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一線城市4成95後全款買房!蕪湖95後,你第一套房穩了嗎?

2019-09-17     子非喬木

「90後!你有買房的打算了嗎?」

不管你有沒有,都適合看這篇文章!

買房這個話題真的永遠都說不膩。能討論這個話題的約莫都是90後。

再有3個月,最早的一批90後就要步入而立之年,排隊等待他們的是禿頂、發福、中年危機、子女教育等等。不要怪話題扎心,要怪就怪歲月這把「殺豬刀」。

最近,圈圈看到這麼一個提問:95後小青年,剛剛畢業,想要購置首套房,買哪裡好?




有人說,剛畢業就準備買房?太早了吧?這麼早買房至於麼?

其實算一算,年齡最大的那批90後,已經準備進入而立之年了,買房這個事情,成了他們必須面對的現實。


第一批95後剛剛大學畢業,有的還未畢業,就已經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置業」,甚至部分人可以在購房均價接近500萬的一線城市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今年7月,貝殼找房發布95後買房數據,稱95後在購房均價接近500萬的一線城市中,購買占比越來越多,並且其中超四成還是全款。

怎麼樣?還沒完成置業的你酸了嗎?在蕪湖,95後的買房現狀又是怎麼樣的呢?

蕪湖95後買房現狀!


小A(男)


情況介紹:外地人,95年生人,蕪湖某房地產公司上班,月薪5000+,今年在鳩江區買了首套房,在父母的幫助下付了首付,後期準備和女朋友一起還貸。

心聲:蕪湖的房價漲的太快了,只能往偏遠一點的地方買房,也多虧父母幫忙付了首付。後期,我和女朋友兩個一起還房貸,雖然有點壓力,但想想以後美好的生活,我相信,努力都是值得的!

小B(男)


情況介紹:南陵人,95年,保險銷售,月薪6000+,縣城一套房,女朋友在談。準備過幾年把縣城的房子裝修好結婚,和妻子在蕪湖市區租房生活、工作。

心聲:老家的房子離市區一個多小時的路程,裝修一下,好歹算有個家。市區房價太貴,暫時沒有在市區買房子的打算。老家的房子,上班會不方便,市區租房過日子是我們目前覺得最理想的生活。

小D(女)

情況介紹:外地人,95年生人,月薪4500+。目前租房,有車,月光族,沒有在蕪湖市區買房的打算。

心聲:因為未來還沒確定,目前過好一天是一天。我覺得這樣的生活狀態挺好。再說,以後留不留在蕪湖,這些我也沒考慮好,要怪只能怪蕪湖的房價太貴了!買不起!

小C(男)


情況介紹:本地人,94年生人,普通職員,月薪4000+,跟父母住在一起。對於買房沒有概念。就是結準備結婚了,需要婚房。看中了鳩江區某剛需盤,兩居室100萬左右,父母首付50萬,剩下的貸款結婚後我和妻子來還。

心聲:之前打算買個裡父母近一點的,無奈房價漲的太快,周邊的房價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算,只能父母出資買一個相對遠一點的房子,好在蕪湖不算很大,去父母家也方便。目前來說,靠自己買房可能性不大,父母出錢,自己還貸款還是可以接受的。



以上故事,皆是真實案例。

通過對一些生活在蕪湖的95後調查,我發現基本上買了房子都是在父母的幫助下,付了首付。

還沒買房的,基本都被蕪湖的房價震懾住,是否買房,啥時候買房還在考慮中。

和農夫山泉的廣告一樣,我不是要勸你買房,我只是購房故事的搬運工。

當曾經誓死不向高房價低頭的90後真正步入社會,經歷職場和家庭的雙重淬鍊之後,購房需求被喚醒,甚至理所當然的加速。買房成為年輕人迫不及待需要解決的頭等焦慮大事。

說真的,那些能交得起首付,背上房貸的人,就已經證明他們比許多人優秀了。

那些背井離鄉掙扎在大城市的年輕人,更是每天都在掙扎著、努力著,渴望著有一天能留下來,可往往最後總會灰溜溜的離開。


我們購買一套房子,不僅僅是買下多少平米,而是買下我們今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生活方式,買下創造種種故事的可能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jEmJG4BMH2_cNUggf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