰陽。唯一把握得住的,便是眼前的時光。」

經歷過當年丈夫文章出軌的事件,一下子被推上了分口浪尖,淡淡的回應「且行且珍惜」曾是讓人嘲笑怯懦的證據,但是如今的文字里,卻是相當的通透,有智慧。

這樣的馬伊琍可謂是逆風翻盤,43歲的她不是活在怨氣里,而是活的自在又美好,有人說她很成功,小果想說我看到更多是她這一路上的成長。

猛烈地輿論攻擊中,馬伊琍頂住了,在生完二胎出月子之後,就接下了《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一舉拿下華鼎獎最佳女主角。

去年更是憑藉大火的《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這個角色,獲得了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

馬伊琍的前半生跟劇中的角色又是那麼相似,一樣是婚姻中的受害者,卻又頂住了一波的傷害,在波折種迎來了自己的重生和成長。

因此,沒有什麼經歷可以擊垮一個女人,只要她永遠別放棄自我成長。

你們會不會有同感,有太多的女人在結婚之後,就開始放棄了自我的成長,你的身份變成了別人的老婆,別人的兒媳婦,孩子的母親,但是你就偏偏忘記了你是你自己。

如果辛苦的一生能夠換來一個家庭的幸福或許是值得的,但是我們所看到的現實是:女人在婚姻中早早丟棄自我,卻離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和自己越來越遠。

小果曾經在網上看到一篇小學生的作文。

作文的題目叫做《我的媽媽》,稚嫩的字體這樣寫道:

我的媽媽不上班,平時就喜歡打牌和看腦殘電視劇,一邊看還一邊罵,有時候也跟著哭。她什麼事也做不好,做的飯超級難吃,家裡亂七八糟的,到處不幹凈。

她明明什麼都做不好,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兒,還天天叫累,說都是為了我,快把她累死了。和我一起玩的同學,小青的媽媽會開車,她不會,小林的媽媽會陪著小林一起打桌球,她不會,小宇的媽媽會畫畫,瑤瑤的媽媽做的衣服可好看了。我都羨慕死了,可是她什麼都不會。

我覺得,我的媽媽就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

看完之後估計這個孩子的媽媽是心酸的,我們看完之後也是唏噓不已的。

在孩子的眼中,自己是那麼的不優秀,整天閒著,與社會脫軌,整天只知道圍著孩子老公轉,整天疑神疑鬼、自暴自棄。

所以,當你過早的自己放棄自己,有可能是連你的孩子都看不起你。

其實這個媽媽只是微小的一個例子,這樣子的媽媽不在少數。特別多的女人在結婚生完孩子之後就慢慢的把自己框定住了,放棄了去努力,去提升。每天無所事事,甘於日復一日的煙火生活。

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歲死,八十歲埋」來描述這種狀態。

一旦當了媽媽,女人很容易出現成長的斷崖,因為在她們眼裡,學習和進步,那是孩子的事兒,而奮鬥那更是男人的事兒。

很多的女人沒有辦法做到自我成長就把原因歸結到比如老公不體貼,父母沒本事,孩子不懂事等等。

但是除了抱怨和生氣,這些精力要是用在提高自己上,何樂而不為呢?

