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故事大王吳連枝和他們創作小組

2019-08-19     小趙說體育

已獲權轉載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

故事大王鬧心了,一個謊言接一個謊言被拆穿,只好求助百度刪帖。

沒事,硬碟里有備份,接著發就是了。

防人之口是防不住的,自己創編的故事要自己去埋單。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這是老話了。故事大王罔顧歷史真實,編造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玄幻故事,其效用並不能吹捧老前輩們的功績,相反的,這是把老前輩、把八極拳門架在火上烤,讓人們以為八極門內充斥著卑妄的騙子。

在日本的雜誌上,自稱吳鍾祖師爺後裔

1吳鍾-----2吳永(無後人)-----3族侄吳坤----子吳寶章(學於三世張克明和吳愷)----孫吳會清----曾孫吳秀峰---玄孫吳連枝。

(吳連枝的吳氏僅僅是孟村老架八極拳的一個分支三代吳坤系列,他的「吳氏」和吳鍾、吳永沒有關係。代表不了整個八極拳。)

故事一:

在吳秀峰公的生平簡介及百度百科等眾多文章中寫道——吳連枝之父吳秀峰先生1953年參加全國武術比賽並獲獎。

真相:

1953年的全國性武術比賽只有一次,不管是秩序冊還是獲獎名單中都沒有吳秀峰公的名諱。同年,遍查當年的體育年鑑、山東省志及濟南市志,也沒有在濟南舉辦全國性武術賽事的記錄。這個故事已被勘破,與事實不符。

故事二:

在吳秀峰公的生平簡介及百度百科等眾多文章中寫道——賀龍請吳秀峰公到家吃飯,周恩來跟吳秀峰滑大杆子。

真相:

1953年僅有的那一次全國性武術比賽是新中國第一次國家級武術賽事,也是建國後探討武術發展的第一次嘗試。所以,這次比賽深受國家相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視,優勝者被選送北京懷仁堂向黨和國家領導人做彙報表演,表演後的宴會上周和賀兩位出席並與優勝者交談。吳秀峰公並未參加1953年的該次比賽,與周、賀兩位沒有交集,更不可能有什麼赴家宴、滑大杆子的故事了。

且周在1939年墜馬導致殘疾,右臂屈伸障礙且顫抖,大家在各影視作品及周留下來的照片中應該也注意到了,周的右臂一直是端著的。在1961年6月15日的車禍中,周因為手臂的殘疾,連推開車門都做不到。這樣的身體情況又怎能與吳秀峰公比劃大杆子呢?

故事三:

吳秀峰公給紅軍做武術教練。

質疑:

吳秀峰公給紅軍做武術教官,如果這事兒屬實,咱們也會很高興。但是,這麼些年了,何年何月在何地,部隊番號是多少,故事講述者都諱莫如深,隻字不提,也沒有其它任何物證。即便我有心查閱檔案材料,也無從著手,頗為遺憾。

故事四:

一道閃電劃破天空,×××翻牆進了某大院取拳譜。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有兩條黑影一老一少一前一後竄上了大隊部磨坊的院牆,那個年輕人就是吳連枝,他身形輕靈輕輕一竄就躥上了院牆,然後向左右張望了一下,輕盈地翻進了院子,他們鑽進了磨坊,老者在磨坊的牆上仔細地撫摸著,突然他的手停留在一塊磚上不動了,老人用指尖將磚從牆中摳出,然後從牆裡掏出了一個用油布裹著的小包,老人把油布包放在了磨盤上,慢慢地打開,突然一道閃電劃破夜空,年輕人借著閃電看到:孟村吳氏八極拳秘譜。老人把密譜用油布包好,又放回了牆中,把磚放好,騎上自行車消失在夜色中(回天津去了)。

--------------------

這個故事就不揭秘了,其本身富有的喜劇效果就足以自證它的真偽了。

故事六:

吳連枝編寫他祖父夾著二百多斤重的泥塑飛身竄上魁星樓,將泥塑穩穩的放於魁星樓上!!!

