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掌門的愛恨情仇,開頭哈哈哈結局哭成狗

2020-05-17     十點電影

原標題:玉女掌門的愛恨情仇,開頭哈哈哈結局哭成狗

轉載來源:河馬電影(ID:hemamovie)

梁祝的故事,曾被稱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這部經典的愛情哀曲,一直被人所喜愛,改編的經典越劇和影視作品更是數不勝數。

其中大佬徐克 改編得可謂是獨樹一幟。

片中,吳奇隆飾演梁山伯,一代玉女掌門人楊采妮飾演祝英台。

兩人因戲結緣,隨後相戀,更是給這部片子增加了很多玩味之處。

片中還有其他知名演員,劉洵,徐錦江,吳家麗,離子燙何潤東等等。

幕後製作大咖也極多,徐克就不必說了,還有美術指導張叔平,音樂才子黃霑,胡偉立等等。

在14屆金像獎頒獎禮上可謂風頭無兩,提名五項金像獎,並榮獲「最佳電影配樂獎」。

梁祝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

封建的環境背景下,攀附權勢的祝家為了權勢,選擇讓小女祝英台嫁給朝中權貴馬家的公子馬文才。

而真心相戀的眷侶梁山伯和祝英台不被祝福,被棒打鴛鴦,最終殉情,雙雙化蝶。

這部男默女淚的經典愛情哀歌,被徐老怪改編得相當有特色,並不一味地渲染悲涼。

影片前半段,詼諧幽默,靈巧清新。

祝英台,年方二八。

她叛逆。

別的大家閨秀都在聽從父母的指令學習琴棋書畫時,她玩鬧,把所有的功課交給下人做。

她調皮。

在祝父對她進行才藝考試的時候,一不留心還甩了親爹一臉墨水。

被家長送去崇綺書院讀書,她隱藏起自己的女兒身份,結識了樸素有志氣想要考取進士的梁山伯。

兩人之間的同窗相處十分有愛,有時也會因英台的女兒身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不得不說,楊采妮飾演的英台真的是可鹽可甜,各種小動作和反應調皮可愛。

扮鬼臉跟山伯玩鬧。

舉著古箏和山伯一起受罰。

為了不讓梁山伯被開除,頭懸樑,錐刺股,熬夜苦讀詩書, 祝英台一個不愛學習的廢渣,被頭髮勒醒的場面很像圖書館有些苦逼的大學生

在逐漸的相處中,英台女兒家的身份逐漸被識破,兩人之間產生的朦朧情感也有了答案。

愛情。

可是隨著兩人愛情的萌芽,影片進入又哀又傷,感天動地的後半段。

英台被責令回家成婚,兩人在觀音寺中依依惜別。

梁山伯面對眼前的祝英台,愛她但卻無法保護她,不能冷靜,於是衝動地走入雨中,隨後英台也跟著進入雨中。

滿腔的愛在別離面前再也繃不住了,兩人隨後有了肌膚之親。

這段在山水之間濕漉漉的情慾場面,在清幽之中見熾熱,狂妄大膽又熱烈,兩人仿佛都回歸了人性的本能。

離別後,得知英台即將要和馬文才成親的事實,山伯患上重病,悲傷憔悴。

英台被束足在閨房中,終日黯淡無光,介於清醒和瘋狂之間。

英台突然收到象徵著梁山伯死去的血書,萬念俱灰。

最最令人震撼的當屬英台哭墳的橋段。

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天雷滾滾,送英台成親的送親隊不得不違抗祝父的命令,路過梁山伯的墓,給了英台哭墳的機會。

英台近乎瘋狂地跑到碑前,原本要成親的喜妝被雨沖刷成喪妝。

一泣一頓的哀辭脫口而出,悲哀婉轉。

無言到面前,與君分杯水。

清中有濃意,流出心底醉。

不論怨或緣,莫說蝴蝶夢。

還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

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隨後意念堅定地咬破手指,在梁山伯的名字旁邊,用血刻上自己的名字。

墓坑塌陷,不顧眾人的阻攔,英台一躍跳下,跟自己心愛的人葬在土下。

只有墳頭留著那一個黃金製成的新娘皇冠,似乎也在隱喻著他們的愛情困於黃金的壓力之下。

整個段落聲勢浩大,給人一種悲涼的感覺。

英台為愛,在死亡面前毫不退縮的勇氣也被徐克拍出了一種武俠片的氣息。

不僅在情節上感人肺腑,痛斷人心,該片還幽默地表達了一些深意。

諷刺權貴。

祝英台的爹愛好攀附權貴,顧及面子,於是電影就設計了他為了和官場同僚攀比顏面的好壞,而時時刻刻抹著化妝品「回春膏」的荒誕戲碼。

每當生氣於英台不成大氣,卻還是為了臉泛紅光不制裁英台,就有一種「好生氣哦,但還是要保持微笑」那味兒。

諷刺人性。

英台第一次進課堂時,就有老師調查英台的戶口本,家住貧民區還是富人區,開得是瑪莎拉蒂還是勞斯萊斯。

英台在當時所用的高端出行工具「兩輛馬車,三匹馬」,更是成為電影中的一個梗,成為老師豁免英台處罰的由頭。

每每看到老師對於「兩輛馬車,三匹馬」的巴結樣兒都感覺十分荒誕且詼諧。

除此之外,因此片提名金像獎最佳女配的吳家麗,真的是大放異彩。

吳家麗飾演的祝母。

對家人,她有著母親和夫人雙重身份,在叛逆的英台和威嚴的祝父之間權衡利弊。

對山伯,她又是毫不含糊的狠毒老辣外交官。

為了說服梁山伯寫信跟祝英台分手,激情演繹了一出大戲。

到已經成為縣令的梁山伯府上,先是自降身份,假裝善意問候,俯身作禮。

而後否定兩人的愛情,又以「男人應該搞事業,男女私情算個屁」的綱常來說服梁山伯放下。

隨後更是以兩人所處的社會大環境給梁山伯施壓。

更是傾訴身為一個母親的無奈,明面上是以情動人,暗面說是道德綁架,以情勸退梁山伯的愛。

一通遊說有情有理,梁山伯聽了登時崩潰。

這位祝母,跟動不動塞錢勸退愛情的惡婆婆比起來,堪稱王者級別。

祝母這個角色的複雜性在於,曾經有著跟祝英台相同的遭遇,和窮小子相愛,但她最後選擇了權勢和地位。

直到在聽說祝父違背諾言,不讓祝英台去梁山伯的墓上送別時,才稍微流露出了一點點慈愛之心和對過往愛情的一點點留戀。

好的電影就是這樣吧,人物豐富,內心複雜。

整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雖然我早已了解梁祝的故事,在看電影的時候依舊感覺沒有尿點。

除了《梁祝》這個愛情傳說本身散發的魅力外,還在於片子本身的獨特性。

幽默搞笑的角色設計,古風古韻的山水環境,還有鏡頭中的光影也令人目眩神迷。

這部流傳的愛情哀曲,也許在告訴我們,所有的愛情,都不應該處於黃金的枷鎖之下。

想看的,去 愛奇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J-ZEJHIBnkjnB-0zC6_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