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圈流出這樣一張截圖,有網友稱「福田一天取消了4500噸訂單,也包括其的幾百噸」,更是讓眾多旁觀者心生寒意。
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紡織行業受疫情影響經濟運行壓力明顯加大。1~2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業(含紡紗、織造、針織、印染及家用、產業用製成品)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7.2%,服裝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8.9%,化纖業同比下降10.7%。
有統計的15個大類產品產量全部負增長,過半類別負增長幅度超過30%。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下降30.9%,下降幅度明顯超過食品、日用品等剛性消費需求產品。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298.3億美元,同比下降20%。
不復工等死,復工找死,正在成為包括福田實業在內的眾多紡織服裝製造企業的困境。
業內人士認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關於中國的疫情衝擊引發全球產業鏈中斷,加速產業鏈從中國外遷的擔憂明顯增加。不過方正證券分析師陶川表示,疫情對出口 的 直接衝擊已經顯現, 海外疫情演化對出口的二次衝擊仍在發酵,為未來主要擔憂。
從供給端看,疫情對出口的短期衝擊主要體現在因貨運受阻導致製造業供應鏈緊張,及企業復工延遲生產放緩,使原有出口訂單交付周期延長,與 SARS 疫情不同的是,本次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將更多體現在需求端。特別是中國主要出口目的地經濟增速放緩,進口需求減弱,將對中國出口形成進一步拖累。
招商證券謝亞軒坦言,從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後向參與度持續下降,表明中國通過產業鏈升級,替代和減少對中間品的進口。
張斌、王雅琦、鄒靜嫻三人基於生產產業鏈和出口增加值率的計算髮現,中國的出口增加值率不斷提高,從 2000年的69%提升至2014 年的84%,其中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的出口增加值率分別從56%和85%增長至78%和89%,增幅分別為22和4個百分點。通過對出口增加值率的分解發現,對出口增加值率提高貢獻最大的是行業內效應,而不是行業間效應。這表明中國製造業企業的技術升級路線更多選擇對所進口中間品的替代,而不是出口新的產品。
謝亞軒認為,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消失後,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就逐步減弱。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服裝、家具、皮毛、羽毛、鞋以及文工體娛樂用品等行業的出口交貨值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事實上從2008 年以來一直都在下降,表明這些行業的外遷一直在持續進行,尤其是轉入越南、緬甸和柬埔寨等周邊具有勞動力優勢的國家。
商務部近日表示,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呈現蔓延之勢,今後一段時間內,外貿企業可能將遇到外需不振、訂單減少等問題,為此,各部門密集出台穩外貿政策,支持外貿企業保市場、保訂單,引導企業做好風險防範。
眼下這個市場,訂單減少取消已經是常態,但如果手中能有點訂單在操作固然是好事,可你卻很難保證這些訂單能否正常完成。流程已經走了一半,卻被突然取消的情況已經時有發生。下圖中的這家紡企就遇到了這類情況,所有的順紆縐染色訂單被客戶半路取消。
相比於訂單直接取消,半路被取消的訂單更讓人惱火。可是歐美地區的肺炎疫情發展已經愈演愈烈,來自這些地區的面料訂單被推遲、取消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了,但是最怕的就是訂單已經做了一半被取消的。
現在的紡織人如果接到訂單,多少都有些恍惚:訂單是做還是不做?不做,交期趕不上;做了,可能被半路取消,浪費投入、增加庫存。
而在這特殊時期,依舊有一些個別客戶的特殊要求,著實另紡織人反感,尤其是下面這些類型的顧客。遇到下面這4種訂單,千萬別接!
1、到處打聽使勁還價的客戶
有些客戶需要某些產品時,要不就打電話問,要不就東一家西一家去砍價,什麼工藝?什麼材質?最低多少錢?便宜點行嗎?行,我先問問,回頭再說。又去打聽下一家……自以為自己的精明討到了便宜,實際上你把紡織廠老闆和銷售都得罪了,今天你可以到處打聽價格,我們熱情介紹,明天你真正需要的時候他們已把你拉入黑名單不奉陪!
2、下單欠帳的顧客
有些客戶習慣性欠帳,每次談完合作下完訂單甩下句話就走,有些客戶一欠就是一年半載,有些客戶欠完帳就玩消失。有這樣惡習的客戶不是自以為是就是人品太差,沒有誠信不懂得感恩,你覺得是自己有多大的面子,事實上別人已經對你的這種行為恨之入骨了。雖然欠帳在所難免,一定要在最快時間還上,有道是好借好還。
3、不懂裝懂瞎指揮
術業有專攻,專業和非專業是有很大差距的,有些客戶或許懂一些鑄造知識,或許認識幾個零部件,就以為自己是個行家一樣,當起師傅來了。其實一開口就不在調上,你要是真懂的話用得著來找我們嗎?銷售技術員很反感不懂裝懂得人在一旁班門弄斧,不光打亂思維,還得對牛彈琴一樣跟你解釋。
4、交貨期很急,還不打定金的
打電話說著急要貨,過幾天交定金,往往此類訂單,可能客戶在別的地方做了,樣品做得不好。等你稍微有點質量問題,要不要求你折扣出貨,要不就取消訂單。
雖然因為肺炎疫情,面料訂單取消屬於不可抗力。但是肯定會浪費紡織人的時間、精力,占用他們的流動資金,嚴重打擊他們的信心。所以還需要紡織客戶理性的看待市場行情,規避訂單下達可能造成的不必要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