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CCTV2019年度法治人物」候選人姚紅,她因何獲贊「公益訴訟活辭典」

2019-11-27     今日女報

專訪「CCTV2019年度法治人物」候選人姚紅——

因媽媽走上檢察路的她,獲贊「公益訴訟活辭典」

姚紅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張秋盈 供圖:受訪者

她被喻為「公益訴訟活辭典」,帶領公益訴訟團隊參與辦理了洞庭湖下塞湖非法矮圍破壞生態環境等多個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典型案件。她是「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其幫助農村出嫁女拿到了應分配的承包地徵收補償款抗訴一案,被全國婦聯選為「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典型案例」。

近日,在如火如荼的「CCTV2019年度法治人物」評選中,她是唯一來自湖南的候選人。她就是女檢察官姚紅,目前任職湖南省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副主任。

11月26日,姚紅在接受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的採訪坦言,「是一身正氣向的母親帶我走到了今天」。

公益訴訟,找姚紅

在湖南省檢察院機關大院,大凡提到公益訴訟,人們的第一反應便是「找姚紅」。

2017年7月1日,我國以立法形式正式確立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姚紅擔任湖南省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小組組長。至今,她主持和指導公益訴訟案件近萬件,其中有不少大案、要案獲評全國檢察機關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

2018年6月,「洞庭湖下塞湖矮圍」事件曝光,最高人民檢察院將案件線索掛牌督辦交湖南省檢察機關辦理,姚紅所在小組負責對公益訴訟案件的指揮協調指導辦案。

案情重大,僅審閱案卷就多達33卷6600多頁。專案組調查收集了違法行為人違法修建矮圍、破壞自然保護區濕地,以及相關行政機關違法作為、不作為等事實的相關證據材料。同時,將案件初核階段發現的相關線索資料及時移送監察機關。

對違法行為人非法捕撈、非法破壞生態環境資源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檢察機關最終提起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額近4000多萬元的民事公益訴訟,「提起公益訴訟不僅是為了震懾在洞庭湖非法采砂、電捕魚等非法捕撈行為,向社會公眾宣傳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的重要性,也是對黑惡勢力『打財斷血』。」姚紅說。該案民事公益訴訟不久即將開庭。

除了生態環境資源領域食品藥品安全同樣是公共利益的重要領域,姚紅帶領的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團隊就曾辦理過一件涉及保健品虛假宣傳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在湖南省某縣,有一家健康生活館專門針對老年人洗腦式營銷,以健康宣傳為名,向聽課的老年人播放視頻和文件,邊上課,邊銷售各種名目的「保健食品」。

「他們很警惕,你要進去聽課,他們還會套話,看你是不是有別的目的。」姚紅說,檢察院雖然接到了舉報,但是沒有任何證據。姚紅和團隊小夥伴們一道,不辭辛苦深入群眾調查取證,形成虛假宣傳的證據鏈。

「它們利用老年人治病的迫切心理,虛假宣傳『紫桑多酶』能治各種慢性病,把進價每盒幾十元的產品,賣到幾百元。」 姚紅說。

隨後,檢察機關對該縣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並發出了檢察建議。不但該家健康生活館停業整頓,相關部門還在全縣開展了包括保健食品、家用醫療器械和功能產品銷售違法行為的專項整治行動。

「很多子女都對這種保健品虛假宣傳深惡痛絕,但是投訴無門,偏偏老人深信不疑,一輩子的錢可能都砸進去了。」姚紅說,這個公益訴訟案件的辦理,只是整治保健品亂象的開局,而不是結束。

4922.7元的背後是無數農村出嫁女

公益訴訟,姚紅是一把好手,婦女兒童維權,則是她心之所在。

2017年底,劉某(化名)一家人來到湖南省檢察院,向姚紅送來了一面鮮艷的錦旗,上書「秉公執法 公道人心」。

「姚檢察官的抗訴書在我們村裡傳遍啦,村裡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和出嫁女再也不用擔心他們從城市回到村裡會失去土地、失去農民身份了。」劉某姐姐激動地說。

