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如來佛祖派觀音菩薩東上組建取經團,給了觀音五件寶貝:即命阿儺、迦葉取出「錦襴袈裟」一領,「九環錫杖」一根,對菩薩言曰:「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迴;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還有三個箍兒,讓她給炸刺的徒弟戴。
觀音到了長安城,變成一個老和尚,跟李世民誇耀錦襴袈裟的好處:這袈裟,龍披一縷,免大鵬蠶噬之災;鶴掛一絲,得超凡入聖之妙。但坐處,有萬神朝禮;凡舉動,有七佛隨身。
這袈裟是冰蠶造練抽絲,巧匠翻騰為線。仙娥織就,神女機成。方方簇幅繡花縫,片片相幫堆錦簆。玲瓏散碎斗妝花,色亮飄光噴寶艷。穿上滿身紅霧繞,脫來一段彩雲飛。三天門外透玄光,五嶽山前生寶氣。重重嵌就西番蓮,灼灼懸珠星斗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攢頂間一顆祖母綠。雖無全照原本體,也有生光八寶攢。
這袈裟,閒時折迭,遇聖才穿。閒時折迭,千層包裹透虹霓;遇聖才穿,驚動諸天神鬼怕。上邊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塵珠、定風珠;又有那紅瑪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與日爭紅。條條仙氣盈空,朵朵祥光捧聖。條條仙氣盈空,照徹了天關;朵朵祥光捧聖,影遍了世界。照山川,驚虎豹;影海島,動魚龍。沿邊兩道銷金鎖,叩領連環白玉琮。
這袈裟為何如此牛逼?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袈裟,梵語Kasāka,漢譯作壞色、不正色、染色、穢色、赤色,指纏縛於僧眾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稱名。為何要穿不正之色,如來佛祖說過,一個修行者一旦出家,身外無物,如果衣著華麗,就會有損修道之心,墮入世俗紅塵,甚至墮入魔道。「染為壞色,斷離五欲想,不生貪愛。」這跟丐幫乞丐穿打補丁衣服是一個道理。丐幫幫主即使擁有上萬徒眾,億萬家財,在大眾場合也必須穿打補丁衣服,以示自己乞丐本分,不忘初心。其實佛教弟子跟丐幫弟子有好多相似之處:佛教弟子穿袈裟,丐幫弟子穿補丁服;佛教弟子拿禪杖防身,丐幫弟子拿打狗棍防身;佛教弟子托缽行乞,丐幫弟子拿破碗討飯。
既然佛教的袈裟跟丐幫的補丁服差不多,為啥如來給唐僧的錦襴袈裟卻這麼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呢?原因很簡單,如來不是普通的佛教弟子,他是佛教的教主,教主當然跟普通弟子是有區別的。就如黃蓉這樣的千金大小姐,當了丐幫幫主之後從來不穿破衣爛衫,如果出席重大場合,就在衣服上打個小補丁,以示自己的丐幫身份。
當然了,如來這件高級法衣並不是自己穿了顯擺的,而是別人送的。袈裟種類主要有三種,即:五衣、七衣、大衣,合稱三衣。五衣梵語「安陀會」,義譯為「中著衣」。七衣梵語「郁多羅僧」,義譯為「上衣」。大衣梵語「僧伽黎」,義譯為「大衣」。五衣是平常起臥用的,也叫「作務衣」。七衣是聽經聞法、誦經禮懺或是大眾集會時用的,也叫「入眾衣」。大衣是說法、論辯、羯磨,或是面見國王重臣時用的。
三衣之外還有一種,就是如來賜給唐僧的這件錦襴袈裟,也叫「金襴袈裟」或「金縷衣」。這件袈裟實際上也是大衣的一種,只不過質料珍貴,是用金縷織成的。據日僧無著道忠( 1653~1744)編撰的《禪林象器箋》「服章類\\解說袈裟」條記載:「金縷衣」是如來佛的姨母摩訶波暗波提夫人遣使宮中靈巧宮娥用八萬四千條金絲織成獻給佛祖的法衣。如來佛生母摩訶摩耶夫人在四十歲時於藍毗尼園無憂樹下生下如來,七天後不幸辭世,如來佛是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撫養成人的。換言之,摩訶波暗波提夫人也是他的養母。如來作王子時,見了姨母都要行跪拜禮。如來涅槃成佛,姨母送了他這件錦襴袈裟作為賀禮,由於是姨母所送,如來卻之不恭,只好收下了。
隨後摩訶波闍波提夫人帶著五百名釋迦族女子請求佛陀收她們為弟子,由於當時沒有女子出家的先例,所以佛陀也不開這個口子,斷然拒絕了。夫人再三請求,佛陀再三拒絕,夫人便和五百女子剃凈頭髮,披上袈裟,像男子一樣修行。阿難尊者見狀,便向佛陀兩次說情,終於說服佛陀,夫人和五百女子成為第一個比丘尼教團,夫人為比丘尼首座。比丘尼在西天的地位並不高,取經團取經功成,如來論功行賞,排排坐吃果果,西天諸位修行者的排名是這樣的:諸眾佛祖、菩薩、聖僧、羅漢、揭諦、比丘(尼)、優婆夷塞,各山各洞的神仙、大神、丁甲、功曹、伽藍、土地,一切得道的師仙,始初俱來聽講,至此各歸方位。除卻後面的邊緣修行者,比丘尼幾乎排在末位。這可能跟比丘尼是女子出家不無關係。
這件袈裟如來一次都沒穿過,一直讓阿儺、迦葉保存在藏寶閣中,這次為了鼓勵唐僧能夠順利來到西天,就拿了出來,賜給了唐僧。
如來說,穿我的袈裟,免墮輪迴,出自《地藏十輪經》:「有一犯人,被判綁縛棄置曠野之間。頭頂袈裟指許,得免鬼魅之難」。
觀音說,龍披一縷,免大鵬蠶噬之災,出自《大般涅槃經》:「龍得袈裟,各戴少分,即免金翅鳥之難」。
觀音說,這袈裟,仙娥織就,神女機成。仙娥神女就是迦毗羅衛國摩訶波闍波提夫人下屬的一些宮女,後來成了比丘尼。
觀音說,這袈裟,閒時折迭,遇聖才穿。唐僧除了李世民賜衣時穿過一次,取經途中都在行李中放著,還用兩層油紙裹定。李世民就是聖人(現在大火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皇帝李隆基就被全國百姓尊稱為聖人,而不叫皇上。有的朋友沒看懂這個稱呼,以為他們說的聖人是孔子,這就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了。),所以唐僧見了他能穿。唐僧後來拜見各國國王,比如女兒國王天竺國王等等,也都穿著這身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