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西安市與唐代都城位置關係圖

2019-06-02     古長安歷史

公元581年2月,楊堅受禪代周稱帝,國號大隋。由於楊堅是以北周舊臣取而代之建立的新王朝,故隋初仍以漢長安城為都。然而這只是權宜之計,這座自漢興以來已歷780年之久的舊都城已不再適合新的大一統王朝的需要。

漢長安城選取了龍首原北地勢最平坦的一塊,建立起了一代帝都。隋文帝準備放棄漢都,另擇新址,龍首原南區就成了首選之地。龍首原南這塊平原就是今天西安城及其郊區所在地,它相對於北區來說,地勢相對起伏較大,愈向東南,地勢愈高。但是原面開闊,面積更廣。

唐長安城 位置

選作都城更有迴旋的餘地。而且更便於從東西兩面引水入城,解決城市用水的問題。同時原南依靠山原,將都城與渭河遠遠隔開,再無洪水沒都的危險。就當時的情況來說,以隋朝幅員之大,地域之廣,隋文帝把新都定在此地,的確是經過了縝密考慮的。隋大興城較漢長安城面積大一倍以上,這和龍首原南開闊的地形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今天的西安城址就是在唐代皇城的基礎上延續發展而來,由此也可證明隋唐長安城在城址選擇上的正確性。

唐長安城,隋朝稱之為大興城,其興建於隋朝,唐朝易名為長安城,為隋唐兩朝的首都,是當時中國規模最為宏偉壯觀的都城,也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它是隋文帝君臣建立的宏偉都城,反映出大一統王朝的宏偉氣魄。為體現統一天下、長治久安的願望,城池在規划過程中包攬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法天象地",帝王為尊,百僚拱侍。

唐長安城

為容納更多的人口以及遷徙江南被滅各國貴族以實京師的宏偉計劃,將城池建設得超前邁古,面積達84平方千米,是漢長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時期的拜占庭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6.2倍,古羅馬城也只是她的五分之一,她是當時人類建造的最大都城,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城"。

西安市與唐代都城位置關係圖

長安城由宮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組成,城內百業興旺,最多時人口超過100萬。唐王朝的建立後,對唐長安城進行了多方的補葺與修整,使城市布局更趨合理化。龍首原上大明宮的建立,使李唐王朝統治者更加占有高亢而優越的地理位置。站在龍首原上,俯瞰全城,更顯一代帝國一統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Gd-X_WsBmyVoG_1ZOj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