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貧如洗」到「中國奇蹟」驚羨全球,有哪些秘訣?

2019-10-12     人民出版社

2019年新春伊始,國家統計局曬出了上一年經濟成績單:我國全年GDP同比增長6.6%,位列世界前五大經濟體增速之首;經濟總量突破90萬億元大關,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這一系列亮麗的數據令全世界矚目,集中彰顯了中國在世界經濟版圖中的突出地位。

70年來,從「一貧如洗」到「中國奇蹟」驚羨全球,我國經濟實現了巨大騰飛,讓世界為之驚嘆。中國經濟奇蹟是如何創造的?下面這篇文章幫你解「謎」。

中國經濟發展之「謎」

放眼古今中外,在這樣薄弱的基礎上、這樣複雜的國情下、這樣短的時間內,取得這麼大的發展成就,僅中國一例。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斯芬克斯之謎」,許多人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要揭開中國經濟發展的謎底,就必須立足新中國70年的發展實踐,準確把握中國經濟獨特的運行機制和內在邏輯,深刻理解我們黨駕馭和推動經濟發展的非凡智慧和高超方略。

比如,「兩面開花」: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相互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就是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廣泛流動。任何一個國家要想謀求發展,必須主動融入全球貿易和產業分工體系,關起門來搞建設是行不通的。

正是基於對經濟全球化這一歷史潮流的深刻把握,我們堅持把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一體推進,以改革促進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最大程度發揮比較優勢,最大限度開拓發展空間,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的實力和競爭力。

比如,「兩手齊抓」:政府和市場相得益彰。經濟活動的一個根本問題,就是如何最有效配置資源。對此發揮作用的主要有兩種力量:一種是市場的力量,又稱「無形的手」;另一種是政府的力量,又稱「有形的手」。

在整個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我們始終把處理好「兩隻手」的關係作為核心問題,既讓市場這隻「無形的手」充分施展,又讓政府這隻「有形的手」收放自如,共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持續向前。

比如,「兩頭突破」: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辯證統一。在社會主義國家搞市場經濟沒有先例,更沒有成功經驗可循。

因此,在推動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搞好戰略安排、發展規劃、年度指標等頂層設計的同時,十分強調先行先試、投石問路,看準了再推開、成熟了再推向全國,保證了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比如,「兩方用力」:黨的領導和發揮人民主體作用有機結合。我們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保證經濟發展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同時,我們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中國經濟發展之謎是一座蘊藏著無窮髮展智慧的富礦,有待人們去探索、去挖掘。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持續深入,隨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的認識越來越深化,我們將會不斷解開中國經濟發展之謎,讓金子般的中國智慧更加璀璨奪目。

知識連結

斯芬克斯之謎

斯芬克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個怪獸,以隱謎害人而著稱,經常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懸崖上,向路人提出一個謎語:「什麼東西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如果路人猜不中,就會被它吃掉。後來,一個叫俄狄浦斯的青年經過這裡,猜出謎底是人,早晨、中午、晚上分別比喻人的幼年、中年和老年。斯芬克斯聽後羞慚跳崖而死。後來,人們常常用「斯芬克斯之謎」來比喻複雜、神秘的問題。

來源| 《新中國發展面對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X9PxG0BMH2_cNUgQV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