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小花生」,TR188航班乘客剛剛解除隔離!28歲杭州姑娘記錄下14天經歷

2020-02-08     餘杭晨報

「再見咯!」下午三點,市委黨校隔離點的微信群刷屏了。留觀人員相互道別,慶祝終於迎來的「解放」——

從正月初一被隔離後,到正月十五,降落在蕭山機場的TR188航班一百多位杭州及周邊城市旅客,一直「蝸居」在市委黨校的賓館裡,接受醫學觀察。

今天,經過漫長的14天,隔離終於到了尾聲。這個元宵節,他們可以回家和家人團聚了。


14天的隔離觀察結束後

旅客在酒店留下暖心小紙條

下午2點半開始,市委黨校門口聚集了很多省內車輛。還有很多人等待在大門口,他們都是來接久未見面的親人的。

TR188次航班在市委黨校集中醫學觀察點符合解除隔離條件的留觀人員,正有序辦理解除隔離手續。

按照疏散方案,留觀人員分批次再次進行體溫檢測,上交房卡、領取隔離解除通知書後,按各自出行方式離開。考慮到外省、外籍及需要乘坐公共運輸出行等需求,隔離點還安排了去往城站、火車東站、蕭山機場三個方向的大巴車。

「寶寶,外婆在這裡,看到了嗎?」一位大姐站在黨校的圍牆外,打著微信電話,她的女兒和外孫就在藏百米外的窗口朝自己揮手。「叫媽媽東西都帶好哦,馬上就能見面了。」大姐還不忘叮囑幾句。

在這裡隔離的人們大多是參加團隊游去新加坡的,有許多老人和孩子。萬幸的是,他們在隔離的日子裡過得還不錯。


臨走前,留觀人員感謝工作人員這半個月以來的「隔空」朝夕相處,「非常感謝工作人員無微不致的照顧」,他們還主動將房間內打掃乾淨,將床單被罩整理如新。有的小朋友細心地還留下了小紙條:「祝叔叔阿姨們元宵節快樂!

客人寫下留給酒店的紙條

記者了解到,今天解除隔離後,將分批次安排疏散安排。

第一批為自行離開人員,15:00—15:20,辦理隔離解除手續,私家車自行接送即離開;

第二批為集中送城站、火車東站的人員,15:30—15:45,辦理隔離解除手續,分別乘坐去城站、火車東站的大巴。大巴15:50發車;

第三批為集中送蕭山機場的人員,15:50—16:10,辦理隔離解除手續,乘坐去蕭山機場的大巴。大巴16:15發車。


28歲杭州姑娘記下14天經歷

回想起14天前的遭遇,杭州姑娘小方直言很意外。

1月24號除夕夜,一架TR188次航班從新加坡飛抵蕭山機場。

很快,這個航班成為了杭州人最為關注的新聞:在機上335名乘客中,被發現有武漢客人116名。由於事先掌握信息,機上2名發燒人員被第一時間送往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其餘武漢乘客在機場賓館就地隔離。飛機上其餘219名乘客,則被送往了市委黨校集中醫學觀察

28歲的小方就是這219名乘客中的一員。她是杭州一家旅行社的導遊,帶著19位在新加坡旅遊回到杭州,卻沒想到會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

以下是小方的隔離日記:

年三十晚上

我乘坐的飛機被隔離

我們是當地時間下午四點多從新加坡起飛的,落地杭州差不多是晚上九點半。

一路上其實並沒有什麼異常。在飛機上我是聽到有人在咳嗽的,但這種情況碰到太多了,也沒想太多。飛機滑行停下,所有乘客們下意識開始站起來取行李準備出艙門,就在這個時候突然被空姐喊停,讓大家坐回原位。

過了會,就有一名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上來,給每位乘客分發口罩。

這個時候大家已經大致明白了,飛機上有很多武漢乘客,難免心裡有點慌。

走出飛機,一路上有好幾個工作人員站著,挨個詢問我們情況,但一路上其實還算順暢,坐擺渡車來到入境大廳,正常的檢疫檢測,領取登記表,拿行李,過海關。

大家都被引導去了二號門附近,那裡是觀察區。我走出來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在觀察區等待了,雖然都不知道什麼情況,但大家還是很耐心的。

