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最感人肺腑的十句話,每一句都值得收藏

2019-11-12   刺蝟看書

1866年11月12日,也就是153年前的今天,孫中山誕生在廣東省香山縣一個農民家庭,當時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廣東這個新銳的開拓性城市,正在以其新姿態新面貌,除舊迎新,改頭換面,相比略顯陳腐老舊的北方大地,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熱血而沸騰的。

在這樣一個環境下的孫文,自然被感染和影響著,他很崇拜一些英雄,他喜歡聽他們的故事,他們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一顆跳躍的種子。

13歲時,他隨母親去往檀香山,在長兄孫眉的資助下,他接觸到西方教育,完成學業,他的思想越來越堅定,也就是之後同盟會綱領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他寫了幾份遺囑,包括《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俄遺書》,他總結了自己40年的革命經驗,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可謂感人至深。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讓我們將事前的憂慮,換為事前的思考和計劃吧!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要知道怎樣愛國。

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立志是讀書人最要緊的一件事。

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

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自己應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應為之事,勿待明日。

每一發奮努力的背後,必有加倍的賞賜。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