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總打瞌睡,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2019-09-19     中國家庭報

一項發表於《阿爾茨海默病與痴呆》期刊的研究發現,如果白天總打瞌睡可能是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前兆。在症狀早期階段,這種抹去記憶的疾病會損壞大腦中使人保持清醒的區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變得健忘前總會打瞌睡。

科學家還發現,對控制人類清醒的大腦區域造成損害的是由一種名為tau的蛋白質引起的。研究人員說道,這表明tau蛋白對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比科學家廣泛研究的澱粉性蛋白更大。

研究高級作者、記憶與衰老中心神經學和病原學副教授莉亞·格林伯格博士說:「我們的研究充分證明在阿爾茨海默病發育早期,tau蛋白,而不是澱粉性蛋白,積累越多,大腦中控制人類清醒的區域就會退化越多。」

以前的研究表明,患者總打瞌睡是因為該病症會擾亂大腦中控制睡眠的區域,從而導致患者睡眠不好,白天就會打瞌睡;或是因為患者自身的睡眠問題導致病症進一步加劇。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3名已逝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7名正常人的大腦。分析過後,調查人員總結道,阿爾茨海默病會損壞大腦中控制人類清醒的區域,並且患病後,該區域是最先受影響的部位。

這一發現表明,如果白天打瞌睡時間太長,很有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前兆。

編譯/龍丹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dCJSG0BJleJMoPMa8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