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群英譜 | 「好人」帶頭,打好防疫阻擊戰

2020-02-21   鹽城發布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市醫護人員、公安民警、社區干群等奮戰在防控一線的全體人員,堅守崗位,衝鋒在前,敬業奉獻,為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作出了貢獻。從今天起,「鹽城發布」推出「戰疫一線群英譜」專欄,報道他們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跡。

亭湖區省淮大院是老小區,沒保安、沒物業,平安怎麼守?疫情怎麼防?市公安局亭湖分局毓龍派出所社區民警張紅霞可不操心。

「張警官,張警官,我們在巡邏中發現了一輛外地牌照的車輛,我們要不要一起去看看?」2月10日上午,張紅霞收到來自「中國好人」王浩春的信息。

如今已是69歲的王浩春,誰也想不到他在3年前竟能空手和持刀歹徒搏鬥。王浩春也因此被評為「中國好人」,而以其名字命名的「王浩春治安志願者工作室」也如同雨後春筍般在當地掛牌成立。

平時管治安,戰時防疫情。王浩春帶著平安志願者隊伍協助張紅霞開展小區巡邏防控、加強外來人車排查登記、及時彙報可疑人員、糾正公共場所不戴口罩行為,把牢社區防疫關。

「人家快70歲的人了,我們這些放假在家的大學生,更應該為社區貢獻一份力量!」參加王浩春志願者隊伍的李一豐感慨。

「好人」帶頭,榜樣引領。疫情防控阻擊戰開展以來,鹽城警方瞄準疫情防控的「疑難雜症」,充分運用見義勇為人員、平安志願者等正義力量和群眾智慧,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把疫情防控戰線上的矛盾化解好、問題解決好,鞏固好每一道防線、每一塊陣地。

「你好,我是一名留學生,也來自哈薩克。」2月10日上午,在鹽城市鹽南高新區某小區的兩名哈薩克籍務工人員家門前,留學生如米拉用一口流利的母語幫助社區民警劉鈺打開局面。在如米拉的幫助下,受訪人員認真配合劉鈺和醫務人員開展登記、測溫等工作。

語言障礙、停學停工人員留滯、情緒恐慌……對於社區民警劉鈺來說,這些無疑都是涉外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的「疑難雜症」。所幸,劉鈺有這樣一個「秘密武器」——留學生志願者隊伍。

「鹽城是個美好的城市,對我們留學生特別關愛、包容。我和家人商量後決定留下來,協助警官做好留學生的防疫工作。」如米拉介紹,這支留學生志願者團隊由來自哈薩克、烏克蘭、印度尼西亞等12個國家的30餘名留學生組成,現有8個人留在鹽城,加入疫情防控志願者行列。

在鹽城,像這樣的「好人」隊伍可不少,用快板順口溜創新防疫宣傳的「鹽城好大姑」、奔走在村居防疫一線的「見義勇為積極分子」、自發捐款的鹽城「好市民」……一個個「好人」「好人團」正凝聚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磅礴力量。

來源: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陸榮春 通訊員 張天鵬 簫劍

組稿:於雷 倪蕊 編輯:居奕名 蔡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