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有多大的「魔力」?
自從2009年播出以來,這部豆瓣9.4高分、劇迷們心中的「國產抗戰第一劇」就讓人魂牽夢繞,不但早就超越了抗戰劇的範疇,成為不少劇迷心中的精神圖騰,就連主演們也在11年間為之意難平、情難卻。
還記得「炮灰團」的十年之約嗎?劇迷沒忘,他們也沒忘。
10月27日,電視劇《冬與獅》官宣:導演康洪雷和編劇蘭曉龍,兩位《團長》的靈魂人物時隔11年再度攜手,再講「鋼七連」在極端嚴寒下的鐵血故事。
劇迷們沸騰了:「鋼七連集合!沒有原班人馬很難收場」「康師傅沒騙人!兵團粉等了十年沒白等!」「張譯段奕宏邢佳棟張國強!給我安排上!」
一、「康蘭」兌現十年之約,拍完抗日戰爭拍抗美援朝,這回能給出「不一樣的驚喜」嗎?
康洪雷和蘭曉龍,劇迷眼中「國產軍旅劇的最佳拍檔」。
蘭曉龍的編劇風格血性、剛硬,尤其擅長描寫生死相許的同袍之情,他筆下的人物「龍文章、孟煩了、虞嘯卿、克虜伯、豆餅、要麻、不辣……」個個形象鮮明、性格飽滿、張牙舞爪、栩栩如生。
康洪雷幾乎是最擅長將蘭曉龍的劇本影視化的導演,他們分別於2006年、2009年合作《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讓不少劇迷看完劇後欲罷不能,自稱中了「兵毒」。
兩人第一次合作《士兵突擊》,就雙雙橫掃飛天、金鷹、白玉蘭等三大國內電視劇權威獎項,分別拿下多個「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殊榮。
2009年《團長》播出時,康洪雷曾說:「我想(跟蘭曉龍和演員們)不能老在一起,老在一起是個誤區,我覺得大家都要去成長、去開拓,再過五年、十年,如果有可能我們再在一起,再做一個更加不一樣的東西。」
分開的11年里,蘭曉龍跟孔笙合作了《生死線》,康洪雷跟李克威合作了《我的法蘭西歲月》,卻始終未能再出一部超越《團長》的劇作。
直到2020年,蘭曉龍花了5年時間、寫了13萬字的劇本《冬與獅》,以抗美援朝戰爭中艱苦卓絕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描寫一對兄弟在戰火中的成長故事——這才讓「康蘭」的十年之約兌現!
上圖:《團長》官博發文「有生之年、淚流滿面」。
這回,「康蘭」拍完「抗日戰爭」再拍「抗美援朝」,對他們的默契與個人藝術素養,我毫不擔心,尤其是《冬與獅》這個劇本早就盛名在外。
蘭曉龍說:「《冬與獅》是一部真正的戰爭片」,他起初做《冬與獅》第一稿,有點「沙盤」式的寫法,他發現太大也太難拍,於是第二稿老老實實回到「大背景,小人物」,最傳統也最保險。
上圖:《團長》中的小人物們
《冬與獅》的本子,宛若江湖上人人垂涎的武林秘籍。
2018年曾有媒體報道:將由張黎導演(《人間正道是滄桑》《大明王朝1566》)搬上大銀幕,拍成電影。
2019年,電影局出面拿下《冬與獅》劇本,交給八一電影製片廠和博納影業聯合攝製——今年10月25日,電影《長津湖》舉行發布會,官宣導演:徐克、林超賢、陳凱歌,製片人:黃建新,領銜主演:吳京、易烊千璽。
上圖:10月25日《長津湖》發布會,右一為蘭曉龍。
正當劇迷惋惜「《長津湖》的電影版,要是交給康洪雷拍該多好」時——
10月27日,《士兵突擊》的出品方天意影視官宣:電視劇版《冬與獅》來了!康洪雷、蘭曉龍時隔11年再度攜手,製片人仍繼續由《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的製片人吳毅擔任。
欣慰了!雖然劇版《冬與獅》未有更多的消息透露,但劇迷看到「鋼七連」三個字,就猶如聽到了「原班人馬」的喜訊!
