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活奔跑著,不能太脆弱」 ​

2019-12-27     珠海網警巡查執法


「為生活奔跑著,不能太脆弱」 ​


「壞了!壞了!」


騎車找錯路,菜湯溢出餐盒,遲到10多分鐘,最後還走錯了單元門……


第一次體驗送外賣,記者就全方位演砸了。


「你這情況妥妥是個差評。」


說話的人叫常凱,山西人,90後。小伙子個頭不高,看著很敦實,憨憨的圓臉上長著一雙小眼睛,一說一笑,見到生人總是特別客氣,喜歡「哥啊姐啊」地打招呼寒暄。



記者體驗的送餐工作,是常凱的日常。像這樣的活兒,他每天要完成30多次,一個月下來能跑800多單。區別在於,他既不會撒湯,也不會迷路,還特別準時。


每天都忙得腳打後腦勺,是常凱的常態。除去吃飯和睡覺時間,他一天要在路上奔波10多個小時,從上午9點一直忙活到晚上8點。


「弄好了一天能賺個三四百塊,只要能吃苦,這行的收入還挺可觀。」


現如今,常凱已是所在外賣平台的「黃金騎士」,在自己負責的「片區」輕車熟路,有時甚至不用開導航就能把餐送到。然而,剛來北京時,常凱也常常找不著北,也體驗過什麼叫「我太『南』了」。


時間催得緊,工作壓力大,風吹日曬雨淋,吃飯的時間更是沒法固定……「有時因為不可控的因素配送超時了,不理解的顧客會給差評,好幾單就白乾了。」常凱無奈地搖搖頭。


有一回,常凱給一位住在24樓的顧客送餐,電梯壞了,只能一層層爬上去。好不容易到了顧客家門口,配送時間已超時,訂單被客戶拒收了。無奈、無助、委屈夾雜著憤怒……回到家中,常凱一口氣吃掉了這份標價幾百塊的「大餐」,蒙頭睡去。


「當時感覺很委屈,真的不想乾了。人心都是肉長的,為啥就不能理解一下呢?」走在大街上,常凱心中五味雜陳。然而,一個個擦身而過的外賣小哥讓他慢慢平復了下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易,卻都為生活打拚著,不能太脆弱了。」回首往事,常凱覺得這頓飯吃得挺值。



調整好心態,常凱再次上路了。隨著對周圍商家和路線越來越熟,送餐也越來越得心應手。1年來2萬多公里的送餐距離,記錄著奔波辛勞,也記錄著人情冷暖。


「走的路多了,就會發現大部分人還是挺理解、尊重我們的。」一年中,常凱遇到過很多暖心的人,經歷了很多感動的事:天冷時被顧客送過熱飲,過年送餐時還收到了一個大叔給的紅包……


與很多外賣小哥努力「賺錢+攢錢」的想法不同,常凱會留出一部分錢給自己心中的「詩和遠方」。靠著送外賣賺的錢,他買了一台近萬元的單眼相機和一堆攝影類書籍,不忙的時候,總會拿著相機到處轉轉,四處拍拍,還到過俄羅斯、泰國拍美景……


在常凱跟記者分享的得意之作中,有各地的美景,還有幾張記錄騎手們酸甜苦辣的黑白照片。


快遞員頭枕手臂在摩托車上睡著了。常凱 攝


「為什麼選擇黑白色?」記者有些不解。


「我也說不清,就是想反映最真實的我們,有責任,有理想……」常凱說,私下裡自己也會和其他騎手們湊在一起拉拉家常。他們中的許多人跟常凱一樣,來自小縣城或農村,在大城市裡孤身一人奔忙著。


「送餐這麼長時間,其實真不奢求什麼,就希望顧客的收貨地址別留錯,電話能及時打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差評就很滿足了。」拎著剛出鍋的外賣,常凱一路小跑著跨上了電動車。


城市的夜晚,萬家燈火。送完當天最後一單,常凱回到了自己位於北五環外的小屋,忙碌的一天結束了。「只要你朝著陽光努力向上,生活便會因此變得單純而美好。」常凱在朋友圈裡寫道。


(來源:新華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AvYR28BMH2_cNUgcl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