原來,早幾年,劉某所在的村有部分土地被徵收,村裡在向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分配征地補償款時,按人田各半原則分配,人均分得9845.50元,其中對有田土在娘家的出嫁女僅分配田土部分補償款4922.70元。已出嫁的劉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經歷過兩審敗訴後,劉某繼續向湖南省人民檢察院申請複查監督。

姚紅成為負責該案的檢察官。在審查了案件材料之後。她發現,此前法院認定劉某不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事實缺乏證據證明,適用法律錯誤。

劉某長期在深圳務工,上世紀90年代,其父曾為她購買了非農業家庭戶口。後來劉某又將這個戶口遷至深圳。法院據此認為,劉某不具備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為此,姚紅專門到深圳公安部門核實,得知劉某的非農業戶口已經註銷。「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國家已明令禁止非農業戶口買賣,她的非農戶口是非法的、無效的。」姚紅解釋道。

隨後,她又從有關部門得知,國務院明確規定,現階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也就是說,進城務工的農民工依然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應當享有的合法財產權利。

「雖然案件標的只有4922.7元,但是這關係到了現在農村最受關注的集體組織成員身份認定和出嫁女合法權益的保護,對很多地方都起到示範作用。」姚紅說。在查清事實、充分查詢相關法律法規後,省檢察院依法提出抗訴,並促成改判

改判的消息在村裡引起轟動。「過去,我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生在這裡、長在這裡,突然就沒有集體成員身份了?看了檢察官的抗訴書之後才知道。不管是出嫁女、還是進城農民,都和其他集體組織成員享有同等權利。」劉家人對姚紅說。該案今年被全國婦聯評選為「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典型案例」。

當婦女主任的媽媽教會我公平公正

現在一心撲在檢察工作中的姚紅,最先學的是電氣自動化,後來邊工作邊自考,選的也是英語專業,直到考上全日制研究生後,才正式與法律結緣。

「選擇當檢察官,最重要的原因是受我媽媽的影響。」談起半路「學法」的經歷,姚紅如是說。她的媽媽是一名老黨員,曾擔任過村婦女主任等村幹部,在鄉里是出了名的辦事公道,一身正氣,剛直不阿,只要是姚紅媽媽去調解的鄰里糾紛,鄉親們都很信服。小時候,姚紅聽到最多的話就是:「你媽媽做人公正正派、辦事公道」。今年姚紅媽媽病重之時,村裡好多人來看望她,一位老奶奶更是一直伏在床邊哭,邊哭邊對姚紅說:「你媽媽是個好人,從來不嫌我窮,總想著幫我。」

姚紅媽媽於今年5月因病去世,但在臨終前一天仍不忘囑咐姚紅工作中要無私無畏、敢作敢當,要關心群眾、體諒弱勢。「媽媽對我們子女是這樣說的,自己一輩子也是這樣子做的」姚紅哽咽地說道,「我最喜歡媽媽經常說的一句話:困難象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現在成了我的座右銘,時時激勵自己:身在檢察情在民,案在手頭法在心,惠及群眾之事力行而不放手,護佑公正之路前行而不止步。」

受母親的影響,姚紅在辦理每一個案子時,都會為雙方當事人仔細考慮。「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一輩子就打一個官司,如果辦得有失公允,可能會讓他們永遠對司法失望,對人生絕望。」姚紅堅定地說。

「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姚紅說,「媽媽的言行深深地影響了我,我也在用媽媽的方法時時激勵著我的孩子。」她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感染到了孩子,他的孩子品行好、學習好,還特別喜歡數學。

「學習貴在堅持。」姚紅說,她告誡孩子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人生盡在堅持中。要自信滿滿、永不放棄,自強不息、永不放任,自律堅守、永不放縱。」

「媽媽,是人一生中最好的老師。」姚紅說。

姚紅

小編:喜之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g5QrW4BMH2_cNUg-5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