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賭 ARM 夢碎:63 歲孫正義的「花甲歷險記」

2020-08-18     AI科技大本營

原標題:豪賭 ARM 夢碎:63 歲孫正義的「花甲歷險記」

來源 | HyperAI超神經

這幾天,傳出 NVIDIA 將以 400 億 英鎊的價格收購 ARM 的消息,不少媒體在爭相報道收購進度的同時,也將整起交易的幕後推手 —— 孫正義,放到了聚光燈下。

軟銀 CEO,傳奇投資人,冒險家,網際網路大帝,世界首富,亞洲巴菲特……

六十三歲的孫正義,在過去的人生中,有太多的輝煌戰績,這數十年積累的經驗和基礎,卻阻止不了軟銀近 5 年的接連失利。

孫正義封神操作:1999 年軟銀投資阿里巴巴

20 年間軟銀持有阿里的股份價值翻了約 2900 倍

軟銀,是一家骨子裡帶有強烈冒險精神的企業,也非常有孫正義個人的性格特質。

在網際網路趨於穩定和冷靜的這 5 年中,不剎車不減速,速度飆升帶來的不光有血脈噴張的激情,還會有躲避不及的事故。

翻車的開始:借貸收購 ARM,豪賭未來

2016 年 7 月,孫正義 59 歲,軟銀以 320 億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晶片設計公司 ARM,這也成為了近年來軟銀最大一筆收購案。

在發布會現場,對這次收購充滿期待的孫正義稱此次交易將以現金結算,為了達成這筆收購,軟銀還需要貸款 95 億美元。

收購 ARM 資金構成

軟銀除現有資金外,還需要借債 95 億美元

數據來源:

《軟銀 & ARM 官方戰略協議》2016.7

而截至 16 年 3 月底,官方發布的財務報表上顯示,軟銀的負債已經達到 1082 億美元,昔日首富變成了首負。

為了收購 ARM 再添 95 億美元的債務,在以激進和冒險著稱的投資人孫正義看來,債高人膽大,不如搏一搏。

出席軟銀與 ARM 的發布會,

孫正義一度滿面春風,信心滿滿

但是舉債收購的 ARM ,並沒有交出讓孫正義滿意的成績單,被寄予厚望的物聯網,也沒有在短時間內為軟銀帶來正向現金流。

ARM 近 90% 的收入源自授權費和版稅,但是根據市場分析公司 IPnest 提供的數據,2017 年至 2019 年 ARM 的授權費和版稅收入市場份額連年下跌。

2019 年公司授權費及版稅收入排名(百萬美元)

源自 IPnest

雖然 ARM 市場份額仍具有絕對優勢,但整體市場趨於飽和,加上同類產品持續發力,ARM 再也無法忽視這些「後進生」。

此外軟銀近年大肆擴招科研人員,加大對物聯網、車聯網、智能穿戴設備的科研投入。但是人力成本的增加,並沒有在短期內產生實際的經濟價值。被軟銀寄予厚望的物聯網業務,也不盡人意,發展速度遠低於預期。

一方面常規業務收入走上了下坡路,另一方面新業務持續燒錢、收效甚微,孫正義這一「豪賭」讓 ARM 成了軟銀手裡的燙手山芋。

軟銀也被割韭菜:錯失反彈機會

2017 年 5 月孫正義 60 歲,軟銀購入了價值 40 億美元的 NVIDIA 股票,相當於持股 4.9%,成為 NVIDIA 第四大股東。

2018 年 11 月開始,因虛擬貨幣一度崩盤、RTX 20 系列新品表現疲軟、經濟環境不佳等因素, NVIDIA 股價狂跌不止。

據彭博社報道:2019 年 1 月,軟銀將手中持有的 NVIDIA 股票全部拋售,以求止損。

NVIDIA 近年價格走勢

2019 年後股票價格穩步上升

雖然官方並未透露拋售價格,但是查看 NVIDIA 歷年股價可以發現,軟銀拋售的價格與 17 年買入的價格相差不大,也就是說軟銀在這波 NVIDIA 持股的過程中,並沒有賺到錢,甚至還有可能賠錢。

