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師父曰(ID:sfy1927)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到:「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人情,幾乎是每個人都避不開的話題。
人情往來,有來有往才有人情,有來無往終成陌路。
試想一下,如果一段關係中,一方不停地付出,而另一方得寸進尺地占便宜,這樣的交情能夠長久嗎?
答案不言而喻。
自古以來,通曉人情往來真諦的人,從不占別人便宜,讓別人吃虧。
不怕自己吃虧,就怕別人吃虧
知名企業家褚時健,曾被評為「中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創造了一段又一段的傳奇。
經歷了少年得志,老年跌入谷底的他,卻依舊能在八十高齡時絕地反彈,再次成為億萬富翁,究竟憑藉的是什麼呢?
縱觀褚時健的一生,不難發現,他的成功離不開一個原則:不讓別人吃虧。
當年他準備東山再起,種植橙子,無奈資金周轉不足,卻有很多人主動找上門「投資」他。
原來正是褚時健過往「不占別人便宜」的交往理念,贏得了眾人的信賴。
做人最大的體面,不是輝煌的時候被多少人熟知,而是落魄時還被多少人惦念。
能被人挂念著,不就是因為雙方在過去的人情往來里攢下了深情厚誼嗎?
得益於別人的幫助,在褚時健84歲那年,他種植的橙子「褚橙」在全國大賣。
不料有一陣子,褚橙遭遇了大量的差評。
褚時健當即登報道歉,並毅然決然地砍掉了3.7萬棵樹,這相當於損失了兩三千萬的收入。
而這,只是為了調整果樹的間距,讓它們充分吸收陽光和雨水。
很多人不解,怎麼捨得砍掉這些「搖錢樹」,褚時健卻堅定地說道:「不讓別人吃虧,這是我的原則。」
以往,8個褚橙才有一公斤。經過調整後,5個褚橙就有一公斤。
果然,上天不會虧待每一個保有良心的人,褚橙又得以大賣。
有人問褚時健:「如何評價自己的一生?」
他是這樣回答的:
「讓別人去評價吧,我很難評價。但有一點,我在做事的時候,不怕自己吃虧,怕別人吃虧,這是我的優點。」
人與人都是相互的,想得到別人的信賴,就得先付出自己的誠意。
交情,說到底就是信任,信任難得而易碎。
因此,當別人信任你時,你不僅要對得起自己的內心,更要對得起他們的信任。
人與人之間,全靠一顆心
作家三毛在去法國留學前,父母再三叮囑她,出門在外一定要凡事忍讓,牢記吃虧是福。
三毛將父母的話語謹記在心,不僅經常主動打掃,還幫舍友們鋪床。
一開始,舍友們很感謝三毛的付出,可久而久之,大家就習以為常,覺得三毛做這些事是理所當然的。
於是她們的日常就變成了這樣:
「三毛,我現在很忙,幫我洗下衣服吧。」「三毛,我準備去約會,借你裙子穿一下。」「三毛,地板髒了,你怎麼還不趕緊打掃?」……
三毛未曾忘記父母的叮嚀,但是舍友們的反應,卻讓她感到心累。
或許你也有過相似的內心體驗,捧著一片赤誠之心,卻無人珍視,最終難免心灰意冷,然後漸行漸遠。
親戚托你辦件事,你放下自己的事,跑前跑後終於搞定,親戚不但一句「謝謝」都沒有,還在背後埋怨你沒盡力。
做點小生意,某個朋友一來,每次都要拿走點什麼,還附帶上一句「就知道你不會跟我計較這點小錢。」
對方有難時,你盡全力相幫,可當你需要幫助時,那個人卻無影無蹤,甚至連一句關心的話都沒有。
費力而不討好的事做多了,再熱的心都會慢慢變冷漠。
無論什麼感情,都不是單靠一方的支撐就可以走下去。
一直付出而得不到回報的人,一旦寒心,終會失望,最後轉身離開,再也不回頭。
人性並不涼薄,只是每個人也都不傻,若是真心誠意總被辜負,總會收起那份好,給更值得的人,給懂得珍惜的人。
占別人便宜,表面看起來是自己得到了好處,其實不僅丟掉了尊嚴,還失去了真心。
便宜是占了,人心也都沒了,簡直得不償失。
與人交往,不占對方便宜是最基本的禮貌。
沒有一個人的付出是輕而易舉的,一定是得花費相應的時間和精力。
唯有時常感念對方的好,才對得起那份熱情,對得起那顆淳樸的心。
有來有往,才叫人情
不占便宜,並不是意味著互不麻煩對方,而是講究你來我往。
杜月笙曾說:「不要怕欠人家人情,只要懂得還就好了。」
有來有往,並不是我給你一個蘋果,你就得回我一個蘋果。
有來有往,是我以真心待你,你也回以真誠。
有來有往,心才能靠得更近,溫暖才能常縈繞左右。
姑姑和她好朋友琳姨在同一棟樓,一人樓上一人樓下。
兩家人從不怕互相麻煩,也從不讓對方吃虧。
除了平時嘮家常,就是各種好吃的往對方家裡送。
有一次,姑姑讓我把剛做好的酸甜排骨送去琳姨家,我才驚奇地發現,琳姨家的家具居然跟姑姑家的一模一樣。
一問,才知道,原來之前兩家人裝修時,琳姨一家回鄉下了。
兩家人的家具,從挑選、購買和擺放,都是姑姑和姑父一手包辦。
當然,姑姑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琳姨也當仁不讓。
姑姑一家出門遠行,家裡的花草和寵物,就全交給了琳姨。
禁不住好奇的我問道:
「姑姑,你跟琳姨多少年交情了?」「我們啊,該有30年了。」「你們感情真好啊。」「你琳姨人好,她待我好十分,我會回十一分,多的一分是情分。」
姑姑的話,讓人不禁聯想到《詩經》中的一句詩:「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意思是,你送我木瓜,我回贈給你美玉,不僅是表達謝意,更是希望珍重這份情誼,永遠交好。
人情往來中,最讓人暖心的,不外乎就是為對方付出時,不記掛在心上,不計較非要得到什麼回報,卻能在不經意間感受到對方的真心回應。
以誠待人,雖然不一定就能換來他人的情深義重,但守住這顆心,大不了「你真我更真,你假我轉身」。
如此一來,既可問心無愧,對得起自己,也不辜負他人,一生坦蕩。
蔡康永曾感慨道:「人情可不是黃金珠寶,死死地鎖在保險箱裡是不會產生所謂人情的。有來有往,才叫人情。」
經歷的人情世故越多,就越明白,這世間沒有不能相伴的兩個人,只有相隔甚遠的兩顆心。
沒有不能交好的一份情,只有不懂珍惜的兩個人。
相處要交心,相伴靠真心,重情重義才有可能換來不離不棄。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當有人給予愛、信任和期待時,要麼別接受,要麼別辜負。
因為待你年老回首往事之時,就會發現,那是人世間最珍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