「鋼七連」,《士兵突擊》中許三多所在的連隊,連長高城(張國強飾)、指導員洪興國(朱時春飾)、許三多的班長史今(張譯飾)、戰友伍六一(邢佳棟飾)。
歷史中的「鋼七連」,誕生於陝北的英雄連隊,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湧現了許多戰鬥英雄,留下了數不盡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對劇迷而言,「鋼七連」仨字猶如密碼,是夢開始的地方。
2006年,《士兵突擊》成為收視奇兵,「不拋棄、不放棄」成為爆火一時的流行語,張譯、段奕宏、張國強、邢佳棟等演員也就此走到大眾面前。
隨後,《士兵突擊》「鋼七連」原班人馬赴雲南騰衝拍攝了《我的團長我的團》,它在不少劇迷心中,已經成為迄今無法超越的「抗戰第一劇」。
《團長》好在哪?
它以獨特的視角,講述60年前中國各地軍民聯合抗擊日本侵略者、承受戰爭苦難、一段被塵封的歷史。
一群無名之輩,摒棄前仇、恩怨、偏見、狹隘而團結一致組成了一個「炮灰團」。
正如龍文章含淚道出的那句台詞:「我想讓事情,是它本來該有的那個樣子。」
對於原班人馬拍《團長》續集,多年來始終呼聲甚高,但蘭曉龍曾在採訪中表示:《團長》的續集不太容易集齊原班人馬,然而《冬與獅》就有很高的可能性。
「《冬與獅》也會提到『鋼七連』,它就可以做到(原班人馬),因為它開啟一個為這戲服務的戲劇世界,《團長》的世界已經在這,也就限定了你的形式和方式。」
上圖左起:段奕宏、李晨、蘭曉龍、張譯
二、網友喊話「兵團F4」,張譯段奕宏張國強邢佳棟……原班人馬能來嗎?
蘭曉龍的話可以如此理解:《我的團長我的團》第一部已經在這兒了,故事發展、人物命運已經有了它的走向,因此拍《團長2》再用原班人馬就很難。
但《冬與獅》不同,它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故事,裡面的人物可以由《團長》原班人馬來塑造。
10月28日,網上曝出劇版《冬與獅》的故事梗概:「1950年秋,新中國萬象更新,某軍第七穿插連連長伍千里回鄉省親……」
從劇情看,故事主角有兄弟三人:伍千里、伍萬里、伍百里。
大哥伍百里在淮海戰役中為國捐軀,二哥伍千里則是「鋼七連」的連長,三弟伍萬里不同,性格頑劣為害鄰居,二哥帶著三弟一起奔赴了抗美援朝戰場——故事主線,就是描寫伍千里、伍萬里這兄弟倆在戰火中的故事。
《冬與獅》伍千里和伍萬里兄弟倆,網傳由段奕宏、易烊千璽出演。
至於其他演員陣容,網友們紛紛喊話「兵團F4」張譯、段奕宏、邢佳棟、張國強:「只要你們四個都能來,我就別無他求了!」
上圖:虞嘯卿和龍文章
值得留意的是,網曝的《冬與獅》劇情里,還有如下6位從名字看就很有故事的配角:投彈手認命、神槍手平河、炮排長雷公、反坦克步槍槍手不怕打、機槍手余從戎、指導員梅生。
是不是很有《團長》和《士兵突擊》中角色群像那味兒了?如此看來,《團長》的原班人馬出演《冬與獅》可能性、可行性都不低。
三、段奕宏、易烊千璽被傳領銜主演《冬與獅》,老段現身騰衝跪地祭奠老兵,令人動容
儘管原著小說幾乎劇迷人手一本,但電視劇版《我的團長我的團》里,龍文章的結局是什麼?他帶著他的同袍們回家了嗎?
