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女英雄,也把功勞建,為國殺敵是代代出英賢。這女子們,哪一點不如兒男"。
豫劇《花木蘭》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伴著朗朗上口的唱段,花木蘭替父從軍,忠勇孝順的事跡也傳遍了千家萬戶,感動了無數國人,鏗鏘玫瑰,就這樣傲然盛放。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在現代,也並不乏"花木蘭"的身影。
如今的"花木蘭"們,靠著出眾的能力和美好的品德為祖國發展立下汗馬功勞。劉霞便是其中的一位,她用二十年心血,一路攻堅,掌握世界頂級技術,將核電汽輪機轉子焊到了世界水平,甚至引來德國專家專程拜訪求教。
陰差陽錯結緣焊接,年紀輕輕挑起大梁
1970年出生的劉霞,最初的夢想並非是成為一名焊接工人。因為在那時的她看來,焊接並無什麼技術難度,無非就是用機器、焊條將一些東西簡單連接,似乎只要稍微一學一練,即可輕鬆掌握。
看起來似乎極低的技術操作門檻和熾熱的工作環境,讓劉霞對焊接並無特別的興趣,甚至在高考填報志願時,她還專門避開了填報焊接專業。然而造化弄人,本想避開焊接的劉霞最終還是被調劑到了焊接專業,就這樣,她開始在甘肅工業大學學習焊接技術。
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劉霞並沒有因焊接不是自己的心儀專業而自暴自棄,而是同樣投入高昂的學習熱情,認真學習焊接技術,並在畢業後,以專業第一的優異成績獲得了在上海汽輪機廠工作的機會。
初到工作崗位的她讓許多同事們驚訝不已,他們難以相信這樣的一個看起來文靜柔弱的女孩子,竟從事著焊接這樣一個幾乎被男性壟斷的行業。然而劉霞卻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一次次用自己的高超技術解決技術難題,令同事們刮目相看,稱讚連連。
隨著時間流逝,2000年之後,上海汽輪機廠許多骨幹員工也都慢慢上了年紀,陸續退休。新老交替,新一代的年輕員工便開始扛起上海汽輪機廠的大旗,技術能力突出的劉霞更是成為了新生代中的領軍人物,肩負起帶領全廠員工向前邁進的重任。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劉霞深知自己肩頭的擔子有多重,於是,文文靜靜的"小姑娘"劉霞不見了,沉著冷靜把控大局、技術過硬不斷精進的"女強人"劉霞出現了。她一邊以身作則,磨練焊接技術,一邊開朗熱情地與同事相處,調節工作氛圍。
攻堅克難毫不畏懼,屢敗屢戰終迎突破
2000年,時任焊接工程師的劉霞接到了上面派下來的一個大任務:焊接轉子的技術研發,她被任命為這一研發項目的主要負責人。這個項目的難度實在不容小覷,許多常規試驗方案在國內的技術條件下都無法進行操作,實驗產品存在嚴重問題。
在當時,焊接轉子技術被西方已開發國家壟斷並嚴格控制,而由於這一技術是汽輪機製造中的核心技術,如果不能掌握焊接轉子技術,就意味著我國無法自主生產汽輪機,行業發展的前景把控在他國手中,始終受制於人。
在接下來的科研攻關過程中,劉霞與她的團隊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屢敗屢戰,不斷調整實驗方案,對每一個實驗參數都認真記錄並仔細分析。那時正值夏天,劉霞團隊在溫度超40攝氏度的車間內堅持奮戰。
汗水浸透了他們厚重的帆布工作服,但沒有一個人選擇退縮與放棄。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耐著酷熱始終堅持在一線的他們獲得勝利。在70多次的失敗與糾錯之後,劉霞和她的團隊終於弄清了低壓異種剛轉子的焊接問題,攻克下這一世界級焊接難題。
攻下了核心問題之後,劉霞團隊勢如破竹,很快便最終解決了焊接轉子技術難題,並在2008年投入到產業化的生產當中。焊接轉子的自主技術研發成功,意味著中國成功突破國外對這一技術的封鎖,獲得自主權、走在世界前列。
越戰越勇創佳績,傾囊傳授育後生
2009年,劉霞團隊乘勝追擊,又投入到了"華龍一號百萬核電汽輪機低壓焊接轉子"的技術研發中。這次的任務因低壓轉子的尺寸大、重量重,而難度更上一層。劉霞團隊迎難而上毫不畏懼,有了之前無數次失敗、挫折的磨練,他們早已"身經百戰"。
僅花費一年時間,劉霞便帶領團隊順利攻克這一技術難關,並推動了這一技術的製造生產應用與商業化進程。這項技術不僅獲得了國內專家組"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高度評價,甚至其質量與效率兼具的優異表現,還引來德國專家登門求教。
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劉霞並未安於現狀,而是繼續在焊接道路上不斷努力。就這樣,她完成了從一名普通女焊工,到成為國內攻克世界頂級技術的領軍人,再到成為上交碩士、清華博士的閃亮逆襲。
劉霞在不斷學習深造、雕琢自己的同時,還悉心培育後進,將自己的技術、知識傳授給後輩。她知道,隨著年齡一點點變大,她也終將離開焊接一線,而只有培育更多的焊接技術人才,才能讓祖國的焊接技術繼續高速發展。
就這樣,她堅守在一線,將自己多年來的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地耐心傳授給廠里年輕的技術人員,和他們共同鑽研新技術、解決新難題。親切熱心、不厭其煩傾囊相授的劉霞,也因此被他們喚為"師姐"。
結語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每個人都是追夢人。接觸焊接行業的數十年來,劉霞始終以端正和專注的態度、高昂的鬥志,奔跑在追夢路上。上海市"勞模年度人物"榮譽是對她鑽研成果的讚許,也是對她攻堅克難、不斷進取、潛心好學、教育後進的高度認可。
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今有劉霞巾幗不讓鬚眉,在男性占據主導的焊接行業中拼搏出了一番新天地,突破外國對於技術的封鎖控制,為祖國生產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劉霞這位不忘初心、一路前行的"巾幗女英雄",實在值得我們的學習和尊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G_nwKXQBd8y1i3sJCsG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