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自動化車間
浙江在線11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翁雲騫)秋日的寧波,處處皆是風景。東海之濱,一望無際的海岸線上,亞太最大的石化企業——鎮海煉化雄峙在藍天之下,走進廠區,花木成蔭,游魚成群,空氣清新;在全球規模最大的紡織服裝業巨頭之一寧波申洲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染色車間,遍布數控設備,鮮見操作工人,更看不到各色染料。紡織印染,告別了傳統「大染缸」……得改革開放之先,靠埋頭苦幹之實,實體經濟底蘊深厚的寧波正奔跑在轉型升級的大路上。
紡織服裝、化工製造、汽車零部件、橡膠和塑料製品、文教用品、家用電器……製造業是寧波的家底,是發展可以依憑的優勢所在,傳統製造業則是寧波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高質量發展要求和不斷變化的國內外市場環境,推進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對於寧波來說,意義不言自明。自2017年浙江加快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系統部署以來,寧波以「產業爭先」為導向,聚焦紡織服裝、化工、橡膠塑料製品等9個重點優勢行業,實施智能製造等10大重點工程,強化試點示範,努力推動傳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今年1~9月,寧波9個重點傳統製造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高於規上工業3個百分點;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4.7%,高於規上工業2.9個百分點。
創建國家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培育建設「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前行號角已經吹響!立足打造「寧波製造」創新新優勢、產業新優勢、企業新優勢和產品新優勢,寧波以傳統製造業智能化改造為主攻方向,狠抓產業集群、狠抓工業投資、狠抓科技創新、狠抓質量提升、狠抓區域試點,傳統製造業不斷拉高層次,闖出新路,傳統製造業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實體經濟看寧波。一條以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加速高質量發展的「寧波路徑」清晰可辨。
奧克斯數字化智能工廠
歐琳車間
雅戈爾智能西服工廠
「智造」發力,推動智能化提升
金秋時節,走進廚電「巨頭」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剛投用不久的電器三廠,滿眼都是「智造」風景:行業首創的箱體摩擦線可實現部件的自動分揀、配送,運輸速度達35米/分鐘;行業內領先的兩條自動化衝壓線體為工廠節省15人每班,並實現1分鐘一鍵快速換模;自動組裝車間,每位員工面前都有一個智能終端,頭頂上方的顯示系統進行生產數據實時監控。
從傳統的工廠生產狀態到現在的智能化升級改造,方太已成為寧波傳統製造業企業推動智能化提升的一個縮影。以智能化改造為主攻方向,寧波「點、線、面」三結合,大力推進「機器換人」、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改造、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化工廠建設,全面推動規上企業實施智能化診斷和技術改造「三年兩個全覆蓋」行動。紡織服裝領域,雅戈爾智能工廠不僅大單生產周期從45天縮短到32天,量體定製周期也由原先的15個工作日縮短到5個工作日,定製一件羊絨衫的時間已從原先的一周縮短至8小時;「傳統強項」家電製造領域,奧克斯、吉德電器等一批智能化新工廠全面投產,項目完成後,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高34.3%……
數據顯示,近兩年來,寧波累計已有7076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7881個技改項目,實施技改企業占全部規上企業的94.4%。全市累計推廣工業機器人5000餘台(套),成功研製並推廣應用了軸承智能磨裝檢測、汽車底盤件內高壓成形等13條智能化生產線,累計建成汽車電子、針織品軟性定製等54個示範項目,有12個列入工信部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和新模式應用及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
智能化提升,推進智能互聯是有效手段。這兩年,寧波積極引進建設寧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等重點平台,發布並推廣全國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工業作業系統SupOS,建設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台,探索實施「5G+工業網際網路」示範試點。推進生意幫、物聯網家電創新雲、紡織服裝雲等一批行業雲服務平台建設,培育一雲通、用友精製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等跨行業跨領域的SaaS平台,鼓勵奧克斯、吉利、雅戈爾等龍頭骨幹企業建立服務於服裝、家電、塑機等傳統製造業的企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同時,大力實施企業上雲、深度用雲計劃,累計上雲企業超8萬家。
寧波還通過培育發展網絡化協同製造、個性化製造、遠程智能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引導傳統製造業企業由單純提供產品向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增值服務的「製造+服務」模式轉變,累計5家企業列入國家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平台)、11家企業被列入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平台)。
創新驅動,引領高新化發展
走進寧波慈星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展廳,一台3D縫紉機器人正忙得熱火朝天:隨著工作人員按下啟動鍵,裝載著縫紉機頭的機械臂就開始360度「飛針走線」,短短90秒,一張汽車中控台蒙皮的縫紉作業就完成了。這台「大傢伙」,是由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中船重工716所歷時兩年、攻克機器人縫紉低延時高精度控制、基於機器視覺的縫紉軌跡追蹤等技術研發的汽車內飾3D縫紉機器人。企業負責人介紹,3D縫紉機器人不僅生產效率能提升30%以上,產品在線跡一致性、3D成型一致性等方面均有95%以上的提高。
瞄準行業、產業發展「痛點」和技術難點,在寧波,越來越多像慈星這樣的傳統製造業企業將科技創新作為改造提升突破口,持續推進產線、產品創新能力建設。文具巨頭貝發與科研機構、企業合作,先後解決了筆頭及油墨問題,在國內首創自動鎖墨系統,一舉解決原子筆漏油問題;藉助新技術的應用,寧波毛絨企業康賽妮染一噸羊絨時需要的工業用水銳減一半……
