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的升級帶來了民宿的熱潮
尤其是近幾年
新民宿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本文整理了近一個月最新出爐的10家精品民宿
和大家一起欣賞
01.
GEEMU積木酒店
GEEMU積木酒店是倡導親子互動、在地文化體驗和多業態融合的小型精品度假社區,位於廣西陽朔,由一座毛坯民居改造而成。
基地西南方向視野相對開闊,但北側緊貼山體,甚至有些逼仄,建築的集中大體量相比周圍低矮散落的土磚民居也有些格格不入。
現場條件不穩定,用地範圍和權屬關係一直變化,因此設計根據相對確定的要素從內向外做出回應,加上現狀結構限制,建築原有主體部分繼續承載主要居住功能,新的功能需求則以小體量的方式在原有體量上外溢,對話周邊民居的同時削減了原有體量。
建築主體立面為水刷石,小體塊則沿用當地老房子紙筋灰剝落後的土磚色加以區分強化。
項目首層延續了室內外的模糊與通透,將前台、餐廳等服務性功能集中在西側,最大化呈現完整開放的公共空間。
首層以上現有的承重磚牆可改動的餘地不大,為了房間類型的豐富度,設計團隊把中間一戶均分並劃到兩側,為兒童留出了半獨立的臥室和玩耍空間,形成主次空間滲透的親子居住體驗。
室內和環境豐富的相處關係,則通過牆體、玻璃、玻璃磚等材質組合來塑造。
垂直方向增加中庭進行聯繫,也改變了平面的平鋪直敘。藉助兩組長滑梯,中庭被組織成另一個動態活動中心,孩子和大人都可以快速穿梭在2-4層間,「樓梯間-走廊」構成的固定關係被打破。
積木不止於兒童,它希望用空間激發好奇心和社群交互,傳遞明晰的態度和細節,描繪屬於成人和孩童各自的玩樂和審美趣味。
總平面
項目名稱:GEEMU積木酒店
項目地點: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興坪鎮
建築、室內及景觀設計:梓集
設計團隊:左龍、Alex Lara、李昌錠、陳露冰、賴釗琪、林仕成、程梅、唐一凡、姜雲潔
結構與機電顧問:雷振海
施工方:王占軍、李彥庚等
攝影師:張超、劉景媛、田陽
02.
不知山 · 鄉宿酒店
不知山·鄉宿酒店坐落於天津市薊州區,場地三面環山,遠離喧囂的市區。不同於北方的寒冷乾燥,這裡雨水較多,小氣候濕潤宜人,儼然身處江南的感受。
業主希望回歸山煙裊裊的鄉村生活,營造自然純樸居住環境,喚醒最初的簡單與快樂。
酒店占地面積12660平米,包含49間客房及鄉食餐廳、會議室、書吧、戶外泳池、戶外燒烤、兒童樂園、親子農耕園等服務配套設施。
項目景觀設計在「葉子型」建築符號的基礎上加以延伸,以葉、竹、藤等植物符號作為景觀素,以毛石、天然防腐木、茅草、荊條等天然材料為造園基礎。
伴著月光如明鏡般的鏡面水景,倒映出周邊的山林秀色,如夢如幻。
設計師在戶外做了北方少有的葉子型室外泳池,與建築風格相呼應,同時為休閒區平添一絲趣味。
「聯排家庭房」仿佛藏匿於千畝林海之間的一方小天地。推開藤編的院門,立刻帶來一種親切感和歸宿感。客房背山,窗戶成為天然取景框,每扇窗戶都有不同的風景。
因場地內外均沒有市政雨水管網,設計師在「葉子客房」與「獨立小院家庭房」之間設計了一條旱溪。以景觀的方式解決雨水收集排放問題,同時也豐富了酒店的生態系統。
項目名稱:不知山·鄉宿酒店景觀設計
業主單位:不知山·鄉宿酒店
景觀設計:谷創生態景觀規劃設計(北京)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曹程、張桐、劉亞南、張靜、寧寒莉、尹凱平
硬裝設計:北京三匠建築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攝影團隊:唐徐國
03.
不遠民宿·新餘慶里
這是繼不遠民宿·南濠街之後,第二個以年輕人為客戶群體的設計型民宿。作為一個總面積411平方米的四層民宿,業主需要更多的客房數量來承載日益增多的客流量。
建築四周圍繞著老式居民樓,為了使其呼應周圍居住環境的氛圍,特意保留了原有立面具有歷史質感的青磚。
此外,在外立面的門窗的位置和進深的設計上,設計團隊結合整個建築比例和室內布局以數十厘米為單位進行了微調,使得室內視野開敞且採光充足。金屬窗框的更換和進深的加深則為民宿增添了空間浸入感。
室內原有梁、柱等混凝土結構乾淨、簡單。設計師嘗試將原有建築物的混凝土結構裸露出來作為室內設計的一部分,挑選椴木膠合板作為客房室內的材料,在公共區域則使用了柳桉膠合板來突出混凝土結構。
北立面圖
項目名稱:不遠民宿·新餘慶里
設計方:小大建築設計事務所
主創及設計團隊:小嶋伸也,小嶋綾香,林鴻締,王晗
項目地址:中國廣州·新餘慶里11號
建築面積:411平方米
攝影版權:堀越圭晉 / SS
標識設計:佐野彩奈
04.
