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鑽石公主」號豪華遊輪因為爆發新型冠狀病毒,引起了全球的矚目,船難事故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人類歷史上最有名的船難當屬「泰坦尼克」號撞到冰山而沉沒的事件。這場悲劇隨著電影、書籍等媒體的傳播而家喻戶曉。而在中國歷史上,也有一起慘痛的沉船事故令人銘記,它就是有著「中國泰坦尼克」之稱的太平輪事件。
01
1949年,中國處於大變局時代,國內一些富商、名流都在尋找逃避之路,他們當中不少人都把台灣,作為自己的棲息之所。於是海峽兩岸交通異常繁忙,不少船舶載著乘客、寶物以及其他物資來往於兩地。
1949年1月27日,隸屬於中聯輪船公司的豪華貨輪太平輪在上海起錨,前往中國寶島台灣的基隆港。太平輪總排水量2,489噸,原為二戰時期的運輸船。在1948年7月,中聯輪船公司老闆蔡天鐸將其租用,並改造為客船,從事上海-基隆間的客運。
出於對當時中國局勢的不確定,不少人都爭先恐後踏上前往台灣的航路。他們通過各種關係,甚至變賣家產,擠上了太平輪。原本只有508張票,卻湧入1000多人。由於人數太多,太平輪原定上午起航,卻拖到了下午,最後被迫在黑夜裡航行。
除了「逃難」的底層民眾外,船上也有不少社會名流。比如:《時與潮》總編輯鄧蓮溪、國立音樂學院院長吳伯超、山西省主席邱仰浚、遼寧省政府主席徐箴、袁世凱之孫袁家藝、海南受降代表王毅將軍、亞洲女首富龔如心之父龔雲龍、刑事鑑定專家李昌鈺之父李浩民等。
太平輪起錨後,那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而上船的乘客終於鬆了一口氣,感到沒有白忙一場,終於可以好好放鬆了。而船上的社會名流則憧憬在台灣的新生活。總之,乘客們都處于欣慰、喜悅的情緒中,完全不知道一場可怕的災難即將來臨。
02
當時處於特殊時期,為了躲避宵禁,太平輪沒有打開航行燈,就在黑夜中行駛。晚上23時45分,船進入舟山群島海域的白節山附近。剛入夢鄉的乘客被一股強烈的衝擊力所驚醒。原來太平輪撞上了「建元輪」,這是一艘運輸船,上面滿載煤炭和木材,屬於榮氏家族的產業。
強烈的衝撞讓兩艘船遭到嚴重破壞,建元輪立刻下沉,船上75人僅三人生還。而在一分鐘後,太平輪開始下沉。船員和乘客的呼救聲響徹在舟山寒冷、黑暗的夜空中。大家慌不擇路,紛紛跳到海里。可正值嚴冬,海水異常寒冷,不少人跳下海後立刻被凍死,而有些人在遊了一段後也因體力不支而溺亡。
根據倖存者葛克回憶:「船難發生,每個人都驚慌失措,爭相逃命。救生圈不夠,我帶著妻小往海里跳。船沉沒,船艙的木板、衣櫃、箱子四處飄落。會游泳的人抓著板子就在海上漂浮,不會游泳的、力氣小的,沒多久就再也見不著人影了。凜冽的海浪滾動著冰冷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小孩、大人的哭泣、尖叫,悽厲地划過深夜。入冬的海水,越來越冷,許多人熬不住冰冷,逐漸失去體溫而鬆手、沉沒。」
根據倖存者葉倫明回憶:「他開始努力尋找是否還有生存者,有人伸出手來,就儘量拉住他們的手,讓大家可以齊心扒著木桶,等待救援。」「在生死存亡關頭,也有人性的醜惡。有人拿著槍枝,迫別人讓出木板。」「在深黑的夜裡,四周儘是哀號慘叫聲,卻有人划著救生船,不管身邊的哭喊求救聲,揚長而去。」
此時,在沉船不遠處有一艘澳大利亞的軍艦華爾蒙哥號在海上游弋。水兵們看到前方有人落水,趕緊前來營救。這給在死亡邊緣掙扎的人以希望。不過由於時間的原因,澳大利亞人的救援也是杯水車薪,他們總共救起38人(含六名船員)。水兵給生還者換上乾淨的衣服,提供食物、飲料,並送他們回到上海。
除了被澳大利亞人救起的人、極少數通過其他方式的逃生者,近一千人消失在冰冷的海水中(有票乘客508人,船員124名,無票者約300人)
03
船難造成的經濟損失同樣巨大,且不說社會名流所帶的金銀珠寶,還有其他沉沒貨物,包括600噸鋼條、東南日報印刷器材與白報紙100多噸、中央銀行重要文件1000多箱、國民黨檔案、迪化街訂購的南北貨等等都葬身海底。
太平輪船難發生後,中聯輪船公司老闆蔡天鐸面臨的巨額債務讓他很快就傾家蕩產,最後只好轉行,在台灣當律師。而其他股東也因這次事件而一貧如洗。
根據事後調查,太平輪沉沒除了在黑夜中沒有開燈外,為了趕時間抄小路,導致走錯航線也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而嚴重的超載是重要因素,不但船上多了幾百號人,而物資更多了600噸。此外,船員喝得伶仃大醉,沒有集中注意力開船也是導致相撞的直接原因。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鼓浪隱士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_qch3ABgx9BqZZIPyg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