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徹底兵敗滑鐵盧: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2019-10-21     小智筆記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這句話出自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拿破崙。

拿破崙是個野心勃勃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在其執掌法國的鼎盛時期,只有英國敢不臣服。但拿破崙千算萬算,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命運被那一瞬間決定,被一個人的幾秒鐘的思考決定,也正是由於這決定,使得拿破崙在滑鐵盧一戰中徹底戰敗,自己建立的王朝也隨之土崩瓦解。

拿破崙1769年出生於科西嘉島的阿雅克肖城(法國城市),父親出生在貴族家庭,是一名律師。

我們看看拿破崙的詳細檔案:

姓名:拿破崙

性別:男

國籍:法國

職業:皇帝、軍事家

家庭出身:貴族

生卒:1769-1821

慣用手:左手

畢業院校:布里埃納軍校、巴黎軍官學校

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拿破崙在軍校學習時,對軍事知識頗有研究。這些深厚的軍事知識為拿破崙在以後的戰爭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拿破崙在生死攸關的滑鐵盧戰役中卻被徹底打敗了,而失敗的原因就在於拿破崙的將領—格魯希猶豫的那一瞬間。曾經不可一世的拿破崙的命運竟然就掌握在微不足道的一個小人物格魯希的手裡,而遺憾的是,格魯希的愚鈍葬送了拿破崙的帝國王朝。

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反法同盟占領,拿破崙被迫無條件投降。拿破崙被反法同盟流放到了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

1815年,拿破崙帶領幾百士兵逃出小島,返回法國,千鈞一髮、決定存亡的戰爭就從這裡開啟了。

得到拿破崙逃跑的消息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各國軍隊迅速結成同盟,以確保最終擊敗拿破崙。有著「鐵公爵」之稱的英國元帥威靈頓率軍從北面向法國進軍,同時,普魯士軍隊在元帥布呂歇爾的帶領下從威靈頓軍隊的側翼開始進發,以掩護對方順利前行。

拿破崙已經意識到了形勢的嚴峻,他的心裡燃起了熊熊烈火,這把火焰要麼燒了敵軍,要麼就是毀了自己,他知道面前已然沒有退路。

拿破崙分析形勢後,把打擊重點放在了普魯士軍隊和英國軍隊上,只要把這兩隻軍隊擊敗,其它的都是些烏合之眾。

說干就干,拿破崙的先頭大軍首先與普魯士軍隊遇到了,憑藉著軍隊士兵高昂的熱情,普魯士軍隊遭到了重創,隨即向比利時布魯塞爾方向逃去。

這時,拿破崙把軍隊要打擊的重心放在了威靈頓領導的英國軍隊上,他知道,他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打敗英軍,防止其它國家的增援趕到。

拿破崙清醒的知道,自己手裡的士兵死一個就少一個,沒有任何外來力量的幫助了,他必須向站在自己身後支持自己的法國人民有個交代,他必須在法國內部的反動勢力聯手之前返回法國,破釜沉舟是拿破崙唯一的選擇。

這時,冷靜的拿破崙考慮到了潛在的巨大危險,如果戰敗的普魯士軍隊再度來襲,聯合英國軍隊兩面夾擊,自己腹背受敵,那將是非常被動的局面。為此,拿破崙決定派遣三分之一的軍隊前往布魯塞爾阻擊普魯士軍隊。

拿破崙左思右想,把這個重要的人物交給了格魯希元帥。格魯希為人正直、誠實,是個可以信任的部下。但格魯希缺乏謀略,習慣了聽從命令,獨立思考力匱乏。當拿破崙把自己三分之一的軍隊交給格魯希前去阻擊普軍的時候,冥冥之中,已經註定拿破崙失敗的結局。

格魯希在滂沱大雨中帶領軍隊出發了,他和士兵沿著布呂歇爾軍隊撤退的方向追去。

如果拿破崙派出格魯希屬於無奈,因為軍隊中實在無人可用了。那他派出自己一部分的軍隊前去追擊敗退的普魯士軍確屬失策。

當時下著大雨,道路泥濘,軍隊如果前去阻擋普軍,只會消耗士兵的元氣。何不留下這隻軍隊在自己附近,如果普軍前來支援英軍,這隻軍隊可以上前抵擋,如果普軍趕不來,那這隻軍隊隨時都能作為拿破崙的增援。可惜,歷史不能逆轉!