遠野 · 莫干書舍
該部分由gad·line+studio投稿
項目位於德清市莫干山東麓,生於五個原生溪谷之間,基地保留了現有農田肌理及通透幽長的山谷視廊,以稻田原鄉為特色,在溪谷中營造阡陌縱橫的田野韻味。
面對地塊獨特的自然資源,設計團隊營造出了鄉野的居住體驗。
項目由一個面積140㎡的書舍和7間客房組成,書舍給鄉村生活提供文化空間和公共社交場所。
書舍設計角部空間打開。讓內外空間完全交融,同時也擁有朝向農田的最佳視野。厚板折板屋頂。結構採用整體厚板結構,實現了無梁大空間,以保證空間的自由與純粹。
書舍的室內空間,強化建築、結構所表達的概念「懸挑的屋頂」。
材料運用上,「背景」部分大量運用木紋飾面,增加親和力和整體性。
客房依據地勢,面向農田、山林以最大的景觀面展開,選擇低層的小尺度建築體量來還原鄉村風貌。
客房單體建築屋頂選擇傳統雙坡屋頂形制,但採用現代材料和工藝做法進行詮釋。
牆面材料以質樸的夯土、毛石、竹木牆板為主要基調,強調建築的生長感和在地性。
保留建築室外一部分材料與肌理的向內延伸,外牆夯土肌理漆經過處理,運用在立面裝飾上,體現與城市酒店所不同的特殊韻味。
總平面圖
項目信息
主持建築師:孟凡浩
設計公司:gad · line+ studio(建築、室內、景觀設計)
建築面積:552平方米
業主:融創東南區域集團
攝影:孫磊、ingallery、簡直建築-空間攝影
05.
山鬼精品酒店改造
本案例由尋常設計供稿
該項目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枇杷山后街影視產業園舊印製一廠,兩幢主體建築順應地勢,一前一後,高低有序地坐落於坡地之上,直面壯美長江,俯瞰兩座大橋之間的綠洲,飽覽城市天際線。
設計師結合影視文創以及既有婚紗攝影業態,打造為針對年輕化人群對於「愛情」這一主題的藝術美學空間,這一定位也呼應了山鬼Mont Mirage酒店的品牌調性。
新娘嫁衣舞動的裙擺是美妙的經典場景;如果把老樓喻成是待嫁的新娘,設計團隊的任務是為之設計一件合宜的嫁衣,輕盈而柔軟地連接起兩幢老建築,也使得老舊廠房空間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薄殼結構與金屬幕牆構成的「裙擺」創造出一層集合酒店接待、休憩與多功能廳的開放服務空間,漂浮為頂,下落為幕,抬升為廳,下沉為梯,旅客可以在裙擺之上遊走,形成一條多變的觀景路徑,還原了山城的空間體驗。
老廠房的更新設計既有大刀闊斧式的創造性改變,也有小心翼翼的歷史記憶保留,新舊並存。新建的部分如同畫布,白凈輕盈;與粗粒的老牆面或裸露的水泥樑柱相互對比烘托著。
中庭水院的採光天井和禮堂的屋頂天窗不僅補充了照明,細長而有序的幾何形態還勾勒出抽象的光影矩陣,引領心靈通往星辰。
項目信息:
項目地點:重慶 渝中區 后街影視產業園
建築面積:4300㎡
設計公司:尋常設計
設計範圍:建築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
攝影:Tim Wu, 趙奕龍 ,盒子傳媒
06.
柳杉間人文藝術酒店
設計公司:重慶具相裝飾設計
本項目位於重慶萬盛區黑山谷風景區北門村,占地約4900平方米。項目原址是當地的一間鄉村小學,正如中國當下的大多數,由於生源的流失,荒廢后靜靜地隱立在半山間。
主教學樓與操場之間有一排整齊的柳杉樹,幾十年來與學校共生長,當陽光灑落其間,光線交織的自然之美讓人印象深刻,因此給整個項目取名「柳杉間IN BETWEEN」。
總平面圖
在整體規劃設計中,結合場地動靜分布的結構,左右兩邊增加兩個功能,分別是酒店客廳及圖書館,而中間的主體建築,設計則規劃了25個房間的住宿功能。
在建築設計手法上,利用場地的高差關係採用「戀地性」建築形態,即是對自然結構的形象化,也表達了對大地的歸屬及空間中的「自由性」。
建築的純粹延伸至室內,內外一體。空間的規划上巧妙而含蓄,壓制與釋放相融。
由於主體建築是磚混結構,房間的規劃只能在教室格局上做小心翼翼的拆除和新建,原教室外的寬闊通道變成房間的陽台,配上浴缸與躺椅,面對著柳杉樹,可以靜靜的發獃一整天。
項目信息:
設計單位:重慶具相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主創設計師:劉富榮
項目地址:重慶萬盛區黑山谷國際旅遊風景區
建築面積:2500平米
攝影版權:重慶具相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07.