--------------------

出自短篇玄幻小說《吳會清對八極拳事業的傑出貢獻》和1985年的《河北省武術拳械錄》「八極拳」篇,這個故事不質疑了,中學物理基礎知識大家都是有的。

故事七:

吳連枝還找人編寫他祖父在家中練習硬脖子功,結果一不留神將繩子勒在脖子上,於是他拚命蹬踢兒媳婦家的牆,結果他兒媳婦跑過來問:你介是揍嘛呀!!!

其祖父面紅耳赤,從此再不敢練功!!!

--------------------

出自短篇玄幻小說《吳會清對八極拳事業的傑出貢獻》。

這個故事也不質疑了,一直沒鬧明白故事大王寫這個故事的用意是什麼。莫非是因為圈子裡說吳會清公不練八極拳,所以編寫這個故事來反駁麼?這個故事的效果有點讓人「面紅耳赤」。

故事八:

吳連枝還找人編寫他祖父在村口一眼老井前練功,每晚夜深人靜之時跑到村口,面向井中連續擊拳幾百下。一日夜間照常來到井邊,忽見一位美貌女子,其祖父立時泄了,從此再不能練功!

--------------------

這個故事不評論了,丟人

故事九:

還有一個,吳秀峰在棗莊煤礦,先打敗了張毓衡的兩個徒弟,又把張毓衡打服。為了躲避張毓衡,準備到廣州,一路賣藝混吃。-----1985年《河北省武術拳械錄---八極拳》

--------------------

打服了為何還要逃?而且還逃的如此艱辛憋屈?這不符合邏輯呀!這個故事編出來到底是要讚頌聾爺還是要毀了聾爺聲譽?

另外,故事大王在央視《鄉約》訪談中不是說吳家不允許賣藝嗎?咋聾爺也被「賣藝」了?

故事編得多了,自相矛盾的也就越多,一個謊言要用成百上千個謊言來遮掩,越遮掩越是錯漏百出。

故事十:

「1945年8月15日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日子,日本鬼子投降了。吳秀峰的家中卻來了不速之客,將他帶到了一個極保密的地方,交給他一個特殊使命:做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北平行營主任李宗仁的特別護衛。李宗仁此行負責日本受降,並擔任區域長官。當時平津一代人員十分複雜,安全工作之難可想而知。吳秀峰圓滿地完成了任務並受到嘉獎,李宗仁之子還拜他為師。」

——摘自《一代八極拳宗師吳秀峰》

--------------------

首先,看看受降區的劃分: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電台向同盟國宜布無條件投降。

根據蔣介石的指示,何應欽於八月二十六日發布命令,區分十六個受降區,指定受降主官。

01、北越地區由第一方面軍【盧漢】為受降主官,簽降地點在【河內】。

02、廣州地區由第二方面軍【張發奎】為受降主官,簽降儀式在【廣州】舉行。

03、潮汕地區由七戰區【余漢謀】為受降主官,受降式在【汕頭】舉行。

04、湖南地區由四方面軍【王耀武】任受降主官,在【長沙】舉行受降式。

05、江西地區由九戰區【薛岳】為受降主官,於【南昌】舉行簽降式。

06、浙江地區由第三戰區【顧祝同】為受降主官,於【杭州】舉行簽降儀式。

07、上海地區由三方面軍【湯恩伯】為受降主官,簽降地點在【上海】。

08、湖北地區由六戰區【孫蔚如】為受降主官,在【漢口】舉行簽降式。

09、安徽地區由十戰區【李品仙】為受降主官,在【蚌埠】舉行簽降儀式。

10、平津地區由十一戰區【孫連仲】為受降主官,在【北平】舉行簽降式。

11、山東地區由十一戰區副長官【李延年】為受降主官,簽降儀式在【濟南】舉行。

12、洛陽地區由一戰區【胡宗南】為受降主官,在【洛陽】舉行簽降儀式。

13、郾城地區由五戰區【劉峙】為受降主官,於【河南郾城】舉行簽降式。

14、山西地區由二戰區【閻錫山】為受降主官,於【太原】舉行簽降式。

15、綏遠地區由十二戰區【傅作義】為受降主官,於【歸綏】舉行簽降式。

16、台灣澎湖地區由【陳儀】任受降主官,於【台北】舉行簽降儀式。

從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到,李宗仁並未擔任受降官,「此行負責日本受降,並擔任區域長官」根本無從談起。