這是一個很多人不忍問、不敢聽的問題。
段奕宏這位龍文章的扮演者,被劇迷暱稱為「死啦死啦」的實力派演員,11年來,已經影帝加身、躋身一線中生行列。
可是多年來,拍攝了172天的《團長》和在夢裡出現的騰衝,始終令他心裡「隱隱作痛」。
10月底,當劇版《冬與獅》官宣時,段奕宏——這位《團長》中的「龍文章」,結束新片《一刀天堂》在雲南的拍攝,回到了他魂牽夢繞的騰衝,祭奠老兵英靈。
因新片暴瘦的段奕宏,帶著鮮花和老酒,在對緬作戰遠征征軍的紀念碑前單膝跪地,把頭深深埋下,仿佛在對老兵們低聲傾訴著什麼,令人動容。
既演過《士兵突擊》的袁朗,又演過《團長》的龍文章,段奕宏這位被孫紅雷等中戲同門稱為「戲妖」的演員,真真地把「妖孽龍文章」那股勁兒演了出來。
猥瑣、張揚、自卑、擰巴……但是魅力四射。
12年前,拍《團長》那172天,段奕宏渾身都是傷,幾乎每天光顧中醫館:兩腳踝、脛骨、肋骨都受過傷。70多歲的老中醫說:「我不希望再見到你了,小伙子。」
然而身體上的疲憊,不及心靈上的震動,《團長》拍攝過程極為坎坷,劇組煙火師因公殉職時,段奕宏正在不遠處,「什麼是生命」折磨著他,「這是最痛苦的」。
《團長》拍攝結束之後,除了宣傳期段奕宏很少對媒體提及,因為:「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它已經在我的身體里,我不想把它當成一個調侃,它會成為我這一世刻骨銘心的記憶。」
3年前,在泰國拍攝《非凡行動》時,他獨自去了泰國北碧府,獨自祭奠了那裡的遠征軍碑與孤軍墓,他沒對誰說過這事,很久以後有觀眾去了那裡,看到了他的名字,這才被人知曉。
不僅段奕宏沒忘,其實《團長》的主演們都沒忘。
扮演「孟煩了」的張譯,至今在某乎論壇的居住地寫的還是:「禪達」;
扮演「迷龍」的張國強,多年來一直在資助希望小學與抗美援朝老兵;
扮演「林譯」的王往,拿出幾乎所有積蓄去南疆籌辦希望小學。
就在前不久,段奕宏的新劇《雙探》,找來張國強、邢佳棟、高峰等「士兵兄弟」,圓了一回「小分隊」重聚的心愿。
也許對《團長》台前幕後,它的創造者、參與者和欣賞者而言,都在心裡揣著同一個十年之約,放不下、忘不了!
上圖左起:張國強、段奕宏、邢佳棟
劇版《冬與獅》集齊康洪雷、蘭曉龍和吳毅,已經走出了「十年之約」的第一步,但前面還有三大難題繞不過去:
其一、「長津湖戰役」在冰天雪地發生,因此《冬與獅》外景以冬景為主,目前丹東外景地正在籌拍電影《長津湖》,預計11月啟動,按最少3個月算,《冬與獅》的正式啟動也要推到明年冬天了,其中變數頗多;
其二、原班人馬較難集齊,無論王寶強還是張譯、段奕宏、李晨等人的知名度和地位都今非昔比,陳思誠更是不咋拍戲、專注導《唐探》,再說張國強51歲、邢佳棟48歲,演戰爭戲裡的普通戰士是否超齡?
上圖左起:陳思誠、李晨、張譯
其三、如此「大餅」,難免成為各大經紀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會否如《如懿傳》般成為塞新人、捧關係戶的「重災區」?
無論如何,康洪雷與蘭曉龍,時隔11年再度聯手已是「有生之年」,身為熱愛《團長》的劇迷一分子,這次我希望所有的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希望傳奇能續寫、經典可重現。
今日主筆:某小刀。
@刀刀叨文藝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