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習慣性坑隊友!英國剛放伊朗油輪,就對其發出追捕令

2019-08-19     大國前沿

當地時間8月15日,直布羅陀最高法院頂住美國司法部的施壓,下令釋放了被扣押的伊朗油輪「格蕾絲1號」及其船長和三名船員。但沒想到不到一天時間,美國方面就親自下達對該油輪的抓捕令,讓整個事態呈現戲劇性的變化。

美國司法部的扣押令

眾所周知,這場從去年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開始,在今年5月份開始全面爆發的美伊危機一直都是美國與伊朗的事情,其它各個利益攸關國家雖然各有不同程度的牽涉其中,但都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外交上相互嘴炮,但手上都很小心謹慎,避免被捲入這場本就不是由自己挑起的衝突中。

但這種默契在7月4日終於被英國人打破,而原因也很簡單,在6月20日美國軍方的一架大型無人機被伊朗方面擊落,由於事態發展遠超美方預料,特朗普也不敢直接招惹伊朗,所以只能讓站在自己一邊的第三方國家先去試探下伊朗,而這個被美國政府「信賴」的好夥伴就是英國人。

礙於自己與美國的盟友關係,一直以看戲精神關注這場危機的英國人也只好硬著頭皮去招惹伊朗:在7月4日,英國人在直布羅陀海峽扣押了一艘伊朗油輪。而這下就等於是捅了馬蜂窩:短短六天之後的10日,伊朗人就在荷姆茲海峽附近有樣學樣的試圖扣押一艘英國油輪,並最終在19日的第二次嘗試中獲得成功,讓這場「扣船大戰」達到高潮。

被伊朗扣押的英國油輪

這下英國人就真的尷尬了,畢竟非戰爭時期被外國政府武裝扣船這種事是上百年來都未曾有過的奇恥大辱,但以英國的國力以及現在的局面,英國人都不好以高壓姿態或者武力來處理這場危機,最終只好在8月15日宣布放船,主動認栽退出這場衝突。

英政府之所以認慫,主要還是與其內政紛爭有關。英國政府7月初決定扣船,是因為當時的特蕾莎-梅政府已經宣布辭職,處於不管事的看守政府狀態,所以當時正在與詹森爭奪首相寶座的外交大臣亨特為了獲得美國和保守黨內親美派的支持,才會同意扣押伊朗油輪,以此增加自己的勝率。

但到7月23日,最終還是詹森取得了勝利,亨特的外交冒險竹籃打水一場空,自然沒有再堅持下去的必要。而對新上任的詹森政府而言,雖然其也親美,但其最主要的任務是讓英國脫歐,這個時候再摻和伊朗問題,只會浪費自己的政治資源和精力,反正幫美國試探的目的也達到了,自然也希望儘快從伊朗危機中脫身。

一手導演了扣船事件的英國外交大臣亨特(左)與英國新首相鮑里斯(右)握手

英國人要跑路了,美國人就蛋疼了,因為這場由特朗普一手導演的伊朗危機,其遵守的一個底線就是儘量不要真的與伊朗發生熱衝突,而是通過不斷製造各種擦邊球式的威脅事件,讓伊朗始終處於高壓狀態下,並最終因堅持不住而崩潰。而英國人扣的船就是美國好不容易掌握的一個籌碼,而且是眼下唯一的籌碼。現在英國人要把這唯一的籌碼毫無價值的丟掉,美國人當然不能善罷甘休。

於是在8月15日英國人宣布放船後,美國人也顧不得顏面親自擼袖子上陣了。當然在藉口上,美國人還是一貫的堂而皇之,理由是該船「非法利用美國金融系統支持和資助向敘利亞出售石油產品,讓伊朗革命衛隊受益」。

被扣押的伊朗油輪「格蕾絲一號」

目前關於這艘倒霉的伊朗油輪的位置各種說法不一,有的說其還在直布羅陀沒有起錨,有的則說這艘船已經離開直布羅陀,並已經採取了一些規避美軍搜查的緊急措施。但無論如何,美國人的這種行為除了讓自家油輪還在伊朗手裡扣著的英國人有一種被賣的感覺,更會再度惡化因英國宣布放船而稍顯好轉的伊朗危機。

而被美國人的出爾反爾耍了好幾次的伊朗顯然也只能選擇更加強硬的態度回擊特朗普,已經被烏雲籠罩了好幾個月的荷姆茲海峽,已經到了傾盆大雨即將落下的時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3xkrmwBvvf6VcSZ6HS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