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體記者 付聰林)清明時節,甘州區首個家風家訓館在大滿鎮建成並向社會全面開放。
近年來,甘州區在建好中共甘州中心縣委紀念園的同時,為了更好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家風,涵養好家教,展現當代家庭文明風采,在甘州區婦聯和大滿鎮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甘州區首個家風家訓館,為全區家庭教育搭建了一個學習平台。
家風家訓館主要分中華之訓、紅色之光、典範之家三個展廳。中華之訓展廳主要展出的是歷代先賢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化背景下,以「整齊門內,提撕子孫」為目的的家訓,有孔子家訓、裴氏家訓、顏氏家訓、朱子家訓和曾氏家訓。還有古代名人治家的故事。有諸葛亮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的《誡子書》里「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名句;有「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留給後人「因緣自適、隨遇而安、達觀」的生活態度;有被譽為「包青天」的包拯訓誡後人,若有貪污則不能回老家,更不能入祖墳的訓戒;有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畢生主張「以儉素為美」的道理昭示後人。
紅色之光展廳以紅色文化為主,展現的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形成的樸實無華「接地氣」的革命文化,以堅定理想信念、積極價值取向、崇高思想品德、艱苦樸素工作作風為主要標識。展廳主要分為兩個板塊:「紅色故事傳家風」主要講述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等老一輩革命家教育子女的故事。「紅色家書映初心」著重圍繞家書講述了向警予、趙一曼、夏明翰、林覺民和方誌敏等烈士以革命充滿樂觀主義的情懷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典範之家展廳展出的是全國婦聯組織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中湧現出的先進典範家庭,有幫扶困難群眾和學生的龔全珍、「敦煌女兒」樊錦詩、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無私救助流浪老人的李昌女、中國第一位女空降兵馬旭、守島多年的王繼才、堅守初心使命的黃文秀。最後是甘州區近年來湧現出來的相濡以沫、大愛無疆、孝老愛親的道德模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3QpV3EBnkjnB-0zAF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