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沒耐心愛衝動?這樣培養孩子「自控力」,他的成就會更高

2019-10-31     小C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期,有位媽媽向我抱怨,孩子已經十歲了,總是心浮氣躁,做事情沒耐心又愛衝動,家長說什麼都不聽,一味地回答"知道了,知道了!"卻什麼也不做。整天只知道看電視、玩手機,自控能力極差,從而導致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也不理想。

這位媽媽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我的答案是,孩子的"自控力"差是正常現象,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自控力"不僅要講究技巧,還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進行培養。

"自控力"對於孩子而言有多重要?

20 世紀 60 年代史丹福大學必應幼兒園 4~5 歲的孩子們參與了一項有趣的小實驗:

孩子們先從各種棉花糖、曲奇餅乾等食品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樣。研究人員告訴孩子,如果他們能夠等待 20 分鐘忍住不吃這顆棉花糖,那麼 20 分鐘後就會多獎勵 1 顆棉花糖。

據統計,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抵擋住了誘惑,但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不同的時間點被誘惑打敗。

研究人員追蹤那些選擇等待的孩子到他們成年的階段。發現當年等待的時間更長的孩子,他們的高考成績更高,青春期社交和認知能力也更強。同時,他們擁有較低的體重指數和更好的自我價值感,能有效追求自己的目標,適應能力強。

當年等待的時間更長的孩子在棉花糖的實驗中表現出優於其他孩子的"自控力",他們這種優秀的品質不僅體現在實驗中,還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

舉個例子,其他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他們控制著自己按時完成學校的作業。其他孩子在因為吃不到糖果、買不到玩具而撒潑哭鬧的時候,他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界的誘惑。毫無疑問,過人的自控能力能夠幫助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以及傑出的成就。

因此,自控力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長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性,就要從孩子的自控力開始。

為什麼孩子總是做事沒耐心愛衝動,自控力差?

  • 孩子的冷認知系統的發育緩慢

想要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我們先來了解孩子的大腦的「控制中心」——大腦內的「熱系統情緒」和「冷認知系統」。

熱情緒系統是指腦內的邊緣系統,它位於腦幹頂部腦皮層下方,控制著人類的基本生存需求所引發的衝動和情緒。同時它又是情感上的,反射性的,是無意識運作的。

研究發現,高壓情景會觸發熱情緒系統,這能夠幫助我們在面對危險時做出最快的反應,有利於人類的生存繁衍。

孩子抵擋不住誘惑的表現,就是熱情緒系統啟動進而影響行為的表現。

與熱情緒系統對應的是冷認知系統,這是一種進行認知和反省的系統,它反應更慢,在我們需要意志和付出努力時才會出現,通常與熱情緒系統相互制衡。

冷認知系統的發育很緩慢,一般要到人20歲才發育成熟,所以學齡前的孩子往往難以進行良好地自我控制。

  • 孩子的好奇心強烈

眾所周知,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是很強烈的。

就拿上面的棉花糖實驗來說,我相信不少家長會產生一些疑問,比如"孩子為什麼如此痴迷棉花糖、曲奇餅乾這些小零食?""這些零食的誘惑力真的這麼大嗎?孩子連20分鐘都等待不了?"

實際上,孩子的自控力差很有可能是來源於孩子過於膨脹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

當孩子看到那些包裝得五顏六色的小零食時,總會忍不住去摸一摸、看一看、嘗一嘗,如果他們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就會一直惦記。

除此之外,外界一有些風吹草動也會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他們會立刻停止自己手中正在做的事情,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這些小動作,在大人眼中就是自控力差。

  • 深受家庭教育的影響

研究發現,幼童時期遭受巨大的壓力會對孩子的發育產生嚴重的損害,損傷孩子自控力的正常發展。

許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為他們報名更種早教班、興趣班,當孩子大量地接觸不符合自身年齡段的知識時,他們會過早地對學習知識失去熱情,將興趣轉移到其他的事物上面。

當孩子厭倦學習時,我們還能夠指望孩子擁有"學習自控力"嗎?

這樣培養孩子"自控力",他的成就會更高

而自控力強的人往往能夠較好地「延遲滿足」,即控制自己對當下誘惑的衝動,延遲滿足慾望。

  • 什麼是"延遲滿足"?

關於延遲滿足,美國著名人格心理學家米歇爾有 3 個核心觀點:

延遲滿足能力在人們的早期生活中就是可見和可測量的,影響人一生中的幸福和精神充實,身體健康等;

延遲滿足能力可以習得,認知策略也可以學習,能極大幫助撫養和教育孩子;

自控力發揮多大效用不僅取決於技能,更取決於內化的目標、人生的價值觀和抗挫折能力。

  • 因此,想要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我們可以從"延遲滿足"這方面著手:

1)教會孩子將誘惑想像成"不感興趣"的東西

在棉花糖實驗中,研究者發現,把棉花糖換成同款的棉花糖圖片時,孩子們的延遲滿足變得更加容易了,讓孩子自己嘗試將盤子裡真實的棉花糖想像成圖片時,他們的平均等待時間達到 18 分鐘。

想想我們在減肥的時候如何抵制食物的誘惑?大人會將食物抽象化為卡路里多少、熱量多少,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自己進食的慾望。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學會這種抵制誘惑的方式。讓他們將棉花糖想像成沒有任何味道的棉花,將糖果想像成不能吃又硬的玻璃珠。

2)家長應該為孩子樹立榜樣

想要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家長應該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

不少家長經常將承諾孩子的事情拋在腦後或者當成玩笑,比如"等你考上了班級第一名,我就買遊戲機給你。"是當孩子真的做到之後,家長便笑笑,當做自己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這對於孩子自控力的培養是很大的打擊,他們會認為,"連大人都可以說話不算話,我為什麼還要控制自己去完成這麼困難的事情?"

同樣的,性格懶散、不嚴謹、陰晴不定的父母也容易養出"自控力差"的孩子。孩子的學習、模仿能力很強,往往父母是什麼樣子,他們就是什麼樣子。

因此,如果父母想法培養"自控力強"的孩子,就要時刻注意和反思自身的行為,不能給孩子樹立壞的榜樣。

3)為孩子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想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或者改正一個壞習慣,都是需要父母的陪伴與悉心教導。

孩子由於年紀小,再加上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響,自控力不足,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在一旁輔助教育,鼓勵孩子抑制自己的慾望與衝動,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增加自己的耐心。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自控力差也是孩子天生性格的缺陷,就算大人陪伴在旁邊也沒什麼用,這其實是很不正確的。

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往往比我們想像中的都要深,因此我們應該為孩子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有利於孩子自控力的培養。

我是小C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S2cIW4BMH2_cNUgCg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