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立體生態種養開啟「富順模式」

2019-08-26     富順融媒

關注富順融媒,第一時間了解富順要聞。

如何在保證原有糧食產量的前提下,利用現有稻田去提升利用率,為民增富創收?富順縣英明泥鰍養殖家庭農場主韓明君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她創造性運用現代生物技術開展「稻田+」立體生態種養,取得了顯著成效。

天使的創業夢

1995年,衛校畢業的韓明君回寶慶鄉老家開辦鄉村診所,2003年又到廣州市順德區開辦私人診所,熱情敬業的韓明君成了一名受人尊重的白衣天使,兌現了父親臨終時的遺言:「長大了一定要當醫生!」

2006年秋,當她看到一個介紹「泥鰍人工養殖及發展前景」的專題片,聽到片末專家那句「未來的10年,將是農村創業的高峰期!」時,有點坐不住了。她琢磨著:傳統種植水稻使用化肥農藥、電擊捕撈等原因,野生泥鰍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高。老家那麼多撂荒地,發展養殖應該大有商機。泥鰍人工養殖可能還真像專家說的那樣前景廣闊呢,我何不抓住這個契機返鄉創業?

鰍養摸索歷艱辛

2006年底開始,韓明君不顧全家人的極力反對,對泥鰍養殖這一片從未涉足的領域開始探索和嘗試。

韓明君為泥鰍注射人工孵化泥鰍苗

2007年~2011年間,她已經記不清到川南地區、貴州、浙江、廣州的養殖公司學習了多少次、交了多少學費、購回了多少種鰍苗了。無一例外,養殖公司對關鍵技術均秘而不宣,購回的種鰍苗無論怎樣小心侍弄,都會陸續死亡,經濟損失較大。面對家人的埋怨和極力反對、鄉鄰的冷嘲熱諷,倔強的韓明君沒有放棄。

為了攻克這些難關,她購買了大量的相關資料、書籍,廢寢忘食地學習,對照進行試探性孵化飼養。她通過各種渠道購回泥鰍的催產藥,嘗試著給種鰍注射,並通過不斷的試驗,逐漸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注射技術,大大降低種鰍的死亡率。

功夫不負有心人,就這樣在不斷的嘗試和探索中,種鰍終於可以經過催產出水花苗了,經過不斷的努力,泥鰍的「寸片死」難題也終於解決了。儘管最初形成的產出與投入相去甚遠,但發展泥鰍養殖的夢逐漸在她眼前更加堅定和清晰!

積極探索新模式

養殖過程中,本地泥鰍生長周期長的缺點逐步顯現,2012年韓明君在廣州學友的引薦下,引進了台灣種鰍養殖,建立了20畝分類飼養池。年終,總產量2000餘公斤,總產值90000餘元。

初戰告捷,極大增強了韓明君擴大養殖規模的信心。2013年她開始以出售鰍苗和免費提供養殖技術及有機肥發酵菌的形式,帶動周邊村民養殖大泥鰍。年底,精養池畝產量達到了400公斤以上,畝產值超1.5萬元,她成了當地泥鰍養殖帶頭人。

泥鰍養殖成效初顯

2013年11月,在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的培訓中學到:「與條件成熟的稻田結合養殖,利用生態資源和自然界生物鏈原理,以低成本、多產出、高品質作為發展方向提高經濟效益,探尋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對韓明君觸動頗深,隨即又開始了「水稻+」立體生態種養模式的大膽探索。

2014年底,她在富順縣騎龍鎮紅斗村,成立了「富順縣英明泥鰍養殖家庭農場」,利用15畝稻田試驗「水稻+」立體生態種養並獲得成功。2015年韓明君再流轉70畝稻田改造標準化「水稻+泥鰍+鯽魚」立體生態種養基地,並建成「稻田泥鰍體驗店」。農場同步在騎龍鎮、龍萬鄉、寶慶鄉的養殖戶及返鄉創業者中推廣稻田泥鰍養殖300餘畝,形成了稻田綜合種養示範基地的雛形。2017年起在全縣各個鄉鎮持續推廣,目前全縣已經有近7000餘畝泥鰍養殖規模,總產值近1500萬元。

「稻田+」產生復合效益

「韓總的稻田泥鰍讓老百姓吃到了泥鰍原有的味道,也為我增加了賺錢機會,希望這個產業做大做好,銷售絕對不是問題。」富順縣兜山鎮農貿市場泥鰍銷售商肖建明,提起韓明君的泥鰍便豎起大拇指,「今年春節期間我銷售了近2000公斤,一天最多銷售80多公斤,雖然我賣的價格比飼料泥鰍高出每公斤10元,來買稻田泥鰍的人還是越來越多,不少承包壩壩宴的一條龍也開始來長期定貨,吃過稻田泥鰍的老百姓們也口口相傳。」

80年代開始,中國農田就開始大量使用化肥和高毒殺蟲劑治螟蟲、蚜蟲等,天然的水產品在市場上少之又少,隨之登場的便是化肥魚和飼料魚,要想再吃到天然鮮香味的水產品幾乎成了奢望。韓明君的稻田魚、稻田泥鰍等水產品讓這個奢望成為家門口的現實,並通過現代生物技術和優良水產品種的應用,使生產的稻和魚比純天然環境產品更安全、更美味。

「稻田+」立體生態種養開啟「富順模式」

稻田生態種養除了增產增收,更重要的是開啟了富順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切入點,產品的品質是這個項目的靈魂。去年,韓明君的泥鰍每公斤批發價36-40元,超出市價30%,加工的農場生態種養的精米每公斤賣10元很快被搶購一空,這就是生態、安全農產品的魅力。

「稻田+」立體生態種養開啟「富順模式」

2017年,她的農場與富順縣和揚水產養殖家庭農場聯手,在福善鎮貧困村菜子村開發特種水產高標準繁育基地100畝,在該村示範帶動稻田特色水產養殖,多方位幫助貧困戶增產增收、脫貧致富。

2017年農場獲四川省「省級示範家庭農場」、「第一批省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基地」兩項殊榮。2019年先後被中共富順縣委和自貢市組織部授予「十佳家庭農場」和「自貢市返鄉創業農民工黨員創業示範基地」。

韓明君出色地完成了富順縣稻漁綜合種養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新模式研究報告,這一成果的呈現為富順乃至各地水稻生產探索出了一整套綠色、高效發展的「富順模式」。相信在韓明君個人的努力下,在各類支持返鄉創業政策的引領下,這位從白衣天使成功轉身的新型職業農民,能在農業上闖出自己的新天下!

(撰寫人: 王邦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tUizmwBJleJMoPMPeX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