以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主線,近年來,寧波以超常規的力度推進科技創新,一項項「栽樹工程」成為寧波傳統製造業增強創新實力、制勝未來的關鍵所在。截至目前,寧波共引進共建上海交大寧波人工智慧研究院、寧波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等60家產業技術研究院和一批強校強院強所,組建成立了智能成型技術創新中心、石墨烯製造業創新中心、磁性材料應用技術創新中心等三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高端金屬合金材料、石油基清潔能源與高端材料、紡織先進功能纖維等一批製造業創新中心也取得新進展。寧波已累計布局建設省、市兩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44家。
「引智」「借智」的同時,寧波還積極通過企業技術中心等載體培育,引導、支持製造業企業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截至目前,寧波累計擁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462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4家。組織實施年度市級工業新產品開發計劃,寧波已認定公布78個市級優秀工業新產品。
以創新強實力,以品牌促發展。通過深入實施「質優寧波」建設,近兩年,寧波累計培育「浙江製造」品牌企業271家,「浙江製造」認證企業138家,寧海模具產業、寧波文具產業入選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成功創建「全國小家電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等5個「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寧波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團體)標準181項,制定「浙江製造」標準140項;2家企業獲首批浙江省標準創新貢獻獎。
優勢引領,
加速集群化升級
前不久,我省首批7個「萬畝千億」新產業平台培育對象名單公布,位於寧波前灣新區的寧波杭州灣新區智能汽車產業平台入選,這也是寧波唯一入選的產業平台。按照《寧波杭州灣新區汽車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未來8年,新區將投入500億元,打造全球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智造中心、全球先進汽車技術研發中心、全球知名汽車品牌集聚中心,構建寧波前灣新區汽車產業生態體系,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和中國汽車的「龍灣」。
從傳統塊狀經濟起步,近年來,寧波汽車行業企業加速向沿海、沿灣地區集聚,現已形成以寧波杭州灣新區、北侖區為核心的整車生產基地,以鄞州、寧海、象山、餘姚、慈溪為核心的高端零部件發展區塊,集聚效應突出。其中,寧波杭州灣新區已被認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汽車)示範基地,該區汽車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大關,中國汽車工業「龍灣」正在寧波崛起。
強化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集群化轉型是加快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的重點任務之一。今年以來,寧波制定出台「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實施意見,積極培育綠色石化、汽車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和時尚紡織服裝、智能家電、文體用品等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傳統製造業集群化態勢日益顯現、集群化發展優勢不斷凸顯。今年1~9月,寧波「246」產業集群共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313.1億元,同比增長6.6%,增速高於規上平均1.1個百分點。寧波汽車製造、綠色石化產業集群還分別以分組初賽第一名、第二名成績入選國家先進位造集群名單。
培育製造業集群,不但要強化龍頭企業引領,還要培育企業梯隊。近兩年,寧波累計新增華翔集團、公牛集團等10家千億級龍頭培育企業,28家企業(產品)獲評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約占全國總數的7.4%,企業數量持續保持國內城市首位。資本市場,寧波大力實施「鳳凰計劃」,近兩年累計新增上市公司24家,甬股交掛牌企業1605家。
特色產業平台建設也快速推進。寧波杭州灣新區汽車製造業產業基地入選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慈溪智能裝備、大榭萬華化工新材料等13家市級特色產業園加快建設。近兩年,寧波提升新建25家小微企業園區,引導小微企業入園集聚發展。
深化改革,
打造精品化服務
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需要高效的評價指標和引導體系。在寧波鄞州區,相關部門把企業評價排序作為要素供給分配依據,在用地、用電、用能、用水、排污等要素上對不同類別企業實行差別化政策,不少低效用地因此得以騰退;在鎮海區,新招商項目將接受評估,低於規定評價指標基準值的將不予批准,從源頭實現產業優化。
近兩年來,寧波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推動建設全市統一的「畝均論英雄」改革大數據平台,實現從數據採集核實、評價分檔到分析展示的全過程智能化管理。全面深化「畝均效益」綜合評價,2018年完成19136家規上和3畝(含)以上規下工業企業取數,取數、評價總量和覆蓋率居全省首位。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居全省第一,奉化、鎮海、鄞州和江北區躋身「全省畝均稅收十強區」,慈溪、餘姚、寧海進入「全省畝均稅收十強縣」。加強評價結果應用,實施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機制,開展低效企業整治提升。今年上半年,寧波完成低效企業改造提升324家,規上工業畝均增加值(69.7萬元/畝)、規上畝均稅收(22.1萬元/畝)居全省第二。
寧波是民營經濟大市,製造業企業也多為民營企業。近年來,寧波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及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系列政策,制定出台降本減負穩增長「10條」等政策,進一步優化企業營商環境、降低企業經營成本。2018年以來,寧波全市共為企業減負1018.3億元。
減負的同時,還要提供貼心、精準服務。今年以來,寧波組織開展「三聯三促」企業服務專項行動,1~9月份,市級企服小分隊、工作小組累計進企服務774家次,各區縣(市)企服責任人累計進企服務3萬家次;8718平台網絡已實現奉化區、鄞州區等8個區縣(市)子平台實體化運營,累計整合服務機構近千家,提供服務項目1007項,組織各類服務活動1443場,服務企業27.8萬家次,受理企業各類問題(需求)9600件,已辦結8697件,在全國服務網絡平台中總量位居前列。
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離不開要素保障。工業用地方面,寧波推出舉措,確保每年新增用地指標35%用於工業,新增工業用地按照工業集聚區規劃「多規融合」的原則供應布局。寧波還推廣實施土地彈性出讓、土地分割轉讓等新型土地供應方式。今年1~9月,寧波新增工業用地超1.4萬畝。產金融合方面,寧波將製造業貸款規模作為監管機構對銀行考核的重要指標,引導全市銀行業金融擴大製造業信貸規模。今年上半年,全市製造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1.7%,製造業貸款比重從2016年的21%增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