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區養牛秘籍 |硬核分享

2019-06-08     CCTV致富經

在中國,豬肉的消耗量已經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但作為世界第三消耗肉類的牛肉,在我國肉類消費量占比中還不到10%,遠低於澳大利亞、巴西等牛肉消費大國(占比近 40%),即使相比區域臨近、飲食習慣相似的日本(占比約 19%),也是有明顯差距的。

不過,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以及外出就餐率的提升,牛肉消費逐漸普及流行起來。我國肉牛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如今的年產量已經超過700萬噸,根據業內預測,2020年我國牛肉消費需求有望突破1000萬噸。

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各地區的牛如何養殖、如何銷售,就很值得研究一番了。

今天先跟大家講一講我國西北地區的肉牛養殖秘籍。

西北地區的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作為傳統的牛肉生產和消費地區,天然草原和草山草坡面積較大,養殖條件先天存在優勢,地方牛品種多而且品質較好,又由於西北區域聚集著傳統以牛羊肉為主要肉食的少數民族消費群體,牛羊肉的自身需求量巨大,牛羊肉在民生中占據重要地位。

西北地區的地方牛品種很多,但要論起主要養殖品種,除了西門塔爾、夏洛萊等進口品種外,主要養殖的就是氂牛、褐牛、秦川牛、黃牛了。

1

高原之舟

氂牛主要養殖在青海高原牧區,遊牧遷徙是牧民們世代沿襲的生活方式,高寒地帶的生活環境,天然廣闊的牧草高原,潔凈的生態環境造就了這一優良的畜種。而且氂牛全身都具備經濟價值。氂牛奶、氂牛肉、氂牛皮……氂牛絨更是上等的紡織原材料。



不過,養殖氂牛需要的環境要求比較特別。首先氂牛怕熱,夏季容易中暑,所以要選擇有重組水源的陰坡山頂地帶,夏季可乘涼,冬季可避風雪。

氂牛的生長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它的銷售。生活在高原地帶的氂牛始終保持這原始、自然的生長過程,氂牛在進食過程中會攝入大量的蟲草、貝母等名貴中草藥,這是氂牛與其他圈養牛相比的一大賣點。

氂牛牛肉乾,不僅保留牛肉的風味,還能夠長久保存,是青海地區的特色優質產品,伴隨著青海旅遊業的迅速發展,氂牛市場需求量的增加,氂牛肉作為主要銷售產品,不可忽略的是氂牛身上其他的部位,牛頭可加工成工藝品,牛尾可製作成彈掃灰塵的掃帚,牛鞭則是一道壯陽藥......渾身上下都是寶。

有兩個小知識點要告訴大家,如果想要去高原牧區收氂牛的話,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由於青海藏區土地遼闊,遊牧牧民又生活在一望無際的大山中,有些牧民很怕生人,不願接近,如何與他們打好關係是有小技巧的,還是從牛入手。


驅趕氂牛是牧民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天黑前把所有牛趕回家,一頭一頭栓起來,麻煩又辛苦,能從這一點給予他們一些幫助的話,以牧民直爽的性格很快就會接受你。

第二:遊牧牧民長期與奶製品和肉類為伴,幾乎見不到蔬菜,對於剛到牧區的人來說很難接受,但是當牧民接受了外來人,他們又十分熱情好客,這時候拒絕他們的食物無疑就是拒絕了他們的好意。所以尊重牧民的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和他們打成一片是很重要的。

2

中國黃牛之首

秦川牛是中國著名的大型役肉兼用品種牛,原產於陝西省渭河流域的關中平原地區,為優良的黃牛地方品種,也是中國五大黃牛品種之一,體格大,役力強,產肉性能良好,因產於八百里秦川的陝西省關中地區而得名



秦川牛在陝西關中地區的農家飼養歷史已有近兩千年,耐粗飼、生長速度快、日增重明顯、瘦肉率高,大理石紋明顯是這一畜種的標籤。

秦川牛的養殖溫度最好控制在5至25度,在夏天溫度高時好做好遮陰降溫,要儘量保持乾爽,整潔的環境,在白天時要把牛遷出圈舍,栓綁在有樹蔭的地方,秦川牛育肥只要用拴養育肥,在冬天裡要做好保暖通風

秦川牛的平均屠宰率達58.3%,凈肉率為50.5%,相對來講低於市面上主流的肉用牛種,雖然秦川牛肉在口感上相比普通牛肉更好一些,價格也更高一些,但飼養秦川牛的人越來越少,於是乎在這種背景下,秦川牛的雜交改良也在不斷的推行。目前,全國有21個省、自治區引入秦川牛,進行純種繁育或改良當地黃牛,雜交後代的體型明顯加大,增重速度也繼承了秦川牛的特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無角大黑牛

安格斯牛也稱為無角黑牛,原產於英國,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該品種牛。它具有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肉用品質好、屠宰出肉率高、飼料利用率高(耗料少)等特徵,被認為是世界上各種專門化肉用品種中肉質最優秀的品種。安格斯牛不僅出肉率高,它的肉質也是多汁細膩,肉香十足,大理石紋路明顯。而最重要的就是安格斯牛肉營養價值高,適合人體吸收,而且一百多年來從未出現過瘋牛病和口蹄病的疫情,絕對是牛肉肉質安全的代名詞。


安格斯牛對於環境的適應性很強,耐寒耐乾旱,產地主要是丘陵地貌,適合我國北方的西北地區,華北地區還有南方大部分地區飼養。它們一直以其優良的母性特徵和良好的哺乳能力著稱,是肉牛生產配套系中理想的母系。而且安格斯母牛連產性好、長壽,可利用到17~18歲。安格斯牛體型較小、初生重輕,極少出現難產。

近年來牛肉價格穩步增長,高端牛肉的價格增幅空間更大。在高端牛肉品種中的安格斯牛,在養殖成本、飼養周期方面都和我國新疆當地的肉牛幾乎一樣,但是在價格上卻是天差地別,一頭商品安格斯牛被分割後,最貴能賣到8萬元,最差的分割後也能賣到4萬多元。


在肉牛行業里,高檔牛肉的價值分辨,都以肉質是否能形成均勻的大理石花紋作為評判標準,俗稱雪花牛肉。牛最終值不值錢就看雪花牛肉有多少。和安格斯雜交的新疆本地牛能出30公斤左右的雪花牛肉,一頭牛分割後可以賣到3萬元。



隨著近年來消費者對於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人們會有選擇性的進行購買,好的品種就是無形之中的廣告,在做好品質的前提下,不要只懂得埋頭苦幹,市場是千變萬化的,要學會抬起頭觀察市場,商海茫茫不進則退。

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今天西北地區的哞~就介紹完畢啦,寫了這麼久我要去買點牛肉吃啦...(饞壞我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ymRWwB8g2yegNDaY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