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對傳統百貨下手,盒馬鮮生快速裂變的背後...

2019-12-02   聯商網

圖片/聯商圖庫 攝影/聯商網諸振家

聯商專欄:盒馬首個購物中心「盒馬里·歲寶」出來後,不少朋友聊到這家企業。表面看起來平淡無奇,不就是一樓百貨+餐飲、二樓超市+外租、三樓教育培訓,曾經多少人都玩過這麼LOW的業態組合,怎麼突然就成為市場熱點呢?

商戶組合也很好招,沒有看到什麼大神助陣,超市自營又去掉一大塊。

這也能算新物種,難不成城裡人看到農村裡一隻羊都覺得無比新鮮,能嗨半天。

對於賦能賽道,盒馬鮮生還不是跑得最快的。物美孵化出來的多點估值會來得更直觀些。物美商業準備私有化時,估值只有十幾億。股東對於資本市場給予的估值極度不滿,一家在國內排名前列,北京等地區具有較高知名度的零售企業,就給那麼點估值。

在資本眼裡超市行業就是落後產能,基本等於沒什麼價值,甚至什麼時候被電商打垮都不知道。物美商業也從資本眼裡的「小甜甜」,變成了「牛夫人」。股東與資本市場的分歧也就造成了物美商業選擇從香港私有化。

到現在物美商業那麼大的體量,也就多點估值的一個零頭。沒錯就是當年孵化出來,現在到處給超市賦能的多點。

什麼是賦能?用通俗的話語來講就是開光。傳統零售想不通時怎麼辦,沒事,找個大師開開光就好了,給大師一個大紅包。大師開光越多越牛,在江湖上越有地位。越有江湖地位,估值越高。這幾年號稱開光大師的,基本都得到資本的追捧,估值一路直升。被開光的對象,還是老樣子,甚至被資本認為能力不足才需要被開光,估值一路下降。

只是給小企業開光,也平淡無奇。如果能給國際知名大企業開光,那光環就不一般的大,可以直接晉級為大神級別。找不到國際大企業呢?買一家唄。很快大家就可以看到大神如何給麥德龍開光。給麥德龍開光完,多點的估值又要水漲船高,買麥德龍那點錢都是零錢。

估值這條路在每個階段都不一樣,側重點也不同。

實體行業經歷過井噴,到07年幾乎達到高潮,大部分在區域露臉的企業都拿到了各種投資,幸福指數跟現在的開光大師幾無差別。連鎖經營的可複製性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北京的國美、物美等瘋狂併購就是那個年代資本的意志,而不僅是企業的能量。特別是在家電行業,資本推動下快速形成巨頭格局。

實體大戰套路基本和現在一致,就是燒錢。資本邏輯也很簡單,快速併購增加渠道話語權,提升對供應商議價能力,從而低價占領市場。國美、蘇寧等燒錢打市場的時候,把很多土著零售商直接打爆掉。中小零售商根本無法與巨頭比價,只能往縣城、鄉鎮躲,按現在的說法叫渠道下沉。

當年的製造業內銷渠道非常依賴渠道業,渠道業沒有辦法打通全國通路,也抑制了製造業擴張。時至今日,製造業仍舊走代理商模式為主。渠道快速擴張需要利潤支撐,各類費用層出不窮,零供矛盾也達到巔峰。 國美陳黃之戰後,資本也元氣大傷,成為實體故事最後的看點。現在還有很多人在追憶,甚至有人幻想王者歸來。只可惜如果沒有資本的助力,一切都是幻覺。

資本調頭全力投入網際網路大戰,流量、日活等成為主旋律。失去資本的靠山,多年沒有出現過超市企業上市。後來上市的超市已經是IPO大放水時代,有的資本熬了十年才解套。

在這十年里,阿里等頭部企業風生水起,資本反覆接力,賺得盆滿缽滿。原本在實體燒錢變成在網際網路燒錢。

製造業在現代通路受挫後,除了一部分自建通道,另外一股力量全力支持覆蓋面更廣的網際網路通路。

失去大資本支持的現代通路迅速萎靡,開始日落西山。

17年盒馬鮮生在閉關修煉出山後,放出賦能大招,招式眼花繚亂,一時引得市場驚嘆不已。

盒馬鮮生閉關修煉秘籍主要有流量吸星大法、餐飲組合大法、倉儲大法、物流配送大法、後台神技等。通過這一套掌法,再找幾個骨骼驚奇、上進的年輕人,就能把絕學開枝散葉。年輕人們也可以憑藉所學,在江湖擁有立足之地。

這個時候,盒馬鮮生並沒有完全打通任督二脈,其組合神技流暢性、攻擊力、防禦力等在實戰中並未搶占C位。

最關鍵的是其要賦能的對象基本是些已經仙風道骨的老人家,讓他們來練這種集力量與速度的秘籍是否合適。

賦能對象錯配,導致了後來盒馬鮮生陸續回收加盟權。這一輪賦能思路,盒馬鮮生並不清晰。

如果當時盒馬鮮生選擇優秀創業團隊優於傳統老企業,再把自己的秘籍、資源與資金進行嫁接,與優秀團隊共同成長,共享收益,盒馬鮮生的加盟業務應該會突飛猛進。

與老企業共振,剪不斷理還亂,被賦能對象不論是新華都還是三江購物,戰績都在財報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與外界的高預期或者自己前期的高預期形成反比。盒馬鮮生前期賦能對象看中企業通路、供應鏈以及資本可以幫助加盟複製,後面才發現通路需要自建跑通;供應鏈可以共享,但自己要有核心產品可以分享;至於資本應該是自己的強項而不是被賦能企業的強項,如果被賦能企業都那麼有錢,還讓人開光幹嘛。

加盟失利後,盒馬鮮生進行自營孵化,重新閉關修煉。此時,盒馬鮮生只有創新估值,未能獲得賦能估值。

盒馬里是盒馬鮮生重新走出賦能的另一條道路。通過與傳統百貨合作,繞道整合客群生態,而不是去賦能傳統超市。

盒馬鮮生從一家創新超市選擇轉型方向是生態構建型企業。生態構建型企業估值提升在於增加商戶及消費者的網際網路外部性,商戶及消費者增加,引發交互的增加,進而帶來持續不斷價值。

盒馬鮮生作為主力店吸引其它外部夥伴入場,把流量、配送及技能進行分享。同時,引入的外部夥伴放量與盒馬形成共振,進行整體商業驅動。線上引流及轉化又差異化傳統購物中心。實現商戶、消費者的多重交互,達到持續放量。

盒馬鮮生板塊實際形成自營孵化、賦能交易、生態構建三線並舉。

估值方面自營看體量、賦能看數量、生態構建看質量,最終看裂變能力所產生的新增業務邊界所散發出來的想像空間。

盒馬鮮生的疊代速度很快,方向轉型也很快,通過多層交互共振,不斷延長邊界,後期對於市場影響力可能會不斷放大。

新零售是否攻擊成功,2020年會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

(來源: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王國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