格魯希出發後,天氣一直下著大雨,拿破崙和軍隊無法繼續行軍。士兵們只好相互背靠背在大雨中休息。

拿破崙此時在想著英軍的動靜,並親自前往前線靠近英軍的地方偵查敵情,在朦朧的視線下,對方的軍隊好像沒什麼行動,除了雨聲敲打地面的聲音,沒有什麼多餘的聲響。

第二天早晨五點多,雨停下了。拿破崙命令士兵作好準備,九點出發攻打英軍。這時拿破崙開始休息了,他準備休息兩個小時儲備一下精力。

九點到了,大雨下了三天三夜後的土地格外鬆軟,士兵行進有些困難。但他們還是在困難的處境中一遍遍的呼喊著「皇帝萬歲」的口號,那口號響徹雲霄,震撼天地。

拿破崙從未像現在一樣充滿了激情,即使只休息了短短兩個小時,拿破崙的精力卻有著從未有過的旺盛。此次戰役,他心裡明白,如果沒有取得勝利,那等待他的就是不可預測的嚴重懲罰。

他沒有退路,命運在此一搏。

雙方軍隊在相互炮火的打擊下,都已疲憊不堪。這剛剛戰鬥過的土地上,已經躺著一萬多條屍體。此時雙方不分伯仲,短時間內難以分出勝負。

這種情況下,格魯希決定著拿破崙的命運,布呂歇爾決定著威靈頓的命運。拿破崙多次拿出望遠鏡望向遠方,他多麼希望格魯希能出現,使得法蘭西帝國的光芒能夠繼續照耀在天空之下。

一次次的都是失望,慶幸的是,布呂歇爾帶領的普魯士軍隊也沒有蹤影。

格魯希現在在哪裡呢?是否有帶領軍隊返回呢?

那天,當格魯希得到拿破崙追擊普魯士軍隊的命令後,第二天凌晨就帶領軍隊沿著普魯士軍隊撤退的方向趕去,沿路走了好多公里後,依然沒有任何普魯士軍隊的身影。

這天,當格魯希大軍正在一家農舍吃早餐時,頓覺大地有些顫動。這明顯是炮火打仗的信號。格魯希立馬趴下,用耳朵貼著大地,仔細的聽著遠方的動靜。果然是炮火的聲音,遠方已經開始打起來了。

前行了這麼多路,始終不見普魯士軍隊,格魯希開始懷疑是不是普魯士軍隊已經從側翼返回和英軍匯合了。

格魯希是個習慣聽從命令的人物,不善於獨自行動和做決定。他守著拿破崙的命令要求軍隊繼續沿著既定路線追趕普魯士軍隊。

這時軍隊副元帥要求軍隊原路返回支援拿破崙,「這炮聲和大地的顫動已經很清楚了,遠方我軍已經和英軍打了起來」,副元帥對格魯希說。格魯希猶豫了片刻。

格魯希是個身經百戰的人物,對戰爭的形勢和情況還是有一定判斷的。他的直覺告訴他,自己惟命是從的皇帝可能已經與英軍打起來了,而且普魯士軍隊可能已經開始返回著手幫助英軍了。

是返回還是繼續前進?

這一瞬間他的理性和自覺統統被拿破崙最初的命令打敗了。

「皇帝命令我們追擊普魯士軍隊,我們必須遵從皇帝的命令。除非皇帝有新的命令,不然我們仍然要繼續前進」。格魯希對副元帥說到。

副元帥聽到後一陣嘆氣,拿破崙的帝國在這一刻註定要土崩瓦解。

拿破崙的士兵在和英軍幾個小時的對峙和戰鬥後,已經十分疲勞了。對於英軍來說,也是同樣的情況。此時,誰的援軍先到,誰就能在戰鬥中取得優勢,以至於取得最後的勝利。

拿破崙當即寫下一封信命士兵快速送到格魯希手中,信件中命他趕快返回支援。威靈頓也在對布呂歇爾翹首企盼。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拿破崙發現是英方的軍隊中響起了炮火聲。拿破崙喜出望外,格魯希元帥回來了,格魯希元帥回來了。拿破崙命令全軍打氣精神,準備奪取最後的勝利。

不幸的是,那一聲炮火是場誤會,因為英軍穿的軍裝有些混亂,讓布呂歇爾誤以為是拿破崙的軍隊。這一次,炮火調整了方向,向拿破崙方向開來。

當情報員把這個消息帶到拿破崙這裡時,拿破崙也有些絕望了。士兵們聽到普魯士軍到來的消息,瞬間散亂了起來。

威靈頓抓住這個契機,從正面直接攻擊,布呂歇爾則帶領普魯士軍隊從側面打擊拿破崙軍隊。瞬間拿破崙軍隊就像散沙一樣被攻破了,士兵紛紛哭喊逃命,再無戰鬥之心。

拿破崙在夜幕和幾名將軍的掩護之下,才得以逃脫。拿破崙的御用軍車,財物等全部被英軍俘獲。拿破崙一夜之間從法蘭西帝國的皇帝成為了一個普通的百姓。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王朝,他的龐大的帝國,一夜之間都化為了烏有。

格魯希還在愚昧的前行著,命令蒙蔽了他的判斷力。

這時,拿破崙的信使趕到了,格魯希立馬拆開了信,後悔無奈也再也沒有用處。格魯希命令立馬原路返回,援救皇帝,而他此時還不知道,拿破崙一手創立的帝國已經毀在了他的手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Se-Hm4BMH2_cNUgH1X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