凌晨兩三點左右,又有一位工作人員和機場負責人過來解釋,告訴我們因為機上有武漢的乘客,也發現有乘客發熱,我們都會被安排隔離,並告訴我們現在要對病人進行確認,估計要五六個小時。

還好,大家的緊張焦躁情緒在機場的照顧下算是緩和了一點。機場方面送來飲料、餅乾,又送來泡麵,還有那種可以拼接的泡沫墊子和小毯子,可以讓老人小孩能靠一靠睡覺。

旅行團的客人理解配合

但聽到媽媽語音時我還是哭了

那一天我真的很累,碰到這個情況,精神又高度緊張,最後不知不覺是靠在行李箱上睡著的。

大年初一的清晨我醒過來,想到先給機場工作人員打個電話,確認下什麼情況,對方告訴我說,會讓我們換個地方。

大概十點鐘左右,有人通知我們,上大巴車,開始轉移。

坐上車之後,我終於決定給家裡打個電話。從昨晚下飛機到這個時候,我一直都沒跟家裡人說自己的遭遇。我知道自己心裡是比較慌的,但就怕身邊這麼多人在,自己跟家裡人一說話,肯定會忍不住哭,所以就一直忍著。

路上,我給媽媽發了微信,告訴她昨晚的情況,告訴她我沒事,等會去做個觀察,讓她不要擔心。

但聽到媽媽的語音回復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哭了,那種感覺真的完全抑制不住。

(發這段話時,我邊打字邊哭)

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感恩自己的客人,我們的團都是家庭為主,很多孩子都沒有哭鬧,客人們也沒有向我提出很多麻煩,大家都儘可能的理解和配合,我真的覺得,大家都是很善良的,發自內心謝謝大家。

入住的第一個晚上

一下子有些適應不了

大年初一的中午,我們坐的大巴一路行駛在空曠大路上,兜兜轉轉,最終停在了市委黨校的酒店門口。我當時沒想到怎麼把我們帶到了這裡。

大家陸續走進大堂,黨校的工作人員、醫生已經提前等候我們了。他們問得很仔細,確認完個人信息之外,詢問我們需要什麼生活品,需要什麼個人用品,都做了一一記錄。

恍惚間,感覺我們好像又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旅遊,一下子確實有些適應不了。

但工作人員也補充說,大家請理解,畢竟今天是大年初一,很多大家需要的東西可能買不到,所以只能盡力去滿足。

大家不吭聲,排隊測量體溫,陸續領了房卡,除了有小孩的和家長同住之外,都是一人一房,陸續散到了各自的房間裡。

(客人P的圖,把大家樂壞了)

那天中飯和晚飯都是工作人員來發餐的,盒飯裝好的梅乾菜燒肉,豆芽,熱乎乎,清清爽爽。那天晚上,我把行李箱裡穿過的衣服整理出來,看了會電視新聞,和家裡人報了平安,也就睡著了。

後面會怎麼樣,真的不知道。

工作人員的辛苦遊客看在眼裡

很多人在群里互相鼓勵

我被拉進了黨校工作人員新建的一個微信群,群里都是我們這批被隔離的兩百多個人。

工作人員很客氣,在群里說,大家有什麼需求就往群裡面提。

大家再在群里都表示理解,其實他們也很緊張,很多工作人員24小時待命,送餐,做對接,防護服也沒有準備齊全,很多人都累趴下了,我們其實是知道的。

三餐配送大家也都很小心,工作人員會一個個敲門,開門之後,大家保持一定距離,戴著口罩的工作人員會把菜飯送到我們手上離開。

早餐,因為考慮到有些人起得比較晚,工作人員會放在門口。

還有個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因為我們從新加坡飛回來杭州,很多人行李箱帶的都是春夏裝,冬裝幾乎只有一件。加上怕交叉感染,房間不能開中央空調,後來工作人員給每人都準備了個軍大衣和熱水袋用來保暖。

後來管理變得更加規範。比如被隔離人的家屬要送物品過來,不能直接送到我們這裡,要先把東西帶到雲棲小鎮的中轉點,再由工作人員取來後發放,這點我覺得還蠻好的。

被隔離的第二天,我們得到消息,都得在這裡隔離觀察14天。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雖然還是有人在群里抱怨能不能早點回去,但更多的人還是蠻有正能量的,每天都在群里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希望能共同跨過難關。