設計公司:垣建築設計工作室
西安明城牆內的民樂園片區於2009年整體拆遷改造為商住混合的城市街區。業主提出將一間40平米的公寓改造成為一間民宿的訴求。
項目為傳統一室一廳的常規格局,長方形布局,東西走向。設計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在單一空間中創造的豐富有變化的尺度,從而給予民宿特別的生活體驗。
設計師首先拆除衛生間的非承重隔牆,縮小其面積,為公共區域釋放出更多空間。
其次,拆除廚房的非承重隔牆,砌築操作台限定空間邊界,並賦予這個邊界雙重的含義。
最後,設計團隊在靠近入口的位置放置一個完整的經過「掏挖」的家具體量,以達到 「行止相間」的空間目標。
靠近入口的大洞口與客廳結合成為沙發區,不同深度的座位讓人們可選擇坐、靠或躺在其中,觀看投影在牆面上的視頻畫面;
剖透視圖
項目名稱:行止一「間」——四方俚民宿
設計公司:垣建築設計工作室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
主持建築師: 李少翀、王毛真、吳瑞
攝影版權:王嘉琪、雒梓涵
08.
走入戶外派對區,拱形的結構式造型牆為空間增添了觀賞性,同時又能與人產生很好的互動。
步入室內,拱形的元素與幾何塊面相映成趣,讓空間顯得飽滿富有層次,同時米黃色的塗料與木頭裝飾將空間變得柔和具有高級感,如家一般溫馨,又如城堡一般莊嚴。
總平面圖
設計單位:杭州時上建築空間設計事務所
設計內容:建築改造,室內設計,景觀設計
主案設計:沈墨 林奇蕃
品牌設計:橙象設計
花園面積:1600㎡
建築面積:500㎡
項目攝影:葉松、麻壹高
09.
項目位於黃河岸旁,設計團隊希望能夠將建築隱匿於自然,用謙和與敬畏實現建築和自然的平衡。
建築基本遵循當地民居風貌,平屋、露台、院落、葦杆檐廊,將戶內活動的更多可能性延伸至戶外。在外牆上設計師運用了水泥砂漿抹泥的特殊工藝還原當地夯土牆的建築肌理。從而創造了似久經風雨日照後,接近卻不會崩壞的「舊」。
景觀面為大尺度落地窗,其他立面則像當地建築一樣儘量控制的開窗尺度。
室內空間的設計中充分地考慮了光的作用,光即陰影,當室內極簡的裝飾和色彩都匿於空間的厚重之中,只有光和陰影在牆壁和地面交響,構築出光與場所的精神性,激發出人們強烈的情感共鳴。
項目地點: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
建築及室內設計:DAS Lab
主持設計師:李京澤
設計團隊:謝朕、向國、段晶晶、陸張瑜
業主:寧夏中衛大樂之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建築面積:2000 m2
攝影:是然建築攝影 / 蘇聖亮
10.
大理十九山
本案例由wutopia lab供稿
設計團隊接受好友委託歷經約三年在大理海東方完成了一個以水墨為基調的最佳民宿。(以下為設計師自述)
我們站在拆除一空的別墅里,很容易達成共識。那就是每個房間都不能侷促,每個房間都必須面朝洱海。面對閃耀光輝的蒼山洱海,任何裝飾都是做作。那些地域性創作或者堆砌民族物件都是多餘的。做減法吧,這是沒有牽絆的自由生活的第一步。
窗一定要開到最大,阻礙視線的鋁豎梃要減光,增加造價也在所不惜,因為要無阻礙地把風景變成室內的主角才是第一位的。房間要空曠,功能和裝飾要減少到剛剛好。
客房門廳,衣帽間和衛生間被小心隱藏在一道連續的屏風牆後面。屏風上抽象的水墨山水明顯就是呼應著蒼山。我希望客人就這樣坐在或者躺在山水間。身無多餘之心和物,這才是自由。
「白色排斥一切比自己卑微的顏色,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臣服於它」。但如果我全部用黑色,那壓抑的黑色讓欣賞風景的心情變成嫉妒和不滿。
我用不同質感的黑色,其中塗料、金屬油漆、地板、玄武岩把大門、前台、廚房、茶室、公共空間以及庭院和客房的地面連續成一幅層層暈染的黑色畫面。
在斜坡上,我建議你略停留一下。然後推開沉默的黑色大門,黑色地面上閃耀著一地碎片的陽光,洱海啊,寧靜地躺在那裡。
打開後是一間被屏風擋住的黑色門廳,光線已經透了進來,空氣中似乎有蝴蝶翅膀的煽動聲。你會迫不及待地拉開房門,是的,洱海就這麼迫不及待跳了進來。
每個拱券應對一個柱跨而形成變化,和周邊的建築相比顯得克制的活潑。立面隱藏了室內澎拜的衝動,平靜微笑地矗立在山坡上,背後則是自由。
項目名稱:大理十九山
設計公司:Wutopia Lab
主持建築師:俞挺 閔而尼
項目建築師:濮聖睿 穆芝霖
設計團隊:孫悟天 俞曉明 孫敏 張瑋 方崇光(實習)
攝影:CreatAR Images
地點:雲南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