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世界最流行的手槍口徑是什麼?9mm!但美國人最喜歡的手槍口徑是什麼?.45!(11.43mm).
話說美國人雖然軍隊裡邊也普遍用9mm帕彈作為制式彈藥,但相當一部分痞子,比如特戰還是喜歡拿.45ACP的手槍,比如MEU或者HK45。
而美國人對.45這種大口徑手槍的迷戀還得從百多年前的一張仗開始說——美菲戰爭。
在聊這個之前,狗子覺得先得和大家聊下當年美軍的制式手槍。
美國的槍枝文化是伴隨著美國獨立運動以及19世紀的西進運動,美洲大陸又是一塊廣闊而原始的大陸,不管是野獸還是印第安人都是新移民們要驅逐的目標,因此美國的擴張史也是印第安人和那些北美野牛的血淚史。
從這方面而言,美國人在19世紀的武器一直走的是拓荒路線,講究大威力,高精度。當然,在黑火藥時代,由於槍械的初速不高,當時手槍口逕往往也都是.44這個級別往上。比如柯爾特walker和柯爾特1860.
到1869年,這會金屬定裝彈已經普及,史密斯威森公司推出了.44 S&W American彈以及3號轉輪手槍,這種撅把式快速裝填,且使用金屬定裝的轉輪迅速占領了民用市場,甚至軍方也將其指定為制式手槍。
柯爾特在當時和史密斯威森一直是個競爭對手關係,尋思之前美軍都是用柯爾特的,現在被史密斯威森搶了金主肯定不是個事兒,因此立馬在1872年研發了一批裝藥更凶,動能普遍有400焦以上的.45 colt彈(也被稱之為Long colt,吃雞裡邊那邊Win94講道理應該是打的這批彈)
而最早使用這批彈的槍就是特別有名的柯爾特陸軍單動轉輪(Colt Single-Action Army)
然而19世紀末是槍械發展特別迅猛的時代,柯爾特陸軍單動雖然威力大,但還是單動手槍,裝填方式也不是撅把或者側開,而是得從彈巢右側一發發的塞,因此射速和重裝速度不咋地。到了1892年,柯爾特又推出了一款側擺彈巢,雙動擊發,但為了更好的操控,使用.38 colt彈的轉輪——1892,或許是當時已經處於西進運動晚期,美國軍民對大威力的需求下降,這款手槍的動能僅有200焦耳出頭,僅能作為自衛或者執法使用。接下來就發生了美西戰爭。
美西戰爭的具體過程不聊了,大體上是當時還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鬧獨立,宗主國西班牙過來收拾屁民,美國人當時主張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歐洲那幫鱉孫別來干涉新世界。然後不出意料的,占據本土和後發工業優勢的美國人吊打了日暮西山的西班牙。順帶著連西班牙在太平洋的殖民地——菲律賓也被美國人用白菜價買走了。
然後問題來了,菲律賓從16世紀開始被西班牙統治,國內主體宗教是天主教。但南邊還有一撮信穆斯林的摩洛人,這幫人一直都和西班牙不對付,且不承認西班牙的正統權。等美國這幫信耶穌的過來了自然也是不服,但美國人尋思我都付了錢買了地,你們這幫土著算個毛線,那麼多印第安人還不是被屠的服服帖帖。
菲律賓南部屬於熱帶叢林,這種環境不大適合步槍發揮,菲律賓摩洛土著經常可以穿行於林間,借著叢林的掩護半路殺出,這讓本該具有火力優勢的美軍完全發揮不出長火器應有的優勢,只有手槍還能勉強應付一下那種。
但前邊也說了,柯爾特1892轉輪只是.38口徑,動能僅200。打個正常人還行,但想快速放倒摩洛土著這種信仰+嗑藥(一種興奮劑)雙重加持的精英近戰武士就無能為力了。
結果就是當時駐菲律賓美軍紛紛丟了1892,重新拿起早前.45口徑的柯爾特陸軍單動轉輪來對付土著,雖然射速慢、裝填慢,但好歹能一槍放倒。也就從這個時期開始,槍械停止作用這個概念真正問世,美軍也將.45這種大口徑定為手槍標配。之後也進一步開發了柯爾特M1911,直到現在還在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