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初中李濤:曾赴前線作戰立功,退伍成「明星」教師

2019-07-22   安岳縣廣播電視台

18歲從軍入伍,不滿20歲就遠赴雲南老山前線參加防禦作戰,他曾在炮火中執行偵觀、搜索、設伏等戰鬥任務,也曾一次次為前線運送物資、救助受傷戰友……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換來了多次表揚和嘉獎,戰後,李濤被榮記三等功。

如今,整整三十年時光過去了,當初的熱血少年已年過50,成為安岳縣周禮鎮初級中學的一名體育教師。然而午夜夢回,那些戰火紛飛的時刻,卻還總是會在腦海中浮現,軍人的使命感和奉獻精神讓他在教師的道路上也迸發出精彩的火花。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認識這位軍人教師——李濤。

鋼釘刺穿腳掌而不自知

他說:「中國軍人就是明知是死路也會向前沖!」

初見李濤時他正在授課,今年已經51歲的他看起來僅40餘歲的模樣,喊起口號來中氣十足,示範動作時一絲不苟。「李老師是一名盡責的老師!」這是學生對他的評價。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也不會將這個總是面帶微笑的老師與經歷炮火洗禮的「鐵血」戰士划上等號。

1986年10月,年僅18歲的李濤參軍入伍,在重慶市銅梁縣特務連服役。1987年12月,李濤所在部隊接到了作戰命令,他們即將趕赴雲南老山參加對某國的防禦作戰任務。

「當時先是要乘坐悶罐火車前往昆明,轉換軍車來到文山州羊皮田進行臨戰訓練,走了3、4天,腦子也空了3、4天。有害怕、有興奮、有忐忑,直到現在我都無法描述當時的心情。」李濤告訴記者,在前線,他所在的偵察排守過陣地,設過伏擊,當過軍工……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儘是屍骨遍地,炮火連天。

「印象最深的就是與軍工協同作戰,給前線戰友運送物資,將受傷戰友抬回來救治。」李濤回憶道:進行偵查、搜索任務相對安全,3、4個人窩在貓耳洞中,用高倍望遠鏡觀察敵情,但軍工的工作卻完全不同,需要在前線和後方陣地之間來回數次,在槍林彈雨中運送物資和傷員,不僅需要躲避飛來的子彈還要提防炮彈打飛的石塊。

「一次設伏作戰中受命協同軍工工作,將受傷的戰友運送回陣地。在運送時注意力都在身旁炸飛的石塊和身後傷員的身上,走了3個多小時回到陣地時才發現腳上刺了根鋼釘,血已經浸濕了鞋子。」李濤回憶,當時需要帶著傷員快速穿過敵人的火力圈,耳旁傳來是子彈擦過的聲音,炮彈在他身前炸響,在精神高度集中時已經感覺不到疼痛,回到後方陣地時他才覺得腳上傳來劇痛,不知何時腳掌被一根鋼釘刺穿,鞋子已經被浸濕、血液已經凝固。

在記者問及是否可以申請調換任務時,李濤難得流露出一抹豪情,他大手一揮道:「在當時,無論是什麼任務都沒人退縮,明知是死路也會往前沖,這就是中國的軍人!」據了解,在這次防禦作戰的一百二十多天裡,李濤和戰友為團作戰室提供了二十多次情報;5次在敵情緊急的情況下執行搜索,設伏等戰鬥任務;三十多次作為軍工為一線戰士運送物資、救助傷員……戰後,李濤榮獲個人「三等功」。

退伍後成「明星」教師

為安岳培訓出一批「運動健將」

1990年1月,李濤退伍返鄉,分配到安岳縣周禮鎮初級中學擔任體育教師。憑藉著「明知死路也會往前沖」的軍人精神,他帶著五百餘名學生用鋤頭和籮筐挖出了學校的操場;帶領學校運動隊參加縣、市運動會,並多次名列前茅,為家鄉培訓出一個又一個「運動健將」。

「當時教學條件非常的差,只有一幢三層辦公樓,教室就是300平方米低矮潮濕的平房。九個教學班,五百餘名學生,二十三名教職工,擠在不足3畝地的學校里。」李濤笑著說,他這個體育老師在當時名不副實,因為學校沒有操場供學生使用。

沒有操場怎麼辦?自己動手挖!在隨後的1年多時間裡,李濤從體育課中抽出時間,領著學生一鋤頭一鋤頭挖,一籮兜一籮篼的抬,終於將幾塊水田填起來平成一塊簡易運動場場地,安上了自製的籃球架。當帶著學生在新操場上上體育課的那一刻,他倍感開心和幸福。

操場有了,但李濤又遇到了新「麻煩」。「以前在部隊上都是喊口號、列隊訓練,也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授課。」李濤表示,學歷和經歷讓他一度質疑自己的任教能力,也有想過換職業,但骨子裡的軍人精神又一次戰勝了軟弱,「既然我當了老師,就是接受組織命令,我要想的不是我適不適合,而是克服一切困難,做到適合。」李濤說。

1993年6月,李濤利用寒暑假的休息時間報名參加內江師專體育專業的函授學習。理論課專心聽講作筆記,專業課認真看老師做示範練習……李濤笑著表示,為了學好體育專業,留在訓練場上練習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還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3年學習,李濤取得了大專畢業證書。1997年李濤被評為中學二級教師,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體育教師。

據了解,在李濤從事體育教學30年來,為資陽培訓出一個又一個「運動健將」。2002年,學生朱挺的鉛球項目獲得市運會第二名;2003年學生姚小菊的全能項目取得市運會第三名;2005年學生周小軍的全能項目取得第一名,並打破市運會記錄。

除了在比賽上嶄露頭角外,這些學生大部分也考入了理想的大學,其中付科,丁宏東考入北京體育大學;盧熙考入上海體育大學;龔克、羅海納、劉趙、楊小麗等幾十名學生考入了成都體院和其他大學的體育專業。

而李濤自身也獲得了一項又一項的榮譽:2012年,2013年,2014年被安岳縣教育局評為「優秀體育指導教師」;2015年、2017年、2019年被安岳縣教育局評為「優秀教練員」;2010年、2015年、2019年被資陽市評為「優秀裁判員」;2013年,2016年,2017年,2018年被資陽市評為「優秀教練員」。

面對眾多的榮譽李濤沒有迷失自我,他依然如在部隊時一般兢兢業業,據他的妻子告訴記者,除了上課,他大部分的時間依然是在學校培訓體育特長生。對於妻子的「抱怨」李濤說:「教授學生也像打仗,等我退休時才知道勝利還是戰敗,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因為一時的成績而驕傲自大,或許就會輸了這場戰役。」

信息來源:四川在線

編輯:王強

審核:唐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