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東莞一位34歲的年輕媽媽
將木耳浸水泡發5~6小時後煮食
隔天繼續食用剩餘木耳
然後噩夢就開始了!
她開始出現各種不適症狀:
噁心、嘔吐、腹痛、拉黑便...
醫生判斷為急性肝功能衰竭
隨後被送進了東莞市中醫院ICU治療
告病危...
經東莞市疾控中心初步調查及檢測
判定為米酵菌酸中毒所致!
吃點木耳就這麼嚴重?
答案是真的!
小小木耳
處理不當會引發食物中毒
嚴重的甚至會致人死亡!
其實類似的案例並不鮮見
每一年都會有媒體報道
「木耳殺人事件」
新聞速覽
看到這裡,很多朋友表示:
不會啊!我經常吃木耳,現在也好好的
為了避免大家產生對木耳的盲目恐懼
並給大家答疑解惑
有必要先科普一下關於木耳的知識
木耳的真面目
木耳(英文:agaric),又叫雲耳、桑耳,是我國重要的食用菌,有廣泛的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木耳質地柔軟,口感細嫩,味道鮮美,風味特殊,而且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現代營養學家盛讚其為「素中之葷」。木耳的營養價值可與動物性食物相媲美,其極其豐富的鐵、維生素K含量。
簡單來說:
木耳就是一種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口感爽脆、
做法多樣的傳統菌類食材
正常食用,一般是沒問題的
那麼「木耳殺人事件」到底是誰的鍋?
如果你留意過這些木耳中毒的新聞
不難發現一個共同點:
木耳都在水裡泡發了很長時間
有的甚至泡發了幾天
所以導致中毒的原因其實主要就是:
泡發不當!
木耳本身並沒有毒素,但如果它在水裡泡的時間過長,再加上天氣潮濕、周邊環境不幹凈(比如浸泡容器沒洗乾淨、留有食物殘渣),木耳本身攜帶的「椰毒假單胞菌」就會大量繁殖,分泌出劇毒的 「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單胞菌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最適宜的產毒溫度為26℃)產生的主要毒性代謝產物,耐熱,一般烹調方法不能破壞其毒性,食用後即發生中毒。
米酵菌酸中毒無特效解藥,中毒後會出現胃部不適、噁心嘔吐、腹痛等,嚴重的會肝昏迷或者死亡。
那麼,木耳還能好好地吃嗎?
想要安全吃木耳,
掌握泡發方法很重要!
01 時間
通常來說,木耳用冷水泡1~2小時左右就可以食用了,最多也不要超過4小時,如果用熱水泡,時間還要更短。
02 衛生環境
用於準備食物的場所和浸泡的容器應做好日常清潔和消毒,不留食物殘渣,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產毒的椰毒假單胞菌抵抗力並不強,56℃、5分鐘即可殺滅它,常用濃度的消毒劑也可短時間把它殺滅。
03 放棄食用
1. 泡發超過24小時的木耳,棄用!
2. 浸泡後的木耳有異味,或摸到有粘液,棄用!
最後補充一下
米酵菌酸不止鍾愛木耳一種食物
發酵的米麵製品和其他的澱粉類製品
都是它經常出沒的地方
不新鮮的米麵製品和其他澱粉類製品
最好不要食用!
來源 | 東莞疾控
編輯| 章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ufcK3IBnkjnB-0zUq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