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平導演是國內著名的編劇、導演,也是黑色幽默電影的領軍人物,其作品往往在詼諧幽默氛圍中直指現實情景,其處女作《光榮的憤怒》就是這樣一部積累多年暗喻無數的傑作,在影片中的惡霸就是橫行黑井村多年的熊家四兄弟,而新任村支書葉光榮則對腐敗行為堅決說不,「抓熊小分隊」自此成立,但是在剷除惡霸的道路上卻有著種種艱辛,怎樣才能扳倒這樣一群橫行霸道的惡勢力呢?今天就來為揭曉另類「抓熊行動」。
影片開頭沒有採用曲徑通幽地描述腐敗產生的原因,而是用字幕的形式直截了當地展示熊家四兄弟的惡毒。熊老大是村裡治保主任,欺壓百姓是他日常最主要的」治保」工作;熊老二是村裡的會計,吃拿卡要成為家常便飯;熊老三是村長,也是劇中唯一「比較有正義感」的壞蛋,至少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著良好的道德素養,也是唯一能夠鉗制其他三兄弟的關鍵人物,也因此充當著三兄弟的保護傘;熊老四是鹽廠老闆,唯一的愛好就是女色,不正當的男女關係讓村裡群眾恨到了骨頭裡。
四人依靠著手中的權力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符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規律,這種危害以娃娃們聽到「熊」字都會嚇哭來映襯,這是抓熊行動的群眾基礎,也是「抓熊行動」之所以能夠成功的根本保障。
那麼村書記葉光榮又是通過哪些方式才剷除了盤踞在村中多年的 「毒瘤」呢?主要有四個方面。
葉光榮作為「抓熊行動」的主心骨,一舉一動都決定著行動成敗與否,尤其熊老三還擔任著他的左膀右臂,每一步都在他的監視之中,不斷地試探構成了權力制衡的主旋律。
為了保全大局,葉光榮表面上和四兄弟打成一片,其實採用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招數,他知道熊老四好色的毛病,於是安排秘密偵查,注意尋找突破的線索,俗話說「狐狸總有露出尾巴的時候」,這天還真讓他等到了,熊老四公然劫持兩位外地女孩藏了起來。
證據講究時效性,葉光榮並不敢貿然行動,還是安排土瓜繼續監視其一舉一動,等待行動的最佳時機。當他聽到土瓜報信「熊老四要晚上開始行動時」,葉光榮仍然不敢輕舉妄動,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工程」,一旦開弓就沒有回頭箭,因此意志堅定地等待行動的最佳路徑和時機。
即使在證據充足的條件下,為了確保行動萬無一失,葉光榮還特意到熊老三家打探口風,沒有想到的是熊老三竟然主動承認了老四抓人回來的行為,並且要葉光榮「給予關照」,還特別叮囑「你是自己人」,面對這樣的情況,葉光榮一口一個「是是是、好好好」,回來卻喜出望外,因為聽到被綁架女人的聲音,由此可見其對證據的重視程度。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形容竹子執著頑強的品質,放到葉光榮身上再合適不過,那就是原則性問題絕不能突破底線,即使對方打來「糖衣炮彈」,依然意志堅定,堅決剷除「四隻大老虎」。
敵人的這枚「殺手鐧」就是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葉光榮爭取了妻子教師的轉正資格,「妻子十一年都轉不了,頭疼」,這句話是葉光榮真實的想法,沒想到熊老三輕而易舉就解決了,由此可見其神通廣大的人脈關係,但是面對誘惑,葉光榮絲毫沒有放鬆意識覺悟和底線原則,而是面對腐敗和違法行為堅決制止,他用切實行動體現了自律、自潔和自我反省,體現出共產黨員先進性的一面。
當然,曹保平還是細緻地展示了葉光榮的緊張和不安,在遇到熊老三時,他的雙手不自覺地發抖,這是人在極度不安狀態下的正常生理反應,也是考驗個人素質的絕佳時刻,幸好葉光榮足智多謀,利用修理自行車的藉口巧妙掩飾,順理成章地抖動起雙手。
