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所以英雄,是因為生活在其中的人英雄。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來說說過去這76天的不凡歲月,那些平凡人英勇的堅守。
晚上8點,27歲的現場安全員溫瑞點亮了武漢長江二橋的燈光,他的職責之一就是保障這些景觀燈光完整持續地閃耀在長江之上。江邊無人,但夜色中「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燈光字樣一天都沒黯淡過。這些夜晚的「燈光」閃爍著這座城市的生機,精氣神在,力量就在,希望就在。
晚上9點,重慶援鄂護士李文清,今天難得下班挺早。從來武漢的第一天開始,每天凌晨4點就上班。大家戴著口罩和防護帽,沒有一個人講話,氛圍凝重。市區空空蕩蕩,寂靜無聲。看到江邊巨幅電子屏上面寫著:「武漢加油」,心裡突然有了股勁兒。
晚上10點,志願者周傑打了個盹。懷裡這個11個月大的小女孩叫小格格。她家好幾口人都確診了,她住院觀察,孩子爸一個人照顧不過來。於是周傑經常抱著哄著,唱周杰倫的歌給她聽。她喜歡公主抱,就愛在懷裡仰著頭東看看西摸摸,哄著哄著倆人都睡了,這張照片是就女孩父親拍的。
晚上11點,快捷酒店店長劉蕾,正在給電梯消毒。90後的她是酒店抗擊疫情戰隊的隊長。因為離醫院比較近,現在酒店變成前線醫護人員們的家。
半夜12點,司機胡建斌正在送一名醫生下夜班。得知招募「醫護保障車隊」的時候,他第一個報名。
凌晨1點,巴黎春天小區保安劉勇在執勤。家在孝感農村,臘月29回到武漢值班,每天執勤站崗12個小時以上。
2點,長江大橋交警大隊一中隊副中隊長劉升正在給過往司機量體溫。曾經的長江大橋,車多得需要分單雙號通行,但現在的值守,需要他24小時不間斷。
3點,早餐面點廚師沈師傅正在為附近方艙醫院的醫務人員準備早中晚餐。每天早上三點上班,一直要干到下午5、6點。配餐、處理食材,做菜、包裝、幫來接餐的人放上車。
4點,蔬果加工員王花正在打包市民團購的蔬菜。小區封閉後,工作量突然增加,最長的一次從上午11點工作到了第二天11點,整整24個小時。原來20多個人分揀一萬多個包裹,現在人少,10幾個人來分,壓力更大了。
清晨5點,社區網格員豐楓出門幫居民買藥,10多個小時後終於拿齊近100份藥。他身上掛滿藥袋的照片,有人開玩笑說就像「遊戲里的大英雄」。
6點,武漢市急救中心「肺炎急救」專班成員王科消殺完畢準備出車。每天下午四點半到第二天早上八點,他要負責120急救工作。
早上7點,120調度員陳蕾正在接聽電話。120熱線量陡增,每天晚8點至早8點工作不停歇。
8點,漢口街頭,車輛稀少,外賣小哥依然在穿梭。有人說,這是外賣小哥比行人還多的特殊時候。
9點,協和腫瘤醫院的護士小周,正在通過手機視頻與一歲多的兒子通話,她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見過孩子了。
10點,漢口發展大道上,送煤氣的師傅依然騎著車給居民送液化氣。人們習慣了家裡通上天然氣,手機支付,但依然有不少老舊小區,他們的氣,需要肩挑背扛。
夜晚,子夜,到清晨,在我們熟睡的時間裡,他們在城市的燈光照不到的地方默默忙碌著。你若問起他們什麼精神在支撐著他?什麼動力在鼓勵著他?他們一定會笑笑說,沒想那麼多。
其實他們想了。
他們在想我們的城市早一天好起來;
他們在想全國各地來幫我們的兄弟姐妹們早一天平安回家;他們在想自己的家人朋友一定要平平安安;
他們在想疫情早一天結束就早一天好好工作掙錢養家;
他們為生活的這座城市操心、焦慮但隱忍,付出,並始終滿含希望。
他們的凡人善舉可能沒有鏡頭定格,但他們給人欣慰;
他們的守望相助發自本能,但他們彼此溫暖;
他們的心愿可能很樸素,僅僅是希望生活早點兒好好的,但他們知道為達成心愿而堅持;
他們可能就是我們身邊的老張、小李、吳哥、王姐,
他們說不出「逆行」、「勇毅」這樣的大詞,但他們從來不缺勇敢。
不是所有人都能上戰場,但,這些平凡人的光亮,穿透陰霾,凝視希望。因為這股平凡的力量,寂靜的城市重現活力,春天和勝利如約而至。
責編 鄧蕊
編輯 雷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J5MxWHEBrZ4kL1ViPY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