我知道我也相信,沒有一個女人想要在孩子的眼裡是一個無所事事、沒用的中年婦女。大家都希望,孩子眼裡的自己永遠是光芒萬丈,無人可替的。

小果君最近意外觀看了一個演講,劉敏濤訴說她的《中年叛逆》,看完後我對女人的成長有了新的認知。

聽演講仿佛就能看到大部分中國女人的生活。

從小劉敏濤就是個十足的乖乖女,認真讀書,考上中戲,畢業後工作、戀愛、結婚、生娃、看娃,一切都按部就班地「打卡」。

婚後,也像多數的女人那樣,自然而然的就回歸到了家庭,但由於丈夫常年在外工作,所以她獨攬了帶娃重任。

短短七年的家庭生活就讓她身心俱疲,生活中只有孩子、家務、老公,這就占據了她人生的一大部分,她的生活仿佛一眼就看得到邊,因此她活得痛苦又迷茫。

這樣的生活一直重複著,知道有一天的深夜,她對著天花板倒數著老公回家的日子,她才感受到了自己的寂寞和淒涼,深深感受到了成長停滯後的中年麻木。

七年里,她都是為了家庭在活著,卻唯獨忘記了自己。這次的醒悟,讓她下定決心接受自己的婚姻,撫觸繼續拍戲,為自己尋找更多的可能性。

要知道,娛樂圈是殘忍的。一個年近40的中年女演員,在新人輩出的競爭里,可想而知是一場硬戰。

但她毫不懼怕,上綜藝、拍雜誌、全英文配音、剪短髮、穿露背裝......隨心所欲活出自我,在生活中不斷冒險,去突破自己的極限。

與此同時,她在事業上得到了快速的成長,挖掘到了自己更多側面。

就像她自己說的:「今年43歲的我,不相信疲憊和麻木是中年人生的底色。」

反而在她中年的生活中找到自己越來越多的可能,越過越開闊和自由,真正的為自己而活著。

為此,她還分享了自己的一個小故事:

前夫曾經帶她去日本清水寺旅遊,期間,她很想吃一根抹茶冰激凌,但是沒有吃到。

過後,她輕描淡寫地解釋為:「因為我身無分文。」

當你手心向上的時候,很多事情你做不了了,哪怕只是一根微不足道的冰激凌。

而如今,她重新愛上了能帶來足夠安全感和成就感的事業,也滿足了自己那麼一個小小的心愿——抹茶冰激凌。

小果君曾聽過一句話:女人不能躺在婚姻上。這話雖然聽上去不太悅耳,卻是鐵錚錚的事實。

一個女人的成長和獨立才是一個絕對的資本,這是一個能永遠穿在身上的鎧甲。不管在什麼時候,女人都別將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另一個人的身上。

只有不認輸的不斷成長,才能更好的掌控住自己的人生,教育自己的後代。

其實很多的女人都是敗給了孩子,生了孩子之後,自己的所有時間和精力都給了孩子,自己時間都沒有,怎麼去提升自己呢?

可反過來想想,越不自由,我們更應該把有限的時間用在自己身上,而不是白白浪費掉不是嗎?

日本一個女醫生吉田穗波,連續生了五個孩子,全職工作的同時,到哈佛留學兩年,還寫出了一本暢銷書。

她說道,要是一天24個小時都任由她來支配,那她應該不會選擇在那麼短的時間裡面去讀那麼多書。如果沒有孩子,她也會選擇放鬆下來喝喝咖啡、聊聊天,也不會這麼的充滿這鬥志,一刻都不願意放鬆下來了。

小果君身邊也有一個這樣的朋友,本職工作其實很賺錢,但是她有一個理想,就是想成為一個插圖師。本想著已經是個中年大媽了,可能將就一下也就過去了,悄悄地把自己的理想收起來。

雖然她白天上班,晚上帶娃看似沒有時間,但是她就是把每一天都安排的特別的緊湊,到把每一段時間的計劃切割到了分鐘計算,每天都六點鐘就起床,這樣的生活,她堅持了三年。

我問她:

「天天六點起,你哪來這麼大的勁兒頭?」

她說:

「躺在舒服的被窩裡,我也想過放棄。但是,孩子是我堅持下來最有力的理由。」

最終的結果當然不會辜負她。最後真的就轉行成功了,過著她自己曾經理想中的生活。

很多人說,孩子他不聽我們的,但他們習慣模仿我們。

朋友養出來的女兒自然也非常優秀,小小年紀就對自己各種高要求,不僅獲獎無數,還非常有教養,是全班同學最佩服的小班長呢!

很多人都說,女人在當了媽媽之後,就不再有自己了。但總要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你,不能丟掉了自己,照顧孩子、照顧家庭的過程中,還是要抽出時間不斷的去學習和努力,不斷的去做到完善自己。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當媽之後,更要讓自己越來越優秀,要昂首挺胸走的底氣十足,因為跟在你後面走著的,是你的孩子,你在前面走,他在後面學著。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和收藏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小果君將及時為您回復解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J9-WPmwB8g2yegND8FE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