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俏縫娘」脫貧致富了

2020-04-22     每日甘肅網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楊紅麗 通訊員石晶

走進張掖市山丹縣海蘭達服飾有限公司,3百多平方米的製衣車間內,整齊地擺放著幾十台專業縫紉設備,工人們正聚精會神地埋頭工作,伴隨著縫紉機的運轉聲,一件件成衣在「俏縫娘」的裁剪縫燙下完成了。

「俏縫娘」在海蘭達服飾有限公司就業

「我們公司留出部分崗位,吸納精準扶貧戶、殘疾人和留守婦女就業,讓她們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一份收入,幫助她們脫貧並樹立對生活的信心。」海蘭達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春燕說。

海蘭達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職業工裝企業,公司主要與浙江、上海、安徽、山西等商家簽訂合同,訂單需求量旺盛,效益很不錯。2019年7月,該公司被認定為山丹縣第二批「扶貧車間」,為附近貧困婦女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助力她們脫貧致富,目前已為10餘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和殘疾人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

薛霞在海蘭達服飾有限公司製衣廠為褲子安裝拉鏈

薛霞便是海蘭達服飾有限公司吸納的就業殘疾人之一。今年34歲的薛霞是海蘭達服裝廠褲子拉鏈組的一名工人, 14年前的一場事故,讓她失去了左手,落下了終身殘疾。只有右手的她,找工作處處碰壁。3年前她來到製衣廠,剛開始沒有左手的配合,使用縫紉機很費勁,一個月下來只能拿到保底工資,經過3年的努力,現在的薛霞不僅能夠出色完成每月任務,還能多拿800多元的業績獎金。有了工作的薛霞不僅改變了家裡的生活條件,她本人也走出了殘疾的陰影,勇敢地面對生活,在合適的崗位上實現自我價值。

「對我們殘疾人來說,去外面找工作太難了,很多工作都不適合干,是『扶貧車間』讓我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還能照顧到家裡,我挺滿意的。」忙著安裝拉鏈的薛霞說。

作為同樣被認定為「扶貧車間」的山丹縣丹美工藝美術公司,在傳承民俗藝術的同時,也為居家婦女量身訂製合適的崗位,不僅讓她們有錢賺,也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傳承民俗文藝的隊伍中來。

剪紙

「我們公司優先給建檔立卡貧困婦女提供崗位,手把手教她們剪紙、烙畫,讓她們可以掌握一技之長,樹立過上美好生活的信心。」丹美工藝美術公司總經理周玉梅說。目前公司已經吸納了5名建檔立卡貧困婦女作為固定員工,還與3名居家婦女長期簽約,月人均工資在2000元以上。

「我很喜歡現在這個工作,每個月都有2000元的保底工資,乾的是技巧活,也不累,還可以把家照顧上。」馬永花說,沒來丹美工藝美術公司之前,她一直在打零工,每天工資是70元到80元左右,常常活幹完回來已是晚上七八點,家裡的活根本顧不上。

據悉,目前山丹縣已有6家「扶貧車間」,為像馬永花一樣的40餘名婦女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近年來,山丹縣採取政府搭台,企業主導市場的原則,全力以赴打造以「扶貧車間」為載體的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服務,讓部分低收入戶以及建檔立卡貧困戶多了一條增收渠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6PRoHEBnkjnB-0zbl03.html