北平的受降儀式在北平故宮太和殿舉行,受降主官是孫連仲。

冷兵器時代早已過去,受降儀式大家也可以去網上尋找相應圖片,都是配備槍枝的士兵在守衛,且圖片中各場景展現的中方與日方所保持的距離,等等,怎需聾爺在內充當「特別護衛」?這是給聾爺長臉還是給聾爺找不自在?

再來看看李宗仁1945年的任職:

1945年1月-1946年7月,李宗仁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行營主任(後改稱國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轅主任),支持蔣介石發動全國規模的**反人民內戰,參與對解放區的軍事進攻。期間(1945年2月-1945年9月),擔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漢中行營主任。

這時候的李宗仁在漢中,在《李宗仁回憶錄》中如是寫道:

十月二十六日我本人率領副參謀長甘沛澤、主任秘書黃雪邨等專機飛平。北平市民聽說我將於是日到達,竟全城轟動,從機場到城內夾道歡迎的數十萬人,歡聲震天,令人感動。因華北同胞為敵偽壓迫八年之久,今一朝重獲自由,對政府派來坐鎮華北的最高軍政長官的熱烈歡迎,實是出於至誠。

李宗仁是在1945年10月26日才從漢中飛往北平的,這個時候受降儀式已經過去很多天了。

故事中所說的「當時平津一代人員十分複雜,安全工作之難可想而知」讓人莞爾。

至於故事十中所說的「李宗仁之子還拜他為師」,先來看看李宗仁的子嗣:

李宗仁有兩個兒子:李幼鄰和李志聖。

長子李幼鄰是否拜吳秀峰公為師學習八極拳呢?

在李幼林的百度百科和生平上記錄的非常清楚:1945年6月,也就是日本投降之前,李幼鄰已經去了美國……

次子李志聖,生於1937年,在1945年時堪堪8歲。而且李志聖拜聾爺為師,還得要有個一個大前提,那就是李宗仁是受降主官,而且還聘請聾爺做護衛,這樣他們才會有交集,聾爺才有可能教一個8歲的小徒弟。事實上,這個大前提是不存在的。

而且李宗仁的次子李志聖是居住在北平,而非聾爺所在的天津。

1949年,李志聖12歲時移居美國,更沒法譜寫師徒故事。

有人問:「那建國武術社和李宗仁將軍的兒子沒有關係了?」

答曰:這是鐵定沒有關係的,從名字上看,這個武術社如果真正存在,那也是1949年建國以後的事情了,李宗仁的兩個兒子都到了美國了。

李宗仁沒有參加受降儀式,那時他在漢中行營忙著交接和計謀內戰事宜,聾爺也就沒了「特別護衛」的機會。倆人沒有交集,又怎會有故事中所說的那些個事情。

故事十一:

「1933年,吳秀峰來到天津,寄宿老龍頭火車站(今天津站)附近。當他得知天津市第一國術館就在不遠的六號門後,便親自找館內教頭,自報家門後提出以拳會友、當場比試。在眾多徒弟面前,教頭不甘示弱,同意應招。結果只一招吳秀峰就將其制服而未傷其人。教頭心服口服拱手將「場子」讓出,捲舖蓋走人了。此事一經傳出,震驚天津衛,從此吳秀峰在津門武林有了一席之地,正式收徒授業。」

——摘自《一代八極拳宗師吳秀峰》

這個故事將聾爺描繪得技藝極其高超,作為聾爺抵達天津的第一戰,奠定了聾爺立足天津的基礎。

那麼,天津市第一國術館的「館內教頭」是誰呢?