在革命期間,無數英雄都用身軀扛起了中華崛起的重任,和平期間更應注意思想意識的波動問題,正是通過葉光榮的模範帶頭作用,防止更多的領導幹部墜入腐敗的深淵,某種意義上講,葉光榮的思想意識值得被放大稱讚,在轉型時期的中國顯得更有意義。
一個好漢三個幫,葉光榮要對付的是「四人幫派」,孤軍奮戰很容易被孤立,正是因為堅定的意志讓他排除萬難,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力量,這也是延續了黨抗戰時期的鬥爭精神。
除了土瓜之外,葉光榮還把所有思想覺悟高的同志集中起來,挨個做思想工作,在「爭取一切可以利用的同志」方面,他可以說是費勁腦汁,同時還要注意保密工作,防止消息外泄。
面對惡勢力,很多人敢怒不敢言,比如大旺,他代表了弱小勢力的心聲:「支書,你和熊家有仇啊?」更是數次表示不想參與的想法,他是真的不想嗎?其實是不敢。如此局勢下,葉光榮採用了激將法「你老婆都讓熊老四強姦了,你還忍氣吞聲,你還是個男人嗎?」更是義正言辭地指明「正義終將戰勝邪惡」,不斷增強大旺的信心和勇氣。
部署精確到什麼程度?首先葉光榮任命自己為行動總指揮,並且兵分四路,他作為第一路總指揮,負責去抓熊老三的活證,這是本次行動的重中之重,第二路由狗卵任總指揮,負責抓熊老大,第三路由大旺任總指揮,負責抓熊老二,第四路由水根任總指揮,負責抓熊老四,如此分工明確的職責分配利於最終工作業績的達成。
為了保證行動效果,葉光榮還提出:千萬不能進去隨便抓人,一定要切斷他們的聯繫,確保最終行動的勝利,這是他們掌握證據,占領法律制高點的最有效方式,不能不為葉光榮縝密的思維拍案叫絕。
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才能更好地推動行動各項部署的落地落實,葉光榮有著敏銳的前瞻性,意識到行動成功的前提就是要有思想保證,在無法達成共識的情況下,他利用信息不對稱,向統一戰線的兄弟們表達出「這是上面指示的絕密任務,縣裡張書記親口傳達的」。
這在心理學中有個專有的名詞叫做「權威暗示效應」,每個人都可能更加重視或相信某位位高權重者的話語和行為,並按照權威人物的要求去行動,渴望得到他的讚賞和獎勵,於是張書記就成為了權威的象徵,也讓眾人無所顧慮地加入到「抓熊行動」的工作中。
在清查過程中,每個人要密切觀察,在時機成熟時行動。「一旦掌握證據,縣公安局將立即出動,抓捕犯罪嫌疑人」。正是有了這柄「尚方寶劍」,賦予了群眾行為的合法性和崇高性,他們發自內心地緊緊圍繞在葉光榮身邊,期待完成組織下達的任務。
儘管在行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偶然性,比如沒找到被拐騙的兩位婦女,遭到「四人幫派」負隅頑抗的阻擋,還險些讓熊老四溺水而亡,一切的行動都因為對方的狡詐出現了峰迴路轉的奇幻反轉,但最終含淚憤怒的葉光榮仍然等來了公安的出現,假傳的聖旨成為了現實,警察將所有罪惡公布天下,戲劇性地賦予了本次行動正義的「桂冠」,揭示出正義必將戰勝邪惡的信念主張,光榮的憤怒也歸為平靜,瞠目結舌地難以想像事情的發展方向。
而真相竟然是熊家四兄弟因意外殺人被警方通緝,由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一場「抓熊行動」的鬧劇戛然而止。
曹保平的精明之處在於對現實無微不至的觀察以及恰到好處的故事呈現,儘管葉光榮抓熊有功,但這是明顯的違背程序正義的個人行為,代表不了組織的真實意志,因此應該受到批判,於是我們看到了領導讓他「帶著鋪蓋卷到縣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警醒著每一位幹部,需知這份責任來源於人民,更應將權利回歸到本源。如果再遇到像「熊家四兄弟」的黑惡勢力,通過葉光榮的事跡大家一定也可以像他那樣「心中有正義,行為有擔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