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尤其是獨自在外地打拚的,爸媽們難免好奇我們的收入,面對爸媽問收入,大家都如何回答呢?
到底該不該告訴爸媽自己的真實收入?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01
「我月薪5000,我爸媽對外說10000多」
有次跟老媽電話聊天,她問我現在一個月賺多少錢,夠不夠花?
我沒多想,隨口說:也就五六千吧,勉強夠花。
沒想到過年回家,親戚們聚在一起吃飯,大姑跟我說:小X(我的名字)很厲害啊,剛畢業就一個月掙一萬多,有出息,比你表姐強多了!
我一臉懵逼:誰一個月一萬多?我啥時候一個月掙一萬多了?
我看向我媽,發現我媽就跟沒聽見似的一臉坦然。
我明白了,肯定是我媽出於虛榮心又在親戚們面前虛報我的收入了。
七大姑八大姨們不懂,但是同樣在外工作的表哥表姐們不會不了解行情啊,看著他們一個個似笑非笑的表情,我尷尬得恨不得原地消失。
事後在微信群里跟朋友吐槽這件事,得到的反饋卻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爸媽。
「我畢業簽的工作年薪10萬,過年回家全村人都知道我一年賺幾十萬。」
「呵呵,我剛畢業兩年,我爸跟人家說我明年準備買房。」
「七大姑八大姨嘴裡他們的孩子個個月入1W+,後來都被證實也就5-7K。」
「我哥剛畢業時候在工地一個月就七千左右,我爸:我兒子在那邊一個月有一萬多點,還是個主管,手下管幾個人呢。我哥?????」
這可真是:
我們升職加薪的速度,永遠比不上爸媽吹牛的速度。
02
「為了讓爸媽有面子,我打腫臉充胖子」
我是村裡為數不多考上大學的人。
因為稀少,所以村裡人總覺得很厲害,每次我過年回家,他們都會開玩笑說:「大學生回來了啊!」
所以當我找了第一份工作,爸媽問我一個月多少錢的時候,我下意識地說了謊:一個月一萬五。
事實上,我稅前只有8000塊,在北京,這點收入除去房租和吃喝,實在剩不下什麼。
但在老家人眼裡,一個月掙一萬五真的很多了,畢竟很多家庭一年的收入才三四萬。
他們的艷羨讓爸媽很有面子,覺得沒白培養一個大學生。
對我來說,卻有些苦不堪言。
家裡時常有些來借錢的,三四千,四五千的借,爸媽礙於面子不好拒絕,也想當然地覺得我有錢,畢竟我一個月賺一萬五,一萬總能攢下來吧?
於是我只好硬著頭皮把錢打回家,除了自己省吃儉用,有時候還要跟朋友借錢。
早知今日,當初就不應該虛報收入,打腫臉充胖子。
03
「我工資到手一萬,但我跟爸媽說三四千」
別人都是報喜不報憂,為了讓爸媽放心,收入往往會往高了說。
但我恰恰相反,我工資到手一萬二,日常生活非常節儉,一個月能存8000,但我爸媽問我一個月掙多少錢,我都回答三四千。
不能說實話,因為他們一旦知道我有餘錢,就會讓我寄錢回家,給我弟買房買車啥的。
身為女兒,我也不指望他們給我買房買車了,但是扶弟魔我也不想當。
我賺錢很辛苦也沒人心疼,憑什麼要把錢都給弟弟?
我打算努力工作,好好攢錢,過幾年給自己買個小公寓——爸媽不為我打算,我總要為自己打算。
當然該給爸媽花的錢我還是會花,衣服禮物照買不誤,我只是不想給弟弟。
以上例子可見,該不該告訴爸媽自己的真實收入,並沒有統一的答案。
關鍵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家庭情況。
怕爸媽擔心,那就適當報高一點,免得他們總覺得自己在外面吃不好穿不暖。
怕家裡需索無度,那就報低一點,自己的錢也是辛苦掙來的,「自私」一點也無可厚非。
如果爸媽不是愛攀比的人,也不會幹涉你如何花錢,那不妨實話實說,藉此拉近一家人的關係。
面對這個問題,你又是如何回答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