大家可以翻看八卦掌蕭海波的生平和百度百科:

蕭海波(1863--1954),河北固安縣獨流村人。自幼酷愛武術,終生研習八卦掌,武功精純,世稱鐵掌,成為八卦掌的一個分支。

蕭海波幼年時與同鄉郭允一同從師習武。1876年在屈家營拜「燕子李」李振清(霸縣人)為師,專習八卦掌。1881年,奉師命赴河南尋找李的師父,未果,輾轉至北京,偶遇溫縣陳仆,引薦至熱河紅蓮寺,受業於紅蓮長老,學藝8年,練成了上乘的硃砂掌。1888年藝成下山,進清莊王府任拳師,將八卦掌由民間傳入朝廷。期間結識了張長禎、馬維祺、程廷華等武林高手,相互說手論藝。1930年,受盟友張占魁之邀來到天津,創立了天津第一國術館,廣泛傳播了蕭氏八卦的諸種技藝,培養了盧忠仁、陳家泰等一批親傳弟子。1944年從天津回歸故里,繼續傳藝,頤養天年。1954年2月11日,無疾而終。

從上可知,這個「館內教頭」是蕭氏八卦掌的創始人蕭海波,1930年創辦了該館,1944年才從天津回歸故里,而且不是」捲舖蓋走人「,是榮歸故里。蕭海波的弟子盧忠仁老先生還健在,他的弟子傳人在天津人數也不少,大家大可以去問問,聾爺是否在1933年把蕭海波逼得」捲舖蓋走人「了?

故事十二:

"吳秀峰第二次下江南是在1934年。他在租借地痛打了前大總統曹錕的保鏢,也就是其子的武術師父,而創下大禍。經人勸躲躲風頭,便去了青島。"

——摘自《一代八極拳宗師吳秀峰》

老套路,還是先看看曹錕的子嗣:

曹錕共有四房夫人(正房鄭氏,二夫人高氏,三夫人陳寒蕊,四夫人劉鳳瑋),3個兒子即曹士岳(陳夫人所生)、曹士岱、曹士嵩(均為劉夫人所生,士岱9歲夭折),4個女兒即曹某(鄭夫人所生,名字不詳)、曹士煕(高夫人所生)、曹士貞(陳夫人所生)、曹士英(劉夫人所生)。

曹錕有三個兒子,其中一個夭折,只剩下了曹士岳和曹士嵩。

有文獻記載:

曹錕回天津後,住在英租界內的19號路(當今河北路34中學),和鄭夫人及陳夫人住在一起。劉夫人不願同他們一起住,另在英租界的泉山里自己花錢蓋了幾所小洋樓,帶著一雙兒女及家人搬了進去。曹錕因屢遭挫折,心情鬱悶,身體狀況愈來愈差,鄭夫人生性好靜,對任何事情都不聞不問;再加上有的孩子常在外惹是生非,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中的曹錕,其心情是不會好的。

從上面的文字可以得知,曹錕兒子惹是生非是真事兒,被揍也是有可能的。

而天津還有這樣的坊間評論:

曹士岳長得一身痴肥,體重二百幾十磅,不讀書,終日嬉遊,駕車兜風,或就在家中地下室放槍打靶,既有老子留下偌大資財,即使是這樣的玩耍,還不至於盡傾所有。

曹士嵩卻與其兄大異無趣。身軀小如侏儒,蓄髮長可及頸,可算「披頭」的先驅。他成天沉湎在舞場和賭場,交友都是年長於他的社會上各色人等。經常與其來往的,多是汽車經銷商,有中國人,也有洋人,為的是窺伺他何時要換新車。

顯然,這兩人中,有練武的體質,且能有機會招惹到聾爺的(聾爺是不會去賭場和舞場的),只有」終日嬉遊「的曹士岳了。

曹錕的保鏢兼曹士岳的武術老師被打了嗎?且看下面:

張鴻玉,河北青縣回族人。20世紀30年代先後師從六合門拳師李洪彬與天津著名回族跤手王二爺,練成絕技,曾痛打欺侮國人的法國水兵、力懲為非作歹的腳行霸頭,技壓京、津兩地跤場,威震曹士岳(曹錕之子)公館,擊敗擺擂逞威的沙俄大力士費拉耶夫,摔敗日本天皇衛隊總教官、號稱「昭和十傑」中第一把交椅、風靡全日本的八段柔道名家牛島辰熊,被譽為「一代神跤」。

打了曹士岳武術老師的是張鴻玉,張冠李戴的故事您看明白了嗎?

