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華洛世奇的總部,統治歐洲700年的王朝從這裡成長壯大

2019-08-08     沙漠玫瑰Rose

我一直在想,曾經稱霸中歐的奧地利,為何在21世紀的今天卻默默無聞?是否還能找到她曾經的榮光?直到來到因斯布魯克(Innsbruck),我終於找到了答案。

在奧地利有這樣一句諺語:奧地利的風情都寫在因斯布魯克的臉上。

坐落於阿爾卑斯山南坡,奧地利西南部的小城因斯布魯克,是蒂羅爾州的首府,也是奧地利第五大城市。它北臨德國,南臨義大利,西通瑞士,東至維也納,是名副其實的「中歐十字路口」。城市名字意為「因河上的橋」,因河穿城而過,古建築與阿爾卑斯雪山交相輝映。老城區狹窄的街道旁,裝飾精美的哥德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的房屋,昔日皇族的宮殿鱗次櫛比。小城仍然保持著中世紀的風貌,在川流不息的時光中獨自美麗。

因斯布魯克建城於1239年,1363年由哈布斯堡家族的一支旁系接手。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於1420-1665年一直居住於此。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在位期間,將這裡打造成歐洲文化和藝術的中心。因此,小小的因斯布魯克見證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成長與強大,是王朝權力與版圖走向巔峰的地方。維也納是奧地利現在的首都,而因斯布魯克才是中世紀奧地利的都城!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

德國可不是從二戰時就對奧地利虎視眈眈,巴伐利亞王國一直對這片美麗的土地垂涎三尺,1809年將其吞入囊中,直到1814年維也納會議,小城才重回奧地利的懷抱,因其地處阿爾卑斯山山坳之中,幸運地躲過了戰爭的硝煙,至今依然保留著中世紀的容貌,還曾於1964年和1976年兩次舉辦了冬季奧運會。

我曾經在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內容中多次提到過叱吒風雲的哈布斯堡王朝,1020年,該家族的主教在瑞士北部的阿爾高築起哈布斯堡,家族也因此而得名,從11世紀末迅速崛起,家族中出了多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通過征戰和聯姻,以勝利者的姿態統治了近半個地球,鼎盛時期曾控制了從奧地利到亞得里亞海,從北非到墨西哥的大片領土,將歐洲從「黑暗的中世紀」帶入現代歷史。直到1918年一戰結束奧匈帝國解體,整個家族對歐洲大部分地區近600年的統治才宣告終結。

哈布斯堡族徽

哈布斯堡王朝在中國最著名的應該是一個女人——茜茜公主。在那部曾經風靡中國的經典電影《茜茜公主》里,她端莊美麗,是追求浪漫愛情和自由生活的代表,其魅力征服了大半個歐洲。其實歷史上真正的茜茜公主與電影大相逕庭,她出生於巴伐利亞的一個公爵家庭,自幼生長於秀水青山間,不喜歡宮廷的繁文縟節加之婆媳不和,常年在外旅遊,傳說巴伐利亞「瘋王」路德維希二世(就是新天鵝堡的主人)曾一直暗戀她,終身未婚。1848年,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就是在因斯布魯克的霍夫堡皇宮內與茜茜公主第一次見面,從那一刻起他就愛上了茜茜,6年後二人在維也納喜結良緣。也是在茜茜公主的推動下,1867年創立了奧匈帝國,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就成了奧匈帝國的首位皇帝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茜茜公主

時光流逝,一切都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留存於現實的,只有小城古老的街道,因河倒映著的皚皚雪山,茜茜公主的傳奇故事,和哈布斯堡王朝的舊日輝煌。

無論在城市裡的哪一個角落,都能眺望到遠方海拔3000餘米的雪山,因斯布魯克就像環抱于山中一顆璀璨的水晶。冰川融水匯成的因河給城市帶來了清新的空氣,冬季滑雪,夏季避暑,雖然僅有12萬人口,每年卻要接待上百萬世界各地的遊客。漫步於古老的石板路上,連拱門廊穿插其間,透出古城的風貌,歲月久遠,卻絲毫不減風情。

