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飲食之奢侈,在中外歷史上是有名的。她每頓正餐用的肴饌,要擺滿三四張拼起的膳桌,品種常在百種之上,冷熱大菜,燒烤爐食,各種小吃,應有盡有。她一聲傳膳,大小太監列隊恭候,肴饌即刻就要擺好,少數特殊的隨吃隨上。肴饌上席後,慈禧要過目一番,滿意的留下,不想吃的即刻撤下。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
關於老北京著名小吃肉末燒餅,據說與慈禧太后有關。一天夜裡,慈禧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吃了一個夾肉末的燒餅,覺得特別好吃。而第二天的早膳,果然廚房給自己送上來的,正是肉末燒餅。慈禧一看,怎麼和夢裡吃的一樣啊!於是就很高興,說這個廚師給自己圓了夢,就問是哪一位御廚做的。值班的太監說是御廚趙永壽。於是,慈禧就立刻賞賜趙永壽,給了他一個尾翎和二十兩銀子。從那以後,肉末燒餅也就作為圓夢的燒餅流傳開來。後來這肉末燒餅因慈禧之夢紅遍大江南北。不久,街市上便有了慈禧太后愛吃的肉末燒餅,銷售十分火爆。
老北京肉末燒餅
青方(臭豆腐)
慈禧食欲不振,孫家鼐推薦了一小壇臭豆腐。一聞,慈禧眉頭大皺,一把推開,並讓李蓮英先嘗一下。李蓮英硬著頭皮捏著鼻子嘗了一筷子,卻樂得滿臉開花。他又吧嗒吧嗒嘴,乘機將一塊臭豆腐塞進口中,連聲說:「香,又臭又香。」於是用筷子夾一小塊,送進太后嘴內。慈禧嘗了嘗,頓時感到滿口生津,便將臭豆腐指定為御膳小菜,每天必備。她嫌臭豆腐名字不雅,按其形狀、色澤,賜名「青方」。
慈禧生活奢靡,每頓飯要擺出一百零八道菜,其中一個大盤要作出「萬壽無疆」的字樣。有人統計,慈禧每頓飯需要耗費白銀一百多兩。如摺合成小米,可夠一萬五千個農民吃一頓飽飯。
宮庭御宴
慈禧在香山養病,可心痛病一時半會兒好不了。有人建議,到法海寺請老方丈看看。她便讓人用轎子把老方丈抬進宮來。老方丈獻給慈禧幾個圓餅。慈禧在方丈走後,連吃了三個,直說「好吃,好吃」。自此,她便喜歡上了吃圓餅。
曾在慈禧身邊任職人女官德齡,在她所著的《御香縹緲錄》一書中,對慈禧有下列評語:"……每天有兩餐是規定的'正餐',在這兩次正餐上,便得按照規定,把那一百碗菜齊齊整整地端上來了。除掉這兩次正餐之外,還有兩次小吃,即稱小吃,當然不會再像正餐一般的富麗了。可是皇太后總是不過分隨便的。所以每次小吃,至少也有二十碗菜,平常總是在四五十碗左右。"
慈禧一天兩次正餐,每次都得一百道菜
當然,慈禧吃不了這麼多,"……至多不過三四品,餘下的那些,或即棄去,或女官、宮女和那些上級的太監們依次享用。"這就是說,慈禧用膳的目的,一方面為了吃,另一方面還在於炫耀其地位和排場。
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60大壽,光緒十八年就頒布上諭,壽日前月余,筵宴即已開始。僅事前江西燒造的繪有"萬壽無疆"字樣和吉祥喜慶圖案的各種釉彩碗、碟、盤等瓷器,就達兩萬九千一百七十餘件。整個慶典耗費白銀近一千萬兩,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
宮庭御宴
慈禧不喜歡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同治6歲即位。皇帝雖小,御膳卻按照皇帝份額供給。只是這些御膳都給他身邊的一名御前太監張文亮"替吃"了。張深得慈禧的喜愛。張文亮吃畢,就替皇帝到母后皇太后慈安、聖母皇太后慈禧面前去謝恩。御膳都讓太監吃了,皇帝自己吃什麼呢?同治帝一日兩膳吃兩宮皇太后賜給的食品:小米粥、豆沫粥、糙米粥、羊肉絲疙瘩湯、甜漿粥、柳葉湯、面片湯、豆腐片湯等。正長身體的孩子光喝湯怎麼行呢? 所以史料記載,同治曾經跑到太監那裡去偷東西吃,被太監抓到,東西也被搶回去扔掉了。同治的死,和他的營養不良是有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