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郊野「偷稻子」

2019-11-24   愚伯的自留地

文:暗香

圖:來自網絡

住在郊野最大的樂趣,就是與自然界零距離接觸。在郊野,什麼溝渠呀、花草呀、魚蟲呀之類的,都與城市中心公園裡看到的有很大區別。我喜歡郊野原生態的景象,就像一個初生嬰兒的眼神,清澈純潔未受到任何俗世的濡染。

走在田間地頭,呼吸著帶有農作物清香的空氣。感覺整個肺部就像被清新劑清洗了一般,呼吸順暢、身心輕盈。

在地頭,幾顆被棄之的紫紅色高粱穗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撿起幾顆高粱穗仔細觀賞,感覺就像幾株盛開的花朵,美麗異常。一正在田間勞作的老婦用詫異的眼神看著我,我趕緊解釋:撿來的,我喜歡。老婦似有理解,但眼神里仍存狐疑。

回到家中,我把幾株高粱穗清洗乾淨,放到青花瓷花瓶中,頓覺有種回歸自然的感覺。待我再仔細觀賞,又覺得瓶中的幾株高粱穗略顯單調單薄,如果再配些麥穗稻穗之類的農作物,會顯得更加豐滿更具豐收的殷實感。

這個季節,麥穗是沒有的,稻子卻是成熟的季節。於是,我走向稻田。稻子趨於成熟,稻穗微微彎腰,黃橙橙一片,秋風微撫,稻子有節奏的擺動著。夕陽斜照,整個稻田像披上了一層金光。

稻子尚未完全成熟,沒到收割的時候。我站在稻田旁,想伸手採摘稻穗,心中竟有些慌慌然的感覺。自己心下明白,即便採摘為數不多的稻穗,畢竟是在稻田主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採摘的,不能算是光明正大。

走到樹蔭下溝渠旁一片倒地的稻子旁,四下張望,見周邊無人,便採摘起來。一邊採摘一邊心裡盤算著,如若被稻田的主人發現責問,我該如何作答。

稻杆很有韌性,我費了好大力氣,才折斷十幾顆稻杆,手背也被稻葉劃了幾道痕。不敢逗留,匆匆回到家中。剛進家門,便有種英雄凱旋的豪氣感。這種心理變化連我自己都覺得好笑。

高粱穗和稻穗共放在餐邊柜上的青花瓷瓶中,稻粱黍香的田園氣息撲面而來,一種穰穰滿家的豐收喜悅氣氛充斥著小小的餐廳。

兩天後,稻穗歪七扭八的耷拉著頭,一副病態。我急忙查看,發現稻杆的水分蒸發後,稻杆變軟折彎,稻穗東倒西歪垂下。

是啊!稻子尚未完全成熟,稻杆的硬度不夠,我便採摘下來,就像一個不足月的胎兒,外界的干擾硬生生讓其脫離母體,生存能力自然是下降的。農作物與時令節氣的物候關係,就像胎兒成熟後的自然分娩,真是違不得。

花瓶里的稻穗無精打采的耷拉著,稻杆的水分蒸發完畢,稻杆脆性十足,一碰就斷。而高粱穗則始終昂揚著,一副志得意滿傲視稻穗的樣子,看到高粱穗驕傲的姿態,我決心過上幾日,等到稻子成熟的差不多時,便再去採摘些稻穗,與高傲的高粱穗匹配。

周六清晨六點,我準時起床,迎著朝霞邁向稻田。這次採摘稻子是有備而來,「作案」工具一應俱全,剪刀、手套、黑色塑料袋。甚至連遇到稻田主人的應對方法也想好了,我特意準備了百元零鈔,如若主人責難,我賠償可以嗎?

儘管如此,心臟仍撲通亂跳。一不小心,從田埂上滑下,運動鞋滿是泥巴,被露水打濕的褲腿也泥草盡沾,慌忙中用剪刀快速剪斷稻杆,未加理順便塞進黑色塑料袋中,再把塑料袋纏繞的體積儘量小些。拽一把野草擦掉鞋上的泥巴,環顧四周無人。

起身故作鎮靜,像個晨練者,邊快步行走邊欣賞稻田的自然美景。走出稻田,自我安慰:竊稻不為竊,我不過是偷偷採摘一把稻子拿回去做裝飾用,與錢財無關。稻田主人應該不會怪罪我的。

高粱穗和稻穗在青花瓷瓶中顯得異常和諧,我在餐廳用餐,稻粱的清香會不時飄來。餐畢,我會湊近花瓶輕嗅稻香,這種清香讓我身心愉悅、歡喜無比。

潛意識裡喜歡的一些東西,總有起因。稻梁之於我,便是兒時鄉村美好生活記憶的一部分……雖清貧,卻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