張鴻玉的百科條目裡面可是清清楚楚地寫明了是」曹士岳「,而不像故事大王們那樣寫得含含糊糊,以期渾水摸魚,這就是區別。

故事十三:

「吳會清疾惡如仇,仗義為民。清政府在孟村鎮設有巡監署,人喚衙門,主營當地巡監、徵稅、刑事及民事案件,當時回漢兩族窮人中部分以販私鹽謀生。而歷史上食鹽須由官方買賣,獨家經營,可巡監署每每售鹽都以十八兩進,十六兩齣,盤剝鄉里,造成民眾敢怒而不敢言。會清見此,夜潛巡署,拿走巡長衣物。署長不僅不收斂,反而變本加厲,惹惱會清與眾鄉親,在會清的率領下,眾弟子與鄉親們積極配合搗毀了巡監署,嚇得巡監官溫玉良狼狽逃竄。至此,孟村鎮歷經幾百年的巡監衙門從此宣告關閉。」

——摘自「吳會清」百度百科

溫玉良於光緒19年署任孟村巡檢,是否有鄉民暴動致使其「狼狽逃竄」,以及「帶頭大哥」是否吳會清公,請提供證據。畢竟張冠李戴的事情,樓上也已經見到過了,反正現在冒領功勳也沒人追究。

至於「孟村鎮歷經幾百年的巡監衙門從此宣告關閉」就更是實打實的笑話了,在溫玉良之後還有兩任孟村巡檢——楊駿烈、沈香泉,請看下圖:

「吳秀峰第二次下江南是在1934年。他在租借地痛打了前大總統曹錕的保鏢,也就是其子的武術師父,而創下大禍。經人勸躲躲風頭,便去了青島。在青島聽說西方大力士來中國上海擺擂台,吳秀峰又去了上海,可惜晚了一步,西洋力士已被滄州王子平打得落花流水。吳秀峰十分懊惱,但王子平倒是非常欣賞這位穆斯林老俵。」

——摘自《一代八極拳宗師吳秀峰》

在這篇文章里把吳秀峰去上海的時間交代清楚了,與王長典拜師的年份是一致的,都是1934年。

文中所述王子平於1934年在上海擊敗西方大力士,有兩點值得分析:

1、有些故事材料上說王子平在上海設擂,然後被吳秀峰給揍了;《一代八極拳宗師吳秀峰》說是西方大力士設擂。諸位可曾聽說過王子平設擂的故事?王子平是如此囂張狂妄膚淺之人嗎?人家可是正兒八經萬眾愛戴的宗師!1934年,王子平時年53歲,年歲不饒人,怎的還會擺下擂台?真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呀,年輕的時候不擺擂台,定是要那暮年才擺擂台挑戰天下英雄,武林泰斗果然不同凡響,思路果然與眾不同!

2、《一代八極拳宗師吳秀峰》上說」吳秀峰又去了上海,可惜晚了一步,西洋力士已被滄州王子平打得落花流水「,時間定格在1934年。王子平一生打過幾次外國人,在陳鑫林《」功夫之王「王子平對武術的貢獻》一文的第2節做了一個匯總:王子平一共有四次對外國人交戰,分別是1918年北京擊敗俄國武士、1919年青島擊敗美國阿拉曼、1919年青島擊敗東陽武士、1921年上海萬國競技場擊敗美國沙利文+丁柯爾+德國彼得。《一代八極拳宗師吳秀峰》中講到吳秀峰從青島追到上海,卻被王子平搶先把西方大力士給挑了,貌似這個時間應該是在1921年吧?怎的會時空挪移到1934年呢?吳秀峰生於1908年,1921年時才堪堪13歲,這個時間差別可不是一星半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Mr-x2wBJleJMoPMi1R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