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望 國際問題學者
2019年,遙遠的拉美一直占據世界新聞的熱搜榜。從年初的委內瑞拉反對派領導人「另立中央」引發政治動盪開始,一直到年末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因國內政局突變被迫流亡墨西哥,整個拉美如同傳染瘟疫一般,發生了系統性的政治經濟危機。
當人們以為這場危機行將結束時,多米諾骨牌推倒了拉美另一個重量級國家哥倫比亞。連日來,哥倫比亞工會和學生團體接連發動全國性抗議示威,反對政府推行削減養老金、下調最低工資、國企私有化等改革。示威很快演變成騷亂,首都波哥大大量公共運輸設施被毀,100多個公交站受到不同程度損壞,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數百人受傷。整個亂局還在持續。
這些可怕的場景似曾相識。在之前1個月,智利同樣爆發了大規模騷亂造成了嚴重的世界級影響,不得不取消兩場主場外交,而引發騷亂的原因竟然是地鐵票價的微小漲幅,它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引發了這個長期繁榮穩定國家的巨大動盪。
縱觀拉美這些國家出現的一系列系統性危機,它的爆發並非只是偶然,它的傳染更多指向了經濟治理失敗的必然。我們發現,每當美聯儲開始穩定加息引發美元回流,都會造成一波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動盪,而拉美國家幾乎不能倖免。隨著經濟危機加重,政治動盪就會接踵而至。在委內瑞拉開始出現危機時,不少拉美國家還在看它的笑話,只是當自己也染上了動亂的「瘟疫」之後,才知道這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拉美的危機縱然有國際環境的因素,但國家治理失敗是不可迴避的現實。一方面,產業畸形發展,缺乏競爭力,抗風險能力差。財政收入主要來源資源行業,由於大宗商品價格大跌而變得捉襟見肘,而大量民生剛性開支慣性增長,造成物資奇缺、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另一方面,整個社會高度政治化和民粹化。民眾缺乏對社會變化的承受力,一有風吹草動習慣性上街遊行,希望通過迅速改變政局來改變自身境遇,他們對國家發展的重要問題諸如經濟結構、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等不感興趣也缺乏基本認識。
拉美一些國家政府對民粹的容忍和遷就,一味地製造經濟繁榮與高福利的假象,試圖以此來撈取選票贏得大選,但事實上造成了債台高築,政府信用破產,國家戰略發展不斷延遲,最終錯過了最佳的發展機遇期。拉美國家成功避免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但不幸地與信息革命失之交臂。
拉美國家系統性危機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但每次危機發生之後,總是一派對另一派的殘酷清算。這種清算既有政治上的,也有肉體上的。每一次要麼是左派推翻右派,要麼是右派推翻左派。每一派上台開出的藥方不是左派國有化就是右派私有化,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方略來回搖擺,毫無章法,處在嚴重的意識形態對立之中,對國家進步沒有絲毫幫助。
由於整個拉美社會已經形成了某種思維慣性,很難看出這一輪動盪之後,洗心革面的力量能夠讓該地區政治和經濟治理煥然一新。今天的勝利者很可能重複著昨天失意者的故事。所謂的和解並不能解決積弊已久的深層次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改革在大機率上會延續,仍然無法跳出左右之爭與意識形態對立的窠臼。長此以往,拉美地區失去的不僅是時間,而是整整幾代人的努力。(責任編輯: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