就在軟銀拋售完全部 NVIDIA 股票後,NVIDIA 股價一路飆升至今,現如今達到 453 美元。

亞洲巴菲特孫正義,想必悔得腸子都青了,過早離場並沒有讓軟銀及時止損,反倒失去了資產翻倍的機會。

翻車重創:願景基金成最大拖油瓶

2017 年孫正義 60 歲,成立願景基金。這個承載著孫正義偉大商業夢想的千億美元基金,並沒有像它的名字一樣,為軟銀帶來宏大喜人的商業收益和光明美好的未來,相反,它把軟銀拉入了一個不斷下墜的債務深淵。

願景基金一期投資項目一覽,共計投資 88 家企業

2017 年至 2019 年,軟銀和願景基金向共享辦公空間 WeWork 分多次投資近 110 億美元,擁有該公司近 30% 的股權。

巔峰時期 WeWork 估值高達 470 億美元,2019 年 9 月,原定進行 IPO 的 WeWork 上市受阻,估值腰斬,降至 231 億美元。

據軟銀在今年 5 月發布的財報顯示,WeWork 目前的估值僅為 29 億美元,從 470 億美元到 29 億美元,WeWork 為軟銀貢獻了 46 億美元的虧損。

2019 年 11 月孫正義在發布會上稱

軟銀對 WeWork 的投資是「判斷失誤」

WeWork 並不是孫正義僅有的「看走眼」。2018 年軟銀以 93 億美元換取 Uber 15% 的股份,上市前估值高達 1200 億美元,上市後卻一直發展疲軟,截止發稿 Uber 的市值僅為 574 億美元。

2019 財年願景基金(Vision Fund)為軟銀貢獻了最大虧空,約為 1.9 萬億日元(約 177 億美元),其中 WeWork 和 Uber 分別帶來了 46 億和 54 億虧空,占據總虧損的 55%。

願景基金投資的其他項目,在 2020 年開年至今的疫情中損失慘重,88 家公司中約有 15 家走向破產。

2020 年 2 月 美國「拼多多」Brandless 正式宣布倒閉,這也是願景基金成立以來的第一個死亡項目。隨著 Brandless 的破產,孫正義投資的 1 億美元打了水漂。

2020 年 3 月SpaceX 的對標公司 OneWeb 官方宣布申請破產保護。作為 OneWeb 最大金主,軟銀曾兩輪領投,共計注資 20 億美元。孫正義投資項目再度翻車。

2020 年 6 月德國支付巨頭 Wirecard 申請破產。孫正義在 2019 年 4 月通過收購其可轉換債券投資了 Wirecard 超 10 億美元,如今這筆投資無疑有去無回。

背負著孫正義商業帝國美夢的願景基金,接連投出翻車項目,千億美元收效甚微,眾多項目投資有去無回。

變賣股票 ,地主家也沒餘糧了

回望 2016 年至今,激進的投資大師孫正義,像是陷入了一個投資怪圈,屢試屢不順。

如今已經 63 歲的孫正義,為彌補軟銀財務虧空傷透了腦筋。 在拋售阿里巴巴股票、變賣 Sprint、 T-Mobile、 Treasure Data 套現後,最終無奈地轉向了 ARM。

說個題外話,網絡上有命理師分析了孫正義的生辰八字,稱他 16 年後孫正義一路走官殺,命主破財,運氣不順利。20 年壓力很大,21 年歲運並臨,會是最倒霉的一年。

這位命理師還預言 2025 年開始孫正義的八字就變得異常艱難,負債更多,勸孫正義「早點退休才能安逸些」。

玄學也好,業內分析也好,都不足以影響和推測到最後的結果,甚至眼下 ARM 和 NVIDIA 的交易也難成定數。

ARM 這個承載著孫正義物聯網帝國宏圖的英國公司,最終將何去何從?

花甲之年孫正義,這一次還能否虎口脫身,誰又說得准呢?

參考:

https://group.softbank/system/files/pdf/ir/financials/annual_reports/annual-report_fy2019_01_en.pdf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7-20/softbank-said-to-hire-goldman-for-1-billion-treasure-data-sal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fMRBXQBd8y1i3sJC0ea.html










CSDN湘苗培優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