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贏家》當初看這個名字的時候,我以為肯定是特別燒腦的作品,可是我看到演員表以後,瞬間"死心"了。
大鵬柳岩的加盟,真的是未播先笑,二人是喜劇中的佼佼者,從《煎餅俠》、《受益人》等作品中,大家都能看出,二人喜劇天賦真的強。
可是當我看到孟鶴堂以後,我就知道,這部影片絕對能火。當然現在可能還有很多朋友沒看過,別著急,我來給你講講《大贏家》有多敢拍!
1.瘋狂的劇情和"半搞笑"的喜劇人設
對於《大贏家》的劇情我來總結一下,大鵬飾演嚴謹,是銀行支行一位兢兢業業的好員工,因偶然機會,被選中飾演"演習"的劫匪,而嚴謹正端計劃,讓人琢磨不透,最後還是嚴謹贏了。
我只是挑選重點給大家講的,這種劇情你是不是覺得有種:啥玩應的感覺?
這就對了,現在最缺的就是這種讓你猜不透的電影,要是每一段你都能猜出來,那你看著得多無聊啊。
咱們再來看"半喜劇"的人設,在演員挑選方面,都選擇了藝人,連配角都是,而孟鶴堂的加入,確實增加了很多喜劇色彩,可是看了一會,你就發現,並不是全程笑點。
孟鶴堂在影片中沒有特強的喜劇語情節,這倒是讓大家有些失望了,所以呢大家就把笑點放在了大鵬哥和柳岩的身上。
看過以後,你覺得真的沒太多笑點,更多的還是故事緊湊的設計和人物"半喜劇"風格體現。不過也有的朋友說,這《大贏家》更是創作出了"沙雕天團"。
如果《大贏家》換成一些普通人來飾演的話,恐怕又被披上"爛片"的口號了。
2.《大贏家》隨便拆出來,就是一個梗!
在影片《大贏家》當中,雖說不是全程喜劇,但是創作的梗特別的多。
第一:嚴謹使用的武器
影片開始,嚴謹的武器,就讓大家有些吃驚了,扮演劫匪不假,但是這武器確實讓我懵圈了。
一個水槍當做散彈槍,後來隊長還特意給了他一把"紙折槍"。
我不得不說,幕後團隊的創作力,實在是異想天開啊。
第二:大鵬的伏地挺身
當時我看到大鵬做伏地挺身的時候,有彈幕說:終於做伏地挺身了。
當時我還有些疑惑不解,可是五秒後,我真的笑了。
大鵬伏地挺身做完以後,給她的身上掛上了兩個字,如果這種設定,出現在舞台上的話,肯定會引起不小的反響,我覺得這也是全程最讓我覺得驚訝的梗。
第三:結尾的暗示的梗
有很多朋友在看結尾的時候,一直沒有明白,為什麼領導放他們兩個走了?
嚴謹和"她"趴在房頂上面,所有人都走了以後,他們兩個才下來,可是沒想到,坐在黑暗角落裡面的領導,悄然的注視著二人。
嚴謹二人看到以後,瞬間緊張了起來,可是領導只是用了一個手勢,便讓他倆趕緊走了。
有的人說:這不是一個爛尾麼,為什麼不抓起來呢?
其實,如果你真的有這種疑問,你不妨再看開頭,這是一次演習,領導放了二人更坐實了這是演所發生的故事。
如果抓起來就證明這不是演習,所以用歐亨利的結尾,間接證明了首尾呼應,這個梗可不是一般人能玩明白的。
在《大贏家》中,有明梗還有暗梗,融合啊半喜劇風格,卻又讓你一直想看下去,《大贏家》真的是贏家。
3.大鵬是否已經成功褪去了完整喜劇風格,《大贏家》的結尾讀懂了什麼?
在大家的眼中,大鵬是喜劇人的身份比較多,因為《屌絲男士》讓他坐穩了無厘頭風格的位置,近年來,他也拍攝了很多作品,不過喜劇風格怎麼越來越沒有了呢?
我覺得一個優秀的演員,就得演啥像啥,這才是導演所需要的,如果你一直披著喜劇人的風格拍戲,你覺得你能做一輩子喜劇麼?
你能使用一個人設在行業裡面扎穩腳跟麼?所以,歸根結底,還是一句話,你必須變通。
看過《縫紉機樂隊》以後,我只想說,我欠大鵬一張電影票,這部電影也是半喜劇的風格,更多想表達的還是追夢的故事。
大鵬在結尾的時候,特意點明了《縫紉機樂隊》的主題,而這次在《大贏家》的結尾,也是點明了主題。
在最後,大鵬的一段話讓我深有感觸。雖然在影片中,他這麼做是為了拖延時間,但是也是在告訴如今的朋友。
面對生活,你改變不了的,你只能去適應他,不要為了一己私慾而做錯事!
我覺得大鵬他並沒有褪去喜劇的影子,只是他的作品越來越有深度,從《煎餅俠》的口碑到如今的《大贏家》一路上升,傳遞給大家的精神也各不相同。
《大贏家》的結尾我反覆的看了三遍,影片故事雖假,但是傳遞的精神是真的!
其實,放眼看去近年來的電影,多數都在暗示一些現實的故事,我覺得《大贏家》做的非常成功!
看娛樂熱點,追熱播影視,觀人間百態,聊大城小愛,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易閱
文:路飛
編輯:易閱
原創內容抄襲必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閱讀參考,如有涉及到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O_iG3EBfwtFQPkdnXc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