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講講蜚蠊。蜚蠊?這麼有詩意的名字,是怎樣可愛的生物?
是小強,是蟑螂,是南北方朋友共同的噩夢。蟑螂所在的蜚蠊目是一個大家族,全世界有大約4300多種,光中國就有250種左右。當然,大部分種類對於我們來說都很陌生,最熟悉的就數德國小蠊和美洲大蠊。這兩兄弟前者體型小,後者體型大,前者常出沒於北方的鍋碗瓢盆,後者常出沒於南方的灶台櫥櫃,還會飛,嚇壞了一眾在南方的北方人。
德國小蠊,北方朋友們熟悉不?
攝影:Lmbuga
我們常聽說,如果你在家裡看見一隻蟑螂,那麼實際上你家已經成蟑螂窩了。雖說有點誇張,但也從側面反映了蟑螂的繁殖能力。拿美洲大蠊為例,壽命就一年,但一年能生六七百個寶寶。更絕的是,它們還能孤雌生殖,沒異性也能哇哇地生。行吧,算你狠。
美洲大蠊,南方朋友們熟悉不?
圖片來自:Alex Wild
這麼厲害的繁殖能力,我們是不是就拿它沒辦法了?不妨試試博物君的「殺蟑丸子」——一個土豆煮熟搗泥,加兩勺硼酸粉和一勺糖,分成小份放在角落,一個月後蟑螂自會消失。注意要避免兒童寵物誤食。
硼酸有一定毒性,而且被蟑螂吃下後,會使其脫水,蟑螂會去下水道或室外找水而死,所以只會發現蟑螂變少,很少看見屍體。
說完蟑螂,咱們再說另一種討人厭的昆蟲蚊子。雖然現在已是冬季,但我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夏日夜晚,與它們親密接觸的感覺。相比蟑螂,蚊子家族種類更多,得有幾萬種。但最常見的吸血蚊子,也就按蚊、伊蚊和庫蚊這三大類。
按蚊很好認,是典型的「翹屁嫩蚊」——停歇時不懂得收斂,會把屁股高高抬起,並與平面略呈45°角。
按蚊
繪圖:孟凡萌
伊蚊和庫蚊要低調得多,停歇時腹部基本水平,不會翹。想區分它們也容易,伊蚊腿上有白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花蚊子」。而渾身土黃、腿上沒白斑的,就是庫蚊。下次它們叮你時,就可以大聲叫出它們的名字來咒罵了!
伊蚊
繪圖:孟凡萌
庫蚊
繪圖:孟凡萌
昆蟲家族中除了這些讓人反感的外,還有很多美麗、可愛的種類。不管我們對昆蟲的態度怎樣,它們在演化之路上的地位可是非常重要的哦。
本期博物課堂,我們請來了科普作家李維陽老師,他對昆蟲非常有研究,就請他來為我們講講昆蟲的演化之路,感興趣的朋友不要忘記收聽。
主講人介紹
李維陽
筆名二豬,科普作家。在國家林業局、《少年科學》雜誌等多個媒體撰寫動物科普文章;多次應中國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新浪微博等多家媒體邀請作為科普活動的嘉賓。
小昆蟲,大演化
11月17日(周日) 19:30 - 20:30
博物課堂直播間
參與方式
或點擊本文結尾「閱讀原文」
更多講座信息,請關注:
【博物課堂】微信號:bowuketang
本期獎品
本次獎品是博物小館原創《萌之屋》100片拼圖一份!
【安利獎】
使用直播間「我的邀請卡」功能,將講座分享給感興趣的小夥伴,分享榜前10名的同學中,有一位將獲得獎品(講座開始前15分鐘抽取幸運聽眾)。
【認真聽課獎】
講座最後,主持人將發布一個與講座內容有關的問題,請在博物課堂公眾號回復答案,第一位答對的同學將獲得獎品。
Q
A
直播間服務商需要您的頭像和暱稱以方便與主講人互動,請放心授權,授權不會泄露頭像和暱稱以外的個人信息。
Q
如何才算報名成功?講座前會有提醒嗎?
A
點擊進入直播間,看到主持人發的消息,就說明您報名成功了~~ 進入後,點擊左上角「直播間」關注博物課堂直播間,即可在講座開始前15分鐘左右收到提醒。
Q
自然圈是什麼?為什麼關注了直播間還要讓我關注它?
A
「自然圈」服務號為博物課堂微信講座提供技術支持,所有的講座提醒都將在這個服務號發布,如您想在講座開始前15分鐘收到提醒,就一定要關注;不關注也可以聽講座,需要您自己記住時間和地址,到時直接來聽。
Q
錯過了講座怎麼辦?
A
與微信群講座不同,直播間的講座消息是一直保留的,講座結束後,您可以隨時進入直播間收聽回放,只是不能和主講人互動了。
《博物》官方 | 編輯作者親自開講 | 每周日晚七點半直播
在哪裡可以聽到博物課堂在線講座?
微信公眾號 博物課堂每周更新:
(也可在公眾號底部菜單查看)
最新講座預告
在線直播互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rildW4BMH2_cNUg8V2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