瑪利亞·特蕾西亞大街(Maria-Theresien-Strasse)就以哈布斯堡王朝歷史上著名的「女強人」瑪利亞·特雷西亞女王命名。這南北走向的街道是因斯布魯克最古老繁華的街道和購物街,直通往盡頭的雪山,兩旁分布著裝飾精美的中世紀建築。

矗立於街道中央的安娜柱(Annasaeule)是這座小城的象徵,今天看上去寧謐安祥,實則是為了紀念1703年巴伐利亞軍隊撤離因斯布魯克。1706年7月26日,蒂羅爾州議會中享有特權等級的代表集資建造了紀念柱,這一天正好是安娜的命名日就因此而得名。這根紅色大理石的立柱採用科林斯式風格,頂端是一尊聖母瑪利亞雕像,基座上雕刻著蒂羅爾州的保護神和其他聖人。其實,旅行時未見得一定要了解這麼多關於這根立柱的背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關心當年的紛爭,就把它當成一個指路牌或是朋友約見的場所就好,享受這座小城的愜意才是旅行中的重點。

位於老城區哈索費狄街盡頭的黃金屋頂(Godenes Dachl),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圍觀。15世紀早期,弗里德里希公爵曾居住於此。1494年,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委任尼克拉斯將以前破舊的陽台改建成有哥德式穹頂的宮廷包廂,以便於在慶典活動時在這裡觀賞廣場上的表演。兩層的挑樓有 16米寬,僅屋頂就高3.7米。1500年,皇帝要再婚,為了慶祝就給屋頂貼上了3450塊金箔銅板。整個牆面及陽台還採用浮雕和精美畫棟裝飾,包括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和皇后的雕像,正面下端雕有標緻著奧地利和匈牙利的紋章,雙頭鷹和國王雄鷹,布爾艮德和米蘭的紋章,側面還有施泰爾馬克和蒂羅爾的紋章,唯美講究。壁畫上描述的是肩扛帝國國旗和蒂羅爾州州旗的衛士,今天看到的是複製品,真品藏於蒂羅爾州博物館。

黃金屋頂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許多人都以為這是真正的黃金,但很遺憾,真不是。這金屋頂就像哈布斯堡王朝推崇的「政治聯姻」,沒有真情,結婚只為了強強聯合或是互相利用。王朝的座右銘就是:「讓其他人發動戰爭,而你們,快樂的奧地利人,就去結婚吧!」以此讚美家族成員互相結合。近親結婚導致了不少遺傳疾病和絕嗣,後代多有夭折或質量不高。1700年,哈布斯堡家族再也沒有繼承人,這個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統治地域最廣的貴族王朝終於走向衰落和滅亡。

城中的巴洛克風格的聖雅可布大教堂(Dom zu St. Jakob),建於1717-1724年,由建築師約翰·雅克布設計。

許多人都知道那隻風靡全球 「玻璃天鵝」——施華洛世奇,它的總部,就位於因斯布魯克東郊20公里的瓦騰斯小鎮(Wattens)上。

1995年10月,為慶祝施華洛世奇公司百年華誕,由世界級媒體藝術家安德列·海勒設計建造完成了這座被譽為光線和音樂完美結合的多媒體「施華洛世奇水晶世界(Swarovski Kristallwelten)」。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水晶博物館,展有全球種類最全的各類水晶石、最華貴的水晶牆、最美麗的水晶藝術品,欣賞到水晶世界獨特的韻味。

坐落在山谷中的「綠巨人」,是阿爾卑斯山的象徵,​入口處就在巨人的肩膀下。

喜歡購物的朋友還可以在這裡的商店買到獨一無二的紀念品。

不過我個人感覺,期望值不要太高,如果沒有「天鵝」情結可以不去,把時間用在享受因斯布魯克的安逸更好。這裡有豐富的娛樂活動,酒吧、劇院一應俱全,每年夏天會舉辦傳統音樂會和舞蹈節,與維也納的大氣不同的是,這裡的音樂和歌舞更加平民化,是著名的避暑休閒之都。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FzojGwBvvf6VcSZy0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