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歐洲僑報綜合消息:7月12日晚10點左右,一位27歲的華人女子進入塞納河畔維特里市的一座大樓時,被突然竄出的劫匪推倒在地一頓毆打,女子本能地護住自己的手袋並奮力掙扎,但手袋仍被搶走,受害者隨即報案。當地警方根據大樓監控畫面和劫匪匆忙逃跑時在玻璃門上留下的指紋線索,次日抓獲一名17歲的混混。如今,巴黎大區馬恩河谷省已成為華人治安的「高危區」,自今年年初以來該省接報的華人被搶案多達50多起。
馬恩河谷省毗鄰巴黎十三區中國城,過去3年當地華人被暴搶的案件急劇增加。對很多剛剛結束青春期的街頭混混來說,這甚至算不上什麼搶劫,而是「成年儀式」,只有「搶一個中國人」才能表明自己長大了並有資格加入搶劫團伙。這些年輕劫匪的作案方式非常簡單,騎摩托車在公交車沿線搜索目標,只要發現拿手袋的華人女性就飛速扯走手袋,逃離現場。
2015年維特里一名女子走在路上遭遇搶包,被兩名騎摩托車的劫匪拖拽數米,摔倒在地導致身亡。就在本月初,一名40多歲的華人女子剛剛遭到暴力搶劫,導致手腕嚴重骨折,不得不停工兩個月。上述27歲女子也因被搶受傷,但更嚴重的是心理創傷,此次被搶後她不敢再獨自外出。在這些被搶的華人中有三分之二的受害者都報了警。當地安全協會發言人表示,這些搶劫襲擊往往基於種族偏見,劫匪認為華人有錢且習慣隨身攜帶現金,被搶後往往息事寧人,所以「很好搶,不搶白不搶」。但現在,很多華人外出時都不帶太多現金了,為什麼還頻頻被搶?
太多的為什麼困擾著華人。為什麼從瑞典到英國、從法國到西班牙、從美國到俄羅斯,華人總是頻頻被搶?華人被搶後選擇報警的越來越多,為什麼還是屢遭搶劫?華人並沒有因為給社會創造出更多的財富而受到警方的特殊呵護,相反,遲緩的破案效率和鬆弛的司法懲治帶給華人一次次的失望。搶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劫匪覺得偷搶華人是理所應當的,更可怕的是從政界到民間對華人被偷被搶的麻木旁觀。華人不缺商業膽識,不缺精明強幹,但獨缺安全和尊重。這道難題,該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