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祥雲縣打牢農業基礎持續推進產業扶貧

2020-03-29   中國縣域經濟報

本報訊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統籌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米甸鎮黃草哨村易地扶貧搬遷點的公共設施.JPG

圍繞「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加大投入力度,僅從2019年初至今,全縣投入農業生產發展產業扶貧資金約7554萬元,占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的30.68%,發展青花椒產業3.55萬畝,1862戶建檔立卡戶發展5030餘畝,戶均增加收入5000元以上;烤煙生產持續推進,全縣每年種植8.3萬畝,產值3億元以上;秋豌豆種植面積穩定在6.5萬畝左右,約3500戶建檔立卡戶種植秋豌豆近5200畝,年產值3.5億元以上,建檔立卡戶可實現增收3000萬元以上,戶均增收近萬元,秋豌豆產業成為助力貧困群眾增收的主要來源之一;發展山核桃1600畝、柑橘810畝,覆蓋建檔立卡戶200戶以上。

山區通村公路硬化.JPG

祥雲縣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業,通過加大投入力度、加強項目建設,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持續推進生豬產業扶貧項目實施,按照「大產業+集體經濟+扶貧開發」的產業扶貧模式,發動和組織建檔立卡戶運用現有的產業扶貧和金融扶貧政策,加入專業合作社實現「抱團」發展,有效解決發展缺思路、缺資金、缺項目的難題,實現產業扶貧建檔立卡戶與專業合作社綁定、專業合作社與龍頭企業綁定「兩個綁定」,強力推進6個生豬養殖小區81棟標準化豬舍建設,帶動建檔立卡戶 2301戶加入生豬產業扶貧項目,目前,部分養殖小區已經建成並投入養殖,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和入社建檔立卡戶收入的目標。

核桃加工.JPG

農業基礎地位的鞏固,糧食產量持續穩定增長,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秋豌豆、蠶桑、花椒、百合、山核桃、柑橘、中藥材等產業,推進「一村一品」產業園扶貧行動,讓群眾的脫貧路越走越寬。(通訊員 陳應國)

特色種植.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