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退役之路舉步維艱,專家:關閉核電站比修建還難

2020-06-18     天天科技說

原標題:核電站退役之路舉步維艱,專家:關閉核電站比修建還難

文/玉濁清

核電站退役之路舉步維艱,專家:關閉核電站比修建還難

核能一直備受人們關注,所蘊含的能量10分的巨大,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越來越多,對於電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人類不得不採取各種方式來發電,而我們最為常見的莫過於水利發電,風力發電,但即便如此,仍然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此時的人們便把目光集聚在了核能方面,因此建設了核電站,指的就是核能發電站是一種以核反應為熱力源驅動的方式產生電源,這屬於一種高效率的能源建設,也根本不用擔心會產生溫室氣體或二氧化碳的排放。

雖然說核能的轉化率相對比較高,也是一種清潔能源,但是建設成本卻十分的高昂,對於技術的要求也十分的嚴苛,在日後進行保養的時候,成本也相對比較高。各個國家在此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成就,並建立了核電站,可是人們會發現一個問題,核電站建造起來相對容易很多,但是想要退役卻十分的困難,比修建之路要難上不知道多少倍?

其實縱觀世界各國,也曾有國家有過此例子,曾經在美國的三里島核電站1號就進行了停止運行,而三里島的2號反應堆也將永遠關閉,根據數據顯示,在2011年到2016年的時候,美國的1號反應堆就已經虧損了3億美元。雖然說核能有著諸多優勢,但是真正運行的時間,卻總比我們所預期的短很多,一般來講商用的核反應堆大約能使用40年的壽命,但是真正用起來的時候卻不足以這麼多的年限,據數據統計,距2019年7月1號起,世界各國已有181座核反應堆,已經關閉,而接下來的日子裡也將會有200多座核反應堆,面臨著關閉的現象。

雖然核反應堆面臨著關閉,但是他們卻不意味著永遠的退役,反而需要花費的時間還要長很多,這也讓諸多國家感到10分的頭痛不已。建造以及關閉的核反應堆,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很難恢復原狀,並且還殘留著很多的危險,一旦處理不好,很可能就會對周圍環境以及周圍居民造成嚴重的生命危險,因此科學家們覺得核電站退役之路艱難,想要功成身退,還需要國家的技術支撐以及資金的延續!

由此又想起了一些著名科學家的警示,如果人類無法承擔發明這些新型武器以及物質的後果,那麼就沒有必要使用,否則的話人類只能自食其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wC5w3IBnkjnB-0zYkr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