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鐘鼓樓夜間"熄燈" 知道這個原因後 網友紛紛表示支持

2019-12-13     大西安

最近,細心的市民可能會發現,往日夜間燈火輝煌的鐘鼓樓變得暗淡了一些,原來是鐘鼓樓保管所響應國家文物局應急管理部的要求,開展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對鐘鼓樓進行安全大檢查,將其照明調整為夜間泛光照明模式,關閉木建築本體照明設施,並開展全面檢查。

鐘鼓樓作為西安標誌性建築,贏得無數遊客和市民拍照打卡。其建於明代洪武年間,至今已經有600餘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前使用的照明設施工程曾經獲得過多項照明行業的專業獎項,包括2017亞洲照明設計獎優秀獎、第四屆陝西照明獎一等獎等。

夜幕降臨後,燈火通明的鐘鼓樓在川流不息的人群車流中流光璀璨,古今交融,氣勢宏偉。關閉木建築本體照明設施後的鐘鼓樓可能會引髮網友好奇,小編從鐘鼓樓保管所官方平台了解到,鐘鼓樓夜間照明系統使用期已到,此次照明調整,是文物安全檢查的需要,也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家文物局、應急管理部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目前正在邀請文保照明領域專家,抓緊完善夜間照明方案,儘快組織實施。

《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於11月8日印發,共二十二條,其中第七條"嚴格用電安全"中要求"文物建築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亮化工程』,在文物建築外安裝燈具的要保持安全距離"。

得知這個原因後,網友紛紛表示理解,畢竟文物的安全保護是非常重要的。

回顧2019年,世界重要文化遺產被燒毀的新聞層出不窮。2019年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2019年10月21日,義大利都靈的皇家馬廄與馬術學院發生大火;2019年10月31日,日本沖繩首里城又發生火災。2019年前,類似事件更是屢見不鮮。在惋惜之餘,博物館和古建築如何納入現代消防體系引發了人們的深刻思考。

此次國家文物局、應急管理部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文物燈具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搞亮化工程,也是我國第一次從文物安全的角度,對文物建築的夜間照明燈提出詳細的指導意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JSdCW8BMH2_cNUgAFM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