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七大妖仙

2019-11-22     萌小糸說歷史

1、龍女

貴主還宮,洞庭凝碧;柳生不在,誰會此意——龍女

這有一則有關龍女與王山樵的動人愛情傳說。 清朝同治年間,山東省有個落第的書生,由於看破了紅塵,獨自一個人離家遠遊, 後搭救了龍女,隨著歲月的流逝,兩個人的感情越來越深,誰也離不開誰了。到後來,天從人願,終於成了一對恩愛夫妻。兩顆心貼在一起 ,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想不到,這對患難夫妻沒有得到善終。

觀音菩薩身邊的女童龍女,是"二十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羅龍王(Sagara-nagaraja)的女兒,聰明伶俐,八歲時偶聽文殊菩薩在龍宮說"法華經",豁然覺悟,通達佛法,發菩提心,逐去靈鷲山禮拜佛祖,以人身成就佛陀。唐·李朝威小說《柳毅》略謂柳毅應舉下第,過涇陽,為牧羊女傳書,遂至龍宮。

2、狐仙

月出皎兮,勞心悄兮;有意變化,君莫笑兮——狐仙

傳說狐狸能修煉成仙,化為人型,與人來往。千年得一尾,三尾為妖獸,六尾為靈獸,九尾為仙獸,不論男女長相皆為上等。妖狐,也稱狐妖,狐仙或狐狸精;在漢族神話傳說中狐狸能修煉成仙,化為人形,與人來往,故稱。是一種由狐狸修煉演變成的妖精。

傳說中的狐狸精會吃小孩子。所以在現代社會中,當有小孩子死得不明不白時,人有時會怪罪於「狐狸精」。例如1981年,香港溫莎公爵大廈商場(現址已重新裝修並易名為皇室堡)內的溫莎皇宮大酒樓(當時該處只有一家酒樓),有一名嬰兒在擺過滿月酒後離奇死亡,該商場就被指有狐狸精,並引得傳媒到該商場捕捉「狐狸精」的蹤影,最終使酒店要換掉大堂一塊有貌似狐臉圖案,被指「有狐狸精附體」的雲石。

3、夜叉

老魚跳浪,瘦蛟婆娑;巡行不已,盡職盡責——夜叉

每位夜叉族人的生命平均約有五百年,扣除年幼與年老的歲月。其中大概有三百年是戰力發揮到極致的輝煌時代,但是為了維持戰力不墜、同時也為了防範王者怠惰或發生其它意外,所以繼任儀式每百年舉行一次;不管當時在位的王者是否受到族人愛戴,都不能免除每百年便可能被除去資格的危險。

夜叉是鬼的名字,譯為捷快,形容男的行動敏捷又迅速,又譯苦活,形容他的生活是很痛苦的,同時十分醜陋,女的行動也十分敏捷又迅速,力量強大,不過很美。種類很多,有空行夜叉、地行夜叉等等。

空行夜叉長兩個翅膀,能在空中飛行,千變萬化,有時現紅色,有時現藍色,有時現黃色,不管是什麼顏色,都有一種黑暗的光,這光非常厲害。他的身體,有時變為人身獸頭、或牛頭、或馬頭,總之,令人駭怕,他喜歡給人添麻煩。

4、馬面

來歷不明,土長土生;傍著牛哥,冥界逞雄——馬面

牛頭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廟中,均有牛頭馬面的形象。有資料說佛教最初只有牛頭,傳入中國時,由於民間最講對稱、成雙,才又配上了馬面。但也有資料說馬面也稱馬面羅剎,同樣來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閱資料中,並未發現印度神話中有馬面作為冥府差役的說法。密宗中到是有「馬面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傳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遠。

5、牛頭

曾於法華領大軍,剪尾跑蹄皈我佛——牛頭

牛頭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廟中,均有牛頭馬面的形象。牛頭來源於佛家。牛頭又叫阿傍,其形為牛頭人身,手持鋼叉,力能排山。據《鐵城泥犁經》說:阿傍為人時,因不孝父母,死後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

6、刑天

干戚之舞,猛志常在。 以腹代首,天刑何有於我哉——刑天

傳說刑天是名勇者,有次民間出現一凶獸,常吃人,眾人束手無策,推薦幾名勇士前去制服,其中就有刑天,但是怪物十分強大,只剩刑天和一名戰士還活著,最終怪物被殺死,勝利之後,正欲離去,那名戰士禁不住利益的誘惑,殺死刑天,榮譽自己一個人獲得,並將刑天的頭部藏到山裡,之後刑天怨恨未平,胸前生出兩隻眼睛,腹部生出嘴巴,回到部落將那名戰士殺死,可人們已經被蒙蔽,認為刑天是怪物,想要消滅他,之後刑天逃回山林,每日每夜都在找自己的頭,遇到人類就將其殺死,以解心中怨氣。

7、七郎

百箭穿心,心猶未死;毅魄歸來,兩眼泣下——七郎

楊家將事跡深膾人口,民間戲曲常引為教忠寓孝的題材。例如雙籠會描寫遼王設計邀約宋帝相商國事,楊業恐其中有詐,遂命長子假扮宋帝赴約,八子護駕同行,結果大郎、二郎、三郎犧牲,四郎和八郎為遼公主所擒而招為駙馬,五郎出家為僧,楊業與六郎七郎突出重圍,暫駐雁門關,因無糧無援 ,乃派七郎至大營求救,潘仁美欲報私仇,趁機灌醉七郎,綁於芭蕉樹上,亂箭射死。楊業命六郎尋弟,自己逃至蘇武廟,見廟前立有李陵碑,忠奸並立,感觸良深,遂撞碑而死。後來楊門只剩一家孤寡十三人,由畲太君領陣禦敵,傳為一時美談。後七郎傳為陰界專管孤魂野鬼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PCDlW4BMH2_cNUgAA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