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企業復工復產後,如何加強疫情防控措施?如何應對有員工確診或疑似等緊急情況?昨日,我省印發《企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導則》,這「八大條」請企業牢記!
一、制定應急處置預案
企業要落實主體責任,成立主要負責人牽頭的疫情應急處置工作小組,制定周密可行的應急處置預案,以車間(班組)為單位建立分級負責制度,加強應急演練和應急處置培訓,落實《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導則》和《工業企業員工健康防護手冊》《建築業從業人員健康防護手冊》《服務業從業人員健康防護手冊》等要求,加強與所在社區(村居)、主管部門、疾控部門的對接和聯繫。應急處置工作小組應建立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並公布值班電話。
二、儲備疫情防控物資
企業應配備口罩、消毒液、洗手液、橡膠手套、肥皂、溫度計、應急藥品等必需的防疫物資,保障疫情期間企業生產經營和員工勞動作業基本的防護需求。
三、設置隔離觀察場所
有集體宿舍或有條件的企業要配置一定數量的隔離觀察室或隔離觀察場所。各類工業園區可以統一設置符合要求的隔離觀察場所。隔離區應選擇遠離人群密集區、相對獨立,並與周圍建築有一定的距離、處於周圍建築常年風向的下風向位置。
四、加強員工健康管理
企業要建立員工健康檔案,落實每日動態登記制度,及時掌握員工健康信息。如員工出現發熱、乏力、咳嗽、腹瀉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向企業疫情應急處置工作小組報告,並就近到指定醫療機構就診,不得延誤。就醫時,應佩戴口罩,儘量避免乘坐地鐵、公交車等公共運輸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
五、及時啟動應急響應
企業要堅持「四早」原則,對企業疫情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處置,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企業的影響,確保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接到疾控部門對員工為確診、疑似病例通報後,企業應對患者所在車間(班組或內設部室)、宿舍等辦公生活場所進行封閉管理,並在政府疾控部門的指導下進行消毒處理。相關人員應主動配合政府疾控部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迅速查清密切接觸者和一般接觸者,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六、嚴格落實醫學觀察措施
密切接觸者交由社區(村居)實施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一般接觸者實施14天居家醫學自我觀察和醫學隨訪,由企業負責提供住宿的一般接觸者,居家醫學自我觀察應安排在通風良好的單人間;不具備條件的,應及時向園區或鄉鎮(街道)報告,由園區或鄉鎮(街道)協調解決。
七、加強分類管理處置
發生1例病例或5例以下聚集性病例,經流行病學調查,屬於企業外感染且未發生企業內傳播的,實施分區管理,對出入企業的人員進行體溫及健康狀況檢查。
發生2例以上聚集性疫情,經流行病學調查,屬於已發生企業內部傳播,應根據判定的傳播範圍實施局部臨時停工,並視疫情發展情況和疾控部門評估情況,必要時全面停工。
八、強化宣傳教育和心理疏導
疫情發生後,企業要及時向員工公布疫情情況及採取的防護措施,防止引起恐慌。要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培訓,提高員工自我防護技能。在疫情期間,應多渠道為員工提供心理疏導服務,保障員工心理健康,防範心理壓力引發的極端事件,確保安定穩定。 (記者 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