一日三餐有「小花生」來送

需要的物資基本能滿足

因為我們這段時間是不能出門的,所以除了前幾天能在取餐的時候看到工作人員,要見到其他人,只能通過手機了。

後來工作人員都看不到了,每天只能看到「小花生」。「小花生」其實就是每天給我們送餐的機器人,不知道是誰取得名字,反正挺萌的,三餐都是「小花生」來送,每天不重樣,我每次都會跟它說聲謝謝,不知道它能不能感受到。

(我偷拍的小花生)

幸好公司知道我和另一位同事被隔離後,很理解,跟我們說現在我們比較需要維C,讓公司另外同事送點過來。

我們拿到之後,自己留了一些,剩下的一部分都分給了客人。

我另一位被隔離的同事,本來春節期間還有旅遊團要帶,但現在只能臨時更換。(可能後來也取消了吧),我倒是一段時間都不需要帶團,沒有很麻煩。

大家每天在群里聊天還是蠻熱鬧的。工作人員在群里反饋說,大家提出需求的物品還在不斷採購中,很多東西周邊超市裡都賣完了,看來不是很好採購。

其實這麼一群人隔離,真的蠻複雜,有外地的人,不歸家難免心急,還有些孩子需要尿不濕,女生們需要姨媽巾,都需要分批採購。

只能辛苦照顧我們的工作人員了。

每天測量體溫是必修課

無聊就打遊戲洗衣服學習

很多朋友後來都知道我被隔離了,都打來微信電話關心。其實大家除了擔心我會不會「中招」之外,最擔心的就是我一個人被隔離,會不會太無聊。

其實在房間裡呆著還好。每天量下工作人員發的溫度計,每天測量下體溫,然後報告上去,任務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看看電視,打打手游,無聊跟朋友家人打打電話,洗洗衣服。我這麼大一個行李箱,裡面所有穿過的衣服都已經洗了一遍了。

我看到有房間還拿到了球拍和Kindle,可以在房間裡跟小朋友打羽毛球,或者看看電子書。我拿到的是一個APP的月卡,可以在上面免費看小說,還行吧。

真的覺得無聊了,就拿出我帶出來的日語筆記本,想著趁機靜下心學一些,但好像每次打開就很快睡著了......還是睡覺吧,這是我總結的小經驗:睡覺是度過時間最快的方法。

在我看來,以及我和客人們的交流來看,其實我們這一批被隔離的人,黨校這邊整個服務做得還蠻全面了。中間的幾天開始,工作人員送來了有預防作用的沖劑,還有一些洗漱用品,消毒水,所以生活問題不是很大。

而且,我們這邊的信息都很透明,有情況工作人員就會在群里做反饋,讓大家心裡有數。

但看到大家心態還挺樂觀,我覺得就挺好的。

得知機上隔壁座位有人確診

我接電話時手都在抖

終於熬到了六號。

前一天工作人員在群里說,我們這一批除了陸續確診的人需要繼續治療之外,其他絕大多數人可以在2月8號下午3點解除隔離,拿上解除隔離確認書,各自回家。

這個消息一發出來,相信群里很多人都是釋懷的。

我當然也是。不過今天一大早手機響起,接起來,是工作人員打來的。

他告訴我,「小方你好,有個事跟你告知一下,你們當時坐的這個航班,又有一人確診了。」

我還在迷迷糊糊,應了一句,哦好的。

工作人員繼續說,「我們查詢得知,這個確診的離你座位比較近。所以你這幾天也注意下。」

我已經記不得後面工作人員還叮囑了什麼了。電話放下的時候,手都在抖。

當然害怕啊,怎麼會不害怕。剛住進來的幾天,我是真的怕,也不敢跟家裡打電話報平安,我媽有一次因為我微信沒回,打電話過來,我想了很久沒接,就怕自己情緒繃不住。後來看到非武漢的人確診,也是睡不好,後來小姐妹和我煲了好幾個電話粥,才慢慢平靜下來。

儘管這些天心態好了很多,但打心底,自己沒碰到過這樣的事,還是後怕的。人都是對於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懼。這個病毒也一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MQ0JHABgx9BqZZI0WX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