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伏
一位特殊的患者,他曾經在這個季節經歷了一次「生死過山車」——短短一個月內病情從發作到垂危再到逆轉,可以說是鬼門關闖了一遭!而且專家告訴我們,從今天開始,將進入這種可怕疾病的高發期,我們該如何防範這種可怕疾病?又有什麼有效藥物,能幫我們在家自我調理、自我預防呢?
暑伏警惕三種邪氣
病例:江先生,在去年的7月15日前後,突然感覺到不想進食,甚至不想喝水,上班的過程中還發現自己走路四肢變得不協調了,去廁所時,小便也出不來了。第二天,他覺得自己很乏力,昏睡了一整天。剛開始他以為是中暑了,於是決定去醫院檢查,結果一下車就暈厥了。
我們查到,江先生暈厥那天,北京的氣溫高達33度,而且當天有陣雨,又濕又熱,暈倒在地鐵口的江先生,被送到最近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當時他高熱40.5度,伴隨劇烈抽搐嘔吐,心跳一度停止,情況十分危急。
從7月18日被送到急診,到8月17日,這一個月里,小江一直高熱不退,全身器官因為持續高熱都逐漸出現了損傷,院長決定進行全院會診,決定用一張古方,逆轉病情。
本來覺得江先生夏天吃不下喝不下,只是小小的中暑,怎麼一下子人就休克了呢?
馮主任告訴我們,江先生生病正好是夏季最熱的時候,也的確是中暑。但是中暑也有輕重之分,比如平常出門稍微有點熱叫傷暑,如果再嚴重點叫中暑,像江先生那樣暑氣傷津出現昏迷,叫暑厥。
今年中伏比往年長,從入伏以來,各大醫院急診連續收入多個熱射病病人,入院時,多數患者高熱40度以上,搶救不及時,極易死亡。
今天是大暑節氣的第一天,從今天開始暑邪、火邪、濕邪將逐漸強盛,而且極易攻擊正氣虛弱的人體。您知道這三大邪氣首先會攻擊哪個臟腑嗎?
三種邪氣最易傷「心」
暑伏期間,心是最容易被邪氣攻擊的臟器,而中醫的「心」不僅包括心血管系統,還包括神經系統。所以心梗、冠脈供血不足、腦梗等心腦血管病,在暑伏季節也會非常容易發作,而這類人群也容易被暑熱所擾,出現心火亢盛的問題。
病例:專家的一位男性病人,60多歲,因為長期哮喘在馮主任處治療。但他在入夏以後,覺得自己胸悶憋氣的症狀加重,按時用了吸入劑但仍不管用。馮主任建議他馬上去做一下心臟的檢查,結果查出堵了80%多,立馬上了支架,現在已經恢復了健康。
這個病例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提示:在暑季,很多人會覺得自己胸悶憋氣是因為天氣太熱了,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病人還會覺得,會不會是哮喘或者慢阻肺加重了憋氣。但其實,這時候一定要想到還有可能是心臟的問題。
心火亢盛分為虛火和實火兩個階段:
心實火的表現:
煩熱躁動、不安易怒
面紅目赤、口乾口渴、喜涼飲
口舌糜爛腫痛
多噩夢
小便短赤灼熱
舌紅苔黃、脈快有力
心虛火的表現:
悸煩不寧
失眠多夢
手足心熱、盜汗
口乾舌燥
舌紅少苔
脈快但無力
您可以對照上圖自查自己的表現,如果符合心火亢盛,我們就可以用馮老師帶來的方法自我調理,預防可怕的中暑。
中醫對付暑熱的良方
先給大家揭秘,讓江先生恢復健康的那張古方,其實是白虎加人參湯,但它是個藥方,需要醫生根據個人情況進行加減。
如果我們在家想要在暑伏,調理一下自己的實火或者虛火,避免「傷心」,應該怎麼做呢?
為了找到安全度酷暑的方法,永志在節目中「走訪」了全國各地,找到了「喝暑羊」、「泡伏姜」、「飲伏茶」、「吃仙草」等祛暑美食。這些解暑美食真的能幫我們度過暑伏嗎?
馮主任告訴我們,這些各地的風俗美食,可以分為兩類:
祛火降暑方
一類是祛火降暑的,適合南方的濕熱,比如飲茯茶、吃仙草,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祛暑,適合心火亢盛的人群。
但是涼茶也不是誰都能喝,一些脾胃虛寒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本身胃就怕涼,再喝涼茶,時間久了,腸胃功能就會更差。脾胃為後天之本,如果運化功能差了,就會生痰生濕,誘發疾病。
針對心火亢盛的情況,馮主任向大家介紹了適合在家裡調理的「伏茶」,您想學著製作嗎?
菊麥飲
【藥材】白菊花5朵、麥冬10粒、炒麥芽10g
【做法】把這三種藥材放進杯子裡,用開水直接沖泡即可。脾胃虛弱的人可以多放兩顆大棗。
菊花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麥冬可以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炒麥芽有健脾消食的作用。菊麥飲適合心虛火旺人群,能養心安神、消食導滯。
【專家提醒】哺乳期的女性不要用炒麥芽,因為炒麥芽回乳,會沒有奶水。
銀荷飲
【藥材】金銀花3克、荷葉1克、山楂3片、烏梅1枚
金銀花清熱解毒,荷葉祛暑,山楂消食導滯,烏梅生津斂陰,開水沖泡即可飲用,適合的有實火症狀的人。尤其是高血脂、動脈硬化人群,長期飲用可以幫助軟化血管。
【專家提醒】這兩種茶飲都不適合陰虛人群長期飲用。過暑伏切忌過度吹空調、吃冷飲,容易把「火」冰伏在體內。
七味伏茶
如果覺得自製茶飲太麻煩,您可以試試七味茯茶,精選七味道地藥材:桑葉、菊花、蕎麥、梔子、薄荷、甘草、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祛暑消火的作用。只需要用沸水泡一泡,靜置3~5分鐘即可飲用。
溫陽昇陽方
另一類是溫陽昇陽的,一般在北方常用,比如泡伏姜、喝暑羊,用偏溫的食材祛除病邪,適合虛寒體質、冬病夏治的人群。
適合利用暑伏升發陽氣的人群特點
秋冬季節反覆發作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支、哮喘、慢阻肺、肺心病)
脾胃虛寒的慢性胃腸道疾病
虛寒性的婦科病,比如月經不調、慢性盆腔炎等
氣血不足或寒濕阻絡引起的肩周炎、頸椎病、腰腿病
馮主任的一位老病人,76歲,一開始以為就是普通的感冒發燒咳嗽,結果檢查出來是慢性支氣管炎。馮主任告訴我們,老慢支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發展為慢阻肺,再嚴重就會有肺心病、心衰、呼吸衰竭等危重症。
這類病人多半在秋冬寒冷季節發生,以寒邪為主,那麼我們就可以在暑伏季節做相應的治療,比如喝羊湯、伏薑茶、貼三伏貼,再加上一些溫補的